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样孤独、迷茫,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的繁荣,我们的生活在丰富多姿的同时,我们的精神也空前得空虚着。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体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那么,个人又到底该如何面对精神的空虚和灵魂的寂寞呢?

黑塞的《荒原狼》就是这样一本讲述精神迷失的书,书中的主人公孤独、压抑、焦虑到了极致。而在他极致的痛苦中,或许我们能够理清个人生存的重大问题,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书的作者赫尔曼·黑塞,1877年出生在德国,由于对国内政治的失望,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终其一生,他都在寻找自我、探索人类精神困境的出路。因此,他被称为“永属年轻一代的作家。”1946年,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奖”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样孤独、迷茫,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而《荒原狼》这本书,写于1927年。此时的黑塞因为倡导人道主义精神而在政治上、生活上被孤立,祖国的报纸上刊登着攻击他的文章,出版社拒绝他的稿件。同时,他饱受病痛的折磨,加之婚姻的破败,又目睹了战后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堕落,所以这一时期是黑塞内心最为困苦的时期。也就是在这种境况下,《荒原狼》诞生了。

该书一经出版,就跨越国界掀起了一阵“狼潮”,成为欧美青年最喜欢的作品。年轻人在这个孤独、深邃的作家身上,找到了共鸣。

由于患过抑郁症,黑塞接受过精神分析学派的治疗,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寻。而在《荒原狼》这本书,主人公恰是通过深刻的自我剖析才最终获得了治愈。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着黑塞,来一场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在心灵上疗愈自我。

《荒原狼》由《出版者序》和《哈里·哈勒尔自传》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旁观者角度再现了主人公哈勒尔的人物形象,第二部分以第一人称角度再现了哈勒尔的真实精神世界。

“诺奖”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样孤独、迷茫,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第一部分:出版者序言

《出版者序》由虚拟的出版者“我”所述,我是主人公哈勒尔房东的侄儿。以下部分就是“我”眼中的哈勒尔。

哈勒尔是一个年近50岁的男人,他带着简单的行李和一大箱子的书租住在“我”姑母家。他打算在这里住几个月,看看这里的图书馆,参观一下名胜古迹。

他为人豪爽,待人也很有礼貌,但又总是给人一种陌生的感觉。

他总是一个人,就像是来自另外一个陌生世界的荒原狼,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他热爱读书,喜欢思考,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一般起床很晚,起床后就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他的房间里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图片,既有他自己画的素描,也有风景、人物照片,还有杂志图案和一些名作。他的房间里也有很多书,而且还在不断增多。他的大部分书不是学术著作,而是汇集了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如《歌德全集》。

他爱烟如命,喜欢喝酒。据此“我”推断,他的真实身份是学者。

每当他和人们谈话时,总是有一些惊世骇俗的观点,说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话。也正是他的这种独特性,使得他被深重的孤独包围。

他这样一位思想深刻、精神高尚的天才,内心其实是极度痛苦的,因为不被人理解。

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种可怕的孤独,所以当他看到一些很平常的行为,比如“我”准时上班,司机说了一句话,他都会感到由衷得高兴。他也会欣赏邻居种在花盆里的花卉,沉浸在这种简单的乐趣之中。一定程度上,他热爱小市民稳定简单的生活。

“我”同他一起听过一场音乐会,沉浸在音乐中的他,似乎是极度幸福的。

偶尔,他会同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出去。跟她在一起时,哈勒尔显得愉快。

但以上的种种快乐都极度短暂,大多时候他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在自己那封闭的圣地里进行精神上的苦旅,完全与外界隔绝。

在“我”看来,他过着一种慢性自杀的生活,没有希望,没有任何安慰。

有一天,他结完房租就不辞而别了。自那以后,他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走后,寄过几封信,还留下了一份文稿。并留言让“我”处理这份文稿,于是就有了本书的第二部分。

“诺奖”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样孤独、迷茫,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第二部分:哈里·哈勒尔自传

《出版者序》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介绍了荒原狼,然而旁观者的叙述角度很难切入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因此小说的第二部分采用自述的方法,以内心独白的形式使主人公的心理及内在灵魂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为了更接近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一部分将用“我”来叙述。

1.孤独的自我

我是一个孤独、不羁的人,对现实的种种现象感到憎恨、厌恶,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心情极度忧郁、绝望。

在“我”的内心总有两个不同的声音相互对立、争执。一方面我渴望安宁和谐、秩序井然的世俗世界,另一方面我又十分厌倦世俗生活的平庸、虚伪。

我一点都不喜欢周围的人,因为他们是保守、平庸的小市民,过着规律平庸的生活。我无法理解在闹市里寻求乐趣的人们,更厌倦那种千篇一律、根本没任何意义的生活。

为了寻求真正的自我,我决定做一个彻底的孤独者,远离世俗,追求艺术。可是当下时代的艺术又容不下我的观点,所以我更加矛盾了,感觉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更多时候,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独自漫步在古老寂静的街道,或者去一家古老简朴的小酒馆,找一个角落享受属于自己的寂静时光。

