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城老街到底有多老


乡土桐城 | 孔城老街到底有多老


孔城老街

文|程为本

离开六尺巷,直奔孔城而去。

孔城于我,它就是一个“局”。30多年前,我被困在那里,直到今天,才破“局”而归。

奔孔城去,又因为老街,那条长达2公里的老街,据称是华东地区最长的老街。在30多年前的第一次印记里,有些破旧,并且因为还有先富起来人家的新房参差其间,使老街有点不伦不类。倒是今天朋友笔下的《老街》,让我有了另一样的情怀。于是专门去访孔城。

84年的一场大雪覆盖在文都桐城的大地上,安庆行署的伏尔佳小汽车在覆满积雪的路面上艰难爬行。年前的送温暖活动把我带进了孔城,来到孔城区委会的所在地老街。这是一片普通的街面,看不出城的样子来。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孔城大概与孔姓有关。有很多孔姓人家,或者是孔氏的名门望族。甚至与孔子有关,比如孔子来过此地,或者孔子第几代孙曾在这里立业兴家,而后有了孔城等等。然而,找不出这样的答案来,甚至连一户姓孔的人家都没有。送温暖是工作任务,忙碌得很,我没有时间擅自离队,去作孔城源头的探究。孔城就这样与我匆匆晤面,而又留下了一个谜。有幸的是我们在桐城八景之一的“孔城暮雪”中挥手道别。

人在旅途,这样的胜景可遇而不可求啊!

一般来说,每个地方都有它的起源,名字的由来或创意或借代或比对或新拟,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沧海桑田,名字便难以得到正确的诠释。一说孔城由“空城”演绎而出,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留下传奇。可能是这里的人们艳羡这种传奇,曾经也演绎过空城计,于是留下了“空城”。还有一说是这里习惯将河渠的出口称之为“孔”。孔城有大量的水道南通长江,东连菜子湖,“孔”是够多的了,于是就有了孔城。不管怎样,孔城都在我的心中明亮起来。

孔城,现为一个镇的建制,在桐城市的东部。与庐江、枞阳县接壤,是桐城市的第一人口大镇。宋代有志载:“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这么说来,它始于宋代,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是安徽的千年古镇。而老街的人说:“老街有1800年的历史了。”这就更早。1800年前,是三国时期。无论始于三国还是始于宋,它都承载着历史的苍茫与厚重,一路走来,确实老了。


乡土桐城 | 孔城老街到底有多老


老了就称老街,这很拙朴,又很高雅,当属文都桐城的特色。这让我想起了南京的新街口。南京,六朝古都,却冒出一个新街口,确有新鲜味,让古老在新奇中“出彩”了。

老街,确实很老,1800年前,三国的烟云早已“铁戟沉沙”。即使拉近到宋元丰年间,还是很老。所以,说它千年古镇,应该是名副其实的。我想再拉近一点,1840年当鸦片战争的烟火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候,这里诞生了桐乡书院。桐乡书院,已经跨越了一个半世纪,也够老的了。那么与书院相对而望的太平天国白果厅也够老了,与此同期的李鸿章钱庄当然也就同样老了。李鸿章,晚清重臣,合肥人,却将钱庄开在了孔城老街,是不是他看好的正是这个“老”呢?

还有倪知府大宅,建于光绪年间的1891年。系江西抚州知府倪延庆老先生告老回乡定居所建,是孔城老街最大的官宦府邸。大宅古色古香,与街面上的石板路,与更多的木结构、店铺和民房,与青砖黛瓦粉墙,互为印证,述说着这条老街到底有多老。

知府大宅算是老街上最年轻的建筑了,但也超过了120岁。这种“老”,让我靠近了大宅的客厅,坐在知府的太师椅上,便有了一个情结,似乎听到了书院那边朝阳楼上的书声。那书声穿越古今,送来了传承光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殷殷呼唤。让这条老街这方古镇陡然间年轻起来。

是的,正是这样的。你看,在大厅的主立柱上,分明写着“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这是怎样的情结,又是怎样的胸怀啊!朋友告诉我,这方古镇,这条老街,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孔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正是以这样的姿态,践行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把孔城建设得更加富裕和美丽!

2019/5/4

(作者程为本:现任安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潜山市作家协会主席。退休前任潜山县科技局局长。历任乡镇长、党委书记、局党组书记等职。)


乡土桐城 | 孔城老街到底有多老


乡土桐城 | 孔城老街到底有多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