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大豆產業該如何發展?

張路Vacant


實話實說,雖然我知道很多人對於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以為它還可以重現當年的輝煌,重回世界之巔。可是,現實很殘酷,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我並不看好國產大豆未來十年的走勢,至少在總產量上面不會有太大的起色,國內大豆消費還是得依賴於進口。除了與進口大豆“錯位競爭”,發揮自身非轉基因特點以外,國產大豆已經沒有能力和機會再與進口轉基因大豆相對抗了。

說完這些,並不是鍾情三農太過於悲觀,而是我國目前的大豆生產水平以及我國的耕地面積所決定。
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國產大豆畝產量一直徘徊不前,嚴重落後於其他大豆種植強國。
其次,我國的耕地面積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進行太大規模的大豆種植。
最後,我國今後的大豆消費量還會繼續保持旺盛,而且遠遠高於國產總量。

所以,即便是舉國上下對於實現國產大豆徹底振興的呼聲非常的高漲,但是很遺憾,國產大豆也不可能在十年時間裡就能做到從現在畝產120公斤,總產1600萬噸跨越至畝產200公斤,總產量1億噸以上。

那麼,今後,國產大豆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筆者以為,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就是提高國產大豆的種植水平,儘可能的增加畝產量。目前,我過大豆平均畝產只有240多斤,已經連續十幾年沒有太大改善,和美國目前保持的世界最高水準畝產400多斤還有很大差距,和巴西,阿根廷等國也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今後國產大豆可以在提高畝產水平上多下一些功夫,爭取在五年或者十年以後,將畝產提高至300斤左右。
第二就是保證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市場購銷活力,拓寬消費渠道,讓大豆種植者能夠將自己手裡的大豆賣上一個更好的價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刺激和促進豆農的種植積極性,保證我國大豆的種植面積保持穩定。
第三就是國家層面應該劃定國產非轉基因大豆保護區域,以國家意志來抵禦進口轉基因大豆對於國產大作的衝擊,否則,國產大豆種植效益差,種植面積小,總產量低這情況之下。處境會越來越艱難。

未來十年,國產大豆還不具備與進口大豆相抗衡的實力,中國的大豆進口量依舊會大大超過國產大豆總量。
但是,國產大豆如果能夠發揮育種,以及科學種植等各方面的潛力,至少可以使我國本土生產的大豆總量達到一個新的臺階,在面對進口轉基因大豆衝擊時有底氣。


鍾情三農


未來10年大豆農業該如何發展?這個問題,其實是現在很多農民朋友非常關心的事情,尤其是北方的農民朋友。因為我國大豆的主產區在北方,可是現在咱們國家的大豆價格卻非常的不理想,有的甚至想賣出去都特別的困難。我們國家每年需求的大豆量非常多,高達1.1億噸,但是每年有9000萬噸的大豆都是靠進口,這樣的情況引發了很多農民朋友的不滿,在這裡老張其實想要說一點大家不愛聽的話。



很多人現在都在抱怨咱們的大豆只會依賴進口,造成了國內大豆種植戶的生活苦不堪言。實際上這種想法啊,是很片面的。這是因為我國按照現在1.1億噸的大豆需求量來算,我們國家的大豆畝產平均在120千克,也就是說大豆的畝產量非常低,甚至低到了什麼地步了?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如果我們現在的大豆完全依靠國內種植的話,那麼我們整個東北加上華北地區,每年全部種植上大豆,按照每畝大豆120千克的產量,仍然不能夠滿足我國每年1.1億噸的大豆需求量。說到這裡相信明白事理的朋友都會知道,我們的大豆目前的狀況來看,是不可能完全的取消掉大豆進口,甚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要依賴於大豆進口。這個情況啊,目前來看是不可能發生太大的變化,而且一旦我國進口大豆的途徑出現增大的障礙的話,國內的大豆市場就會亂套。所以現在我們,從國外進口大豆實際上是有效的轉嫁種植成本,否則的話,我們國產的大豆,玉米,小麥等全部將會不能夠滿足目前的民眾需求,會有很多人缺衣少食。