我的人生没有方向,没有希望,也没有责任。生活是苦涩的,我似乎被生活抛弃了。

原本我也是个颇有生气的青年,热爱艺术、热爱旅行,洋溢着热情和理想;我也曾有一个妻子,爱她,信任她,妻子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可是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她离开了;我是个作家,可是我写的东西并不总是被人理解、欣赏。

以上种种,让我的心麻木了。我憎恨自己,也憎恨所有的人。我没有了往日的理想,就这样成了一个孤僻的怪人。

“诺奖”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样孤独、迷茫,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2.迷失的自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叫《论荒原狼》的小书。

书中刻画了一个叫哈里的人,他的绰号叫荒原狼。他兼具“狼性”和“人性”,“狼性”的一面野蛮、狂暴、粗鄙,“人性”的一面善良、恭顺、守秩序。他极力渴求自由和孤独,并随时准备迎接死亡。他把这种“死亡倾向”当作一种生存哲学。死亡的存在,使得他所承受的孤独、苦痛才有了期限。想到这里,哈里就觉得既然苦难是有限的,那人生也就没那么难以承受了。

在书中,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我就是现实世界的荒原狼。我想像哈里一样在在自我省察中,获得“狼性”和“人性”的统一。可我发现这种统一只是暂时的,人生的虚妄与苦痛却是无边无际的,我厌倦了这种统一和矛盾的往复。

于是我决定听从书中的召唤,放弃所谓的理智、怯懦,用自杀解脱自我。可就在我决定自杀的那天晚上,却动摇了。

我瞎逛到了一个酒吧,一个叫赫尔米娜的姑娘闯进了我的世界。她的善良、美丽让我倍觉温暖,开始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她理解我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这让我不再那么孤独。

遇到赫尔米娜后,我不再那么想死了。我明白,我对她的感情不是爱情,而仅仅是因为她是那个唯一懂自己的人。我们是一类人,一样孤独,一样不热爱生活,一样清醒地痛苦地活着。我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忍受着精神上的痛苦,我极力远离世俗的喧嚣,她则纵情神色,沉浸于肉体和感官的享乐。

我坚信她能指引我,走出矛盾痛苦的境地,在精神上获得最终的自由。

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一起玩乐,一起学习。她教我跳舞,我体验到了纯粹简单的快乐;我则把自己知道的文化知识告诉她。

在她的建议下,我去了从前极力回避这样的舞厅。我曾看不惯这个属于游手好闲者的世界,但是如今,我却在这个世界同赫尔米娜轻松自在的跳舞,任由自己沉浸于舞蹈、音乐之中。

在赫尔米娜的引领下,我发现了另一个世界。我渴望得到的不再是知识,而仅仅是现实经历的突破和超越。

我尝试了新事物,认识了新朋友。

跳舞时,我结识了另一位美丽的姑娘玛利亚。她是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女人,我从前绝对不会喜欢这类女人。可是第一次见到她,她的性感奔放就深深地打动了我,并很快就跌入了她的温柔乡。认识她之后,我度过了一段非常幸福的时光,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超脱之感。

同时,经由赫尔米娜介绍,我认识了萨克斯演奏者帕伯罗。他是赫尔米娜喜欢的对象,一个文雅、英俊的男人。不过,我并不喜欢他,觉得他虚有其表。但他还是和我们一切喝酒、娱乐。

通过他们,我学会了在享受瞬间的、当下的快乐。

可是渐渐地,在极致的纵欲后,我再次陷入了矛盾的境地。尝尽了爱情、幸福、欢愉、迷惘和痛苦,但这一切又不是我的终极目标。

轻轻松松的生活、爱情和死亡,对我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我要继续去追寻自己的生活,去经历磨难。只有这样,我才能变成一个统一的自我,寻求到生活的终极意义。

夜幕降临,我再次在街上游荡,走得筋疲力尽。我再一次感到极致的孤独,以至于想要去喝酒、跳舞,可是我决心离开那个纸乱金迷的混乱世界。

“诺奖”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样孤独、迷茫,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3.分裂的自我

对声色的渴望,对真实自我的探寻,让我再一次陷入了迷茫的境地。

就在这时,我迷迷糊糊参加了一场由帕伯罗主导的游戏。在他的指引下,恍惚进入了一个叫做“魔剧院”的地方。

剧院门墙上写着“只供狂人观赏'',“魔剧院”里有千百间小房间,每一间都是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让进入者开展永远全新的探索。我进入了其中的四间。

第一间里,我看到了公路上的汽车在追逐行人,把他们碾为肉酱,把他们逼到房子的墙上压死。到处躺着死人,躺着被压得缺胳膊少腿的人,到处都是撞坏的扭曲的烧毁的汽车,混乱的战场上空飞机在盘旋,猎枪和机关枪在不停射击。

