實在無事可做,只好拼命想你


實在無事可做,只好拼命想你


實在無事可做,只好拼命想你

北上廣沒有性生活,

媒體人沒有性生活,

廣告人沒有性生活,

程序員沒有性生活,

“單身狗”沒有性生活,

戀愛了也沒有性生活。

以上是在搜索引擎裡輸入“沒有性生活”後出來的一些關鍵詞,很多數據拿出來,大家都說現在是個低慾望的時代,大家對性好像沒那麼渴求。

但凌晨3點的工體西路上,搖擺的裙邊和跳舞的小皮鞋不怎麼會說謊,那裡是野獸覓食的叢林,酒精揮發在空氣裡,沒有荷爾蒙的人才會被淘汰。

實在無事可做,只好拼命想你

有人找到一夜歸宿,坐上去往第二夜的車,但大部分人還是手機作伴,朋友作陪,拿著排隊等車的號碼牌,車外又是熟悉的高樓路標,又是沒有性生活的一個晚上。

誰也不知道,“沒有性生活”這個“潮流”到底是從單身圈往外擴散的,還是從情侶圈流出。據我所知,身邊6對情侶朋友,其中3對的性生活已經趨近於零。

“從一天三次到三個月一次,我累了”

在認識現在的男朋友之前,我大概有3-4年沒有談戀愛,也沒有性生活。認識他之後,可能因為太久沒戀愛的原因,我就像發情了一樣,我們每天可以來三次。

我不太是個主動的人,還好他是個細心溫柔的男生,前戲做的很好,結束後也很溫存,我猜可能是這個原因才讓我像只發情的小獅子。

大概快半年後我們同居,我工作變得很忙,很多時候回家之後還需要忙一陣,他也一樣,等兩個人都忙完手上的事,已經沒有力氣想著做愛。

實在無事可做,只好拼命想你

也有興致突然來的時候,但一想到又要收拾一遍,興致立刻消失,不如直接躺下睡覺來的舒服。

長此以往,我們三個月一次都算頻率高的,之前看過姜思達透明人採訪離婚律師的那期,我記得裡面說,上班時間越長的夫妻兩個人,越容易離婚。

雖然我現在還是戀愛,但我已經能想到婚姻中我們現在這種狀態,會多麼糟糕。

“原來一份完整的愛,是包括身體也接受他”

他是我的大學同學,1米8的身高算是比較出眾,是班上比較帥的男生,那時候上課經常一節課下來,什麼也沒幹就只看他,特別想抱他。

就這樣暗戀到畢業,在畢業晚會上我跟他告白,他有點意外又覺得理所當然,很順利我們在一起。


他送我回宿舍的路上,我問,可以抱你一下嗎?他伸出手,我抱著他,大概2秒的時間,我的身體開始拒絕,感到不舒服。我想推開,但他把我抱的更緊了。

實在無事可做,只好拼命想你

現在我們在一起快1年,中間我也嘗試過接受他的身體,但全都失敗了,當我身體接觸他的時候,生理性地感到不舒服。他沒有什麼問題,就好像是把刺蝟和氣球放在一起一樣。

現在我才明白,一份完整的愛除了心理上對他的感覺,還包括身體也完全接受對方,性生活是不能忽視的一部分,在這之前,身體的親密接觸就是紅綠燈信號。

“一拖再拖,兩個人都在等”

半年了,雖然每週都會約會,但我們已經半年沒有性生活了,一次都沒有。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故意安排了各種巧合,每次見面後,總有不同的插曲,要麼是我來大姨媽,要麼是他工作太晚,要麼就是兩個人都不提,要麼就是...

總之,好像每次的理由都可以說得過去,好像每次都可以合理地過去。膩了,不新鮮了,當愛需要刻意去保鮮的時候,也許,它就已經不在那裡。

你問我我們之間還有沒有感情,我沒法兒回答你,但有些事情說出來,就意味著沒有回頭路。

實在無事可做,只好拼命想你

一個32歲的男性友人跟我說過,在亞健康狀態的背景下,男人一過30,真的不是不想,而是力不從心。身體跟不上,漸漸地,心裡的渴望也逐漸變少,做愛變成一件辛苦的事情。

久而久之變成大家所說的“交公糧”,性生活在工作壓力,亞健康,生活環境等客觀因素的打壓下,逐漸消失在情侶和夫妻之間。

為什麼我們忙到連愛的時間都沒有了?可我們難道不是為了有更多時間去愛,自己才會這麼忙的嗎?

在和朋友們聊天過程中有個插曲,其中一個朋友開始皺著眉頭說自己和男友三個月也就兩次,“他完事兒之後還讓我給他打分,以為自己是大眾點評呢,還讓我給個好評”,當她說這個細節的時候,她自己也忍不住笑出聲。

我想次數可能不是衡量愛的標準,雖然我們被各種因素變成了低慾望的成年人,但在擁有愛的時候,我們早就飄在最高點上啦。

表格要做,ppt要做,報表要做,飯要做,很多很多事情要做,但別忘了愛也要做。


插圖 /《愛在黎明破曉前》

頭圖 / 《愛在黎明破曉前》


「今晚22:22的報時員」


實在無事可做,只好拼命想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