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誠難當——漫談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

南北溫差大

南方溫暖,北方寒冷,南北氣溫差別大是我國冬季氣溫的地理分佈特徵。以我國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例,0℃等溫線大致沿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分佈,該線以北的氣溫在0℃以下,越往北氣溫越低,其中黑龍江漠河的氣溫在-30℃以下,為我國最低氣溫之最;該線以南的氣溫則在0℃以上,其中南嶺山脈一線,氣溫為8℃左右,而海南三亞的氣溫則在20℃以上。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誠難當——漫談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

為什麼我國冬季氣溫南北差異如此巨大呢?這是因為,冬季陽光直射在南半球,我國大部分地區太陽輻射獲得的熱量少;同時我國南北緯度跨度大,北方與南方太陽高度差別顯著;另外,我國冬季受冬季風的影響,從蒙古、西伯利亞一帶常有寒冷乾燥的冬季風吹來,北方地區首當其衝,南方因東西向高大山脈如秦嶺、南嶺山脈對冷空氣的阻隔,冷空氣影響時勢力已大大減弱;且南方還常受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影響,因此更加劇了南北氣溫的差距。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誠難當——漫談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

冬季天氣寒冷,往往是一次次寒潮入侵的結果。所謂寒潮,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天氣,在特定的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並向中低緯度地區侵入,造成沿途地區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達到一定標準的天氣就稱為寒潮。

我國氣象部門規定,冷空氣侵入造成的降溫,一天內達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氣溫在5℃以下,則稱此空氣爆發過程為一次寒潮過程。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誠難當——漫談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

寒潮入侵我國的主要路徑有三條:從西伯利亞進入我國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推進,此為西路;從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進入我國後,經河套地區和華中南下,此為中路;從西伯利亞東部或蒙古東部進入我國東北地區,經華北地區南下,此為東路。“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便是寒潮從西路入侵產生大風降溫降雪的結果。

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50℃以上,在古詩詞中亦可窺見一斑。下面以初冬為例,感受我國南北氣溫的差異。

河梁歌

[ 先秦 ] 無 名 氏

度河梁兮渡河梁,舉兵所伐攻秦王。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誠難當。

陳兵未濟秦師降,諸侯怖懼皆恐惶。

聲傳海內威遠邦,稱霸穆桓齊楚莊。

天下安寧壽考長,悲去歸兮河無樑。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誠難當——漫談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

《河梁歌》是一首先秦時期的詩,表達了對連年戰火的控訴。《吳越春秋》記載,越王勾踐滅吳國之後,北渡江淮,與齊國、晉國的國君會盟于徐州,發佈號令要求齊國、楚國、秦國、晉國都服從王室,但秦桓公不願意聽勾踐的,勾踐威脅要渡過黃河去攻打秦國,生長在江南的越王士兵內心十分畏懼,唯恐北方寒冬難捱,正好情感也不想與越國為敵,自行退讓了,越王勾踐便取消了攻秦的計劃,越國士兵歡欣喜悅,做了這首《河梁之詩》。“孟冬十月多雪霜”,說明我國黃河流域在初冬季節便已霜繁雪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