第二间里,我拿起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许多形象,欢乐和悲伤的、强悍温柔的。这些不同的“我”随意组合,演变出不同的生活场景,房间主人告诫我,各种性格之间并没有严格的优劣,只是要学会将不同性格用于适合于它们的场合,生活才能变得生气勃勃。

第三间里,我看到了人对狼的驯化。训兽者也即强壮的人,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而狰狞地撕裂吞噬弱小者,而赢弱的狼却像人一样温良恭顺,和兔子以及小羊羔“组成一幅动人的家庭景象”。

第四间里,我遇见和占有了毕生各个阶段爱慕过的所有美女。就在我犹豫要不要去占有赫尔米娜时,我看打了她和帕伯罗赤身裸体躺在一起,便捅死了她。为此,我被“魔剧院”的检察官判处刑罚,终生不得死亡,并被剥夺进入“魔剧院”的权利。

在这里,我还遇见了精神偶像音乐家莫扎特。他告诉我,要接纳自我,接纳生命的无数可能性。对过去和未来所发生的事,都要坦然接受、一笑置之。

在“魔幻剧场”中,我重温自己儿时的温馨、青年时代爱情的甜蜜;我也目睹了人与机器的战斗时而,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机器的冷血,并得到了莫扎特的指点。

最终,我逃出了魔剧院,心境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我明确地知道何为爱、追求、渴望。我想追求功名,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最终,我找到了解困之道。那就是坚持信仰,独善其身,恢复理智,必须活着学会笑,学会聆听不如意的生活。

看到这里,关于哈勒尔的故事已经结束了。在这段亦幻亦真的旅程中,我们似乎跟着哈勒热做了一场精神分裂的噩梦,可是关于这本书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哲理。

“诺奖”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样孤独、迷茫,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4.自我的统一

“魔剧院”里的图景其实就是哈勒尔自己的内心世界,帕伯罗就像是精神分析治疗师一样的存在。正是在他的引导下,哈勒尔得以看清真实的自我。

书中的四个人物,孤独自傲的知识分子哈勒尔,纵情声色的思考者赫尔米娜,沉溺肉欲的交际花玛利亚,兼具理性和感性的萨克斯演奏者帕伯罗。其实都是哈勒尔一个人,赫尔米娜是俗世中另一半自我的象征,玛利亚象征肉欲,帕伯罗是理性的代表。

本书还有另外一派,那就是莫扎特、歌德所代表的圣人派,宣扬乐观和信仰。每当哈勒尔绝望时,他就会在幻想中得到圣人的指点。

而哈勒尔这个主角,也是作者黑塞自我人格、自我现实困境的一种投射。而黑塞本人也十分崇尚莫扎特、歌德这些精神上的不朽者,对纯粹的、美好的、不朽的、圣洁的精神世界有一种坚定的信仰。

通篇读下来,我们会发现故事中充满了荒谬、死亡、压抑、纠结的悲观情绪,可是黑塞写得并不是放纵堕落,相反,他写得是治愈。他想要告诉世人,唯有读懂自我,完成自我的救赎,才能获得人世的幸福。

他希望人们多一点爱,多一点信仰,用真正的文化代替虚伪、肤浅的文化。

文末说:“您必须活着学会笑,学会聆听该死的生活,就像听广播剧里的音乐一样,您得尊重这些音乐背后的精髓,嘲笑它们当中愚蠢和没有意义的东西。”

现实生活,如同收音机中的音乐一般,并不一定有意义,但音乐中的固有精神却还在。我们对待现实生活,也要像对待这种音乐一样,尊崇其中的积极的、美好的一部分,而对于生活中的混乱可笑、不能容忍的东西,也不要跟它太较真儿,要学会一笑置之。

可问题在于,在这个高度物化的时代,大多数人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满足于肤浅的虚伪的安宁,对最纯粹的、简单的美都失去了真切的欣赏,更别谈对信仰的尊奉和自我的寻求。

时代的不同并不会改变个体对于生命,对于物质和精神的思考。热爱思考、矛盾压抑的哈勒尔自然是孤独的;寻求自我、坚守信仰的黑塞也是孤独的。

碍于现实世界的浮华喧嚣,我们很难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很难真正沉下心去思考,寻求信仰,并为之坚守一生。而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个人信仰的缺失也正是我们迷茫、空虚、痛苦的原因。

黑塞说,人活着就该学会把人生当作一场游戏,并在生活中取乐。他是在告诉人们,人活着,不该刻意追求那些虚妄的意义。越是追求浮华,就越容易迷失、痛苦。

所以,世界固然庸俗,人生纵然虚妄,个人必然孤独,唯有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寻求自我内心的安宁,才能走好人生这条旅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