因為大豆種植的產量比較低,所以註定了大豆種植如果不能夠進行規模化的種植,很難保證一定的利潤空間,這個問題不光是一一線的農民朋友非常的頭疼,很多的農業專家其實心裡面也非常清楚。但是我們國家的農業人口基數太大了,6億人口在農村這個話題放到任何一個國家都會變得無比的沉重,而且現在農村很多都是五六十歲開始與社會出現脫節的人在耕種,如果我們的生產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那麼這些人的生活保障問題,又會成為一個新的社會矛盾,所以在老張看來,現在的農村問題其實非常的錯綜複雜,並不是簡單的一兩個調整就能夠解決的,所以有時候我們對我們的政(請無視)府實在是誤解太多。

講清楚了現在我國大豆產業所面臨的現狀,那我就來說一下未來10年大豆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老張認為未來10年我國的農業發展,應該會逐漸的走向集中化,因為社會發展的前提是生產力的發展,簡單的話說就是以前一個人最多能夠種三畝地,那麼現在一個人可以種植5畝地,這就是生產力的提高。社會在發展,生產力必須得到提高,所以未來10年大豆種植產業也必須面臨著生產力的提高,要麼在畝產量上得到改善,要麼在生產耕作模式上得到改變,純粹的依賴進口,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風險太高。


老張談三農


未來10年大豆產業該如何發展?
筆者以為,未來十年時間裡,不要指望國產大豆擊敗進口大豆,還是應該務實一些,在提高畝產水平多下功夫。
同時,儘可能的保證我國的國產大豆種植面積保持穩定,不出現大幅度的增加或者減少。我已經不止一次的說,指望國內高達一億噸以上的大豆消費全部自給自足肯定已經是不現實了,不管是現在還是十年以後都是如此。今後的國產大豆只能在提高畝產上做文章,在種子面積保持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儘可能讓的讓國產大豆的自給率再高一些。

國產大豆現狀:依託政策,維持現狀。
2018年,我國的大豆種植面積創下了近5年以來的新高,達到了1.3億噸左右,與此同時,生產總量也來到了1600萬噸左右,比去年高出了100萬噸左右。但是,這樣就不能夠改變我國大豆消費嚴重依賴於進口現實。
去年一年,我國共進口了8600萬噸左右的進口大豆,其中幾乎全部都是來自巴西,美國,阿根廷這些國家的轉基因大豆。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的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在總產量方面和我國巨大的市場供需以及龐大進口總量相比,還是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即便是在2019年國家明確提出了國產大豆振興計劃,為全國範圍內的大豆種植戶發放了大量補貼,保證種植面積增加,促進種植積極性,但是今年的最終產量恐怕還是會在1800萬噸以下。

提高畝產,保證面積,未來十年國產大豆的發展趨勢為什麼我一再強調,國產大豆必須要在種植技術上下功夫,儘可能的提高畝產產量,是因為目前的國產大豆平均畝產太低了,已經有將近15年幾乎沒有任何變化。2008年前後,我國的大豆畝產水平就已經接近了250斤,可是到了現在,還是在240多斤左右,已經多年停滯不前。要想提高國產大豆的競爭力,產量必須要提高上去,而在我國耕地面積有限,無法開闢大規模種植的背景下,提高國產豆畝產也就成了可行之計。如果能夠在5年、10年以後達到了300斤,縮小一下與世界其他大豆種植大國與強國之間的差距,也是極好的。既然已經失去了與國際大豆強國競爭國際市場的能力和機會,國產大豆就好好經營好國內市場吧。


糧油市場報


請問:目前我國自己生產的大豆總數量能滿足我國市場的需求嗎?答案是:不能。請問:未來十年我國生產的大豆能滿足我國的市場需求嗎?答案應該是:能。道理作簡單,既然我們進口的大豆是轉基因品種,如果我們國家的農民也種植轉基因的大豆品種,總產量理應能滿足我國的大豆總需求。如果用這種方式去解決問題,就沒有問題了。如果用這種方式去處裡問題,也能讓我國的種大豆的農民,既能達到增產,又能達到增收,並且還緩解進口量過大,找回中國種大豆農民在世界大豆市場的份額。於此同時,也解決了糧食安全問題。我們不但要償試學習外國先進的工業技術,也要學習外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我相信這符合"洋為中用"的邏輯,這種有利於人民利益的事我們當然要學。所以說:大豆生產也可以垮似的發展,我也相信那些專家也一定會提出一些解決有利於中國糧食安全的合理化建議。歷史的經驗再次證明,自力更生為主的理念是對的。我們只有學習外國人的先進技術,補充自已的不足,才能更好的發展壯大自己,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先生634


首先是弄明白農民進城買房的優點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