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5.4 釣魚筆記:肥水用不用發酵餌(酸性餌)

水的酸鹼,實際就是水的肥瘦,酸水肥、鹼水瘦,肥水宜用清淡餌,瘦水好用味重餌。水的酸鹼對搭配餌料是有些影響,但是影響不是很大,鹼性水中用重味可以,酸水不要使用發酵類的餌料。

發酵是中國傳統的取食方式,比如蒸饅頭就需要發酵麵粉,最終蒸出又大又白的美味。草魚、鰱魚等喜食酸性餌料,類似於水中的自然環境演變。水中很多自然界的植物等落入水底產生的也是無氧發酵的過程,因此,草魚等對這一類味型很喜歡。有的釣友會問,如果是自然發酵的醋加入餌料會不會起到同樣的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食用醋雖然酸但具備的香味太少,因此酸性餌料配置得采用其他的方法。

採用作酸性餌料發酵的基礎原料可以是韭菜、麩皮粉、玉米麵、豆粉、麵粉等等。這些原料發酵後有天然的酸香味道,類似於水底無氧發酵所產生的味型,因此深受草魚喜愛。傳統發酵需要將原料以水拌溼,蒸到八成熟,放入器皿中後攤平,添加進酵母粉(酵母粉用量酌情增減),容器加蓋。冬天則放置在溫度較高的地方,夏天則放置在太陽可以照到的地方,一般夏天有一兩天就可以發酵好了。

發酵出來的酸性餌料具有純天然的酸香,如果是穀物類粉末發酵則具有穀物類的香味和酸味。需要重點指出的是,不單純草魚、鰱魚等喜歡酸性餌料,如果在酸性餌料中添加甜味也是鯉魚所喜愛的。由以上可以看出,其實我們購買小藥的時候如果對酸性餌料本身有一定了解,購買針對性自然會增強很多,而不是人云亦云,胡亂購買一氣。

魚的需求從來都是營養物質,而不是變質,變質的很多餌料會生成很多有毒的物質,特別是氰化物之類,黃麴黴素類的有毒物質,魚本能的有避之而無不及,但是,野外環境,一些變質的餌料產生的這些有毒物質會吸引一些食物鏈底部的微生物,微生物會吸引一些小魚小蝦,反倒也會誘來一些大魚,但是,關鍵是濃度,魚一點也不傻瓜,因為魚是本能使然。剩餌的關鍵是發酵,發酵的最直接的作用是產生大量的營養物質以及煙霧裝的霧化,為什麼酸餌好釣鰱魚,就是發酵,深度發酵產生大量的煙霧狀的霧化,釣鰱魚,從來都不是酸的作用,而是霧化這點很關鍵。適度的發酵會讓餌料或者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變性或者產生更多的營養物質,酸奶就是一款人用的典型的發酵類的產品,臭豆腐為什麼好吃也是有益菌讓豆腐產生了大量的氨基酸等等,更容易吸收和利用。為什麼黑坑釣老魚用發酵類的餌料,是因為黑坑老魚本能的撿食窩子習慣了,不然早被釣走了,不能的選擇一些餌料,對於這類餌料本能的警惕性降低,這裡是環境的結果,營養物質在此範疇其實可以放的不那麼的重要,因為太多的黑坑在水溫高的季節,呈現水質偏肥,酸性水質,不適合使用酸性的餌料。

但是野釣完全不同,野釣本身廋水環境居多,鹼性水質居多,發酵過的餌料呈現酸性特質【微酸】本身就是對路的餌料,在加上餌料本身大量的營養物質的存在,所以魚本能的就會被吸引。。

2019.5.4 釣魚筆記:肥水用不用發酵餌(酸性餌)


魚生活在水中,水質的優劣反映出的是酸鹼程度和水色,水中的溶解物(多種礦物質,鹽類,氣體等),懸浮膠體物(汙染物,腐殖質膠體等),懸浮物(藻類,浮游生物等)直接關係水質的好壞,和是否適合魚類的生活。釣魚,水質的影響是個大問題,尤其配合天氣等諸多原因,餌料,釣法的選擇和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和關鍵。

水色是水質好壞肥瘦較簡單,易分辨的體現.

瘦水:

淺綠色。即我們說的瘦水,此種水水質清淡浮游生物較少,透明度一般在30釐米以上,水底往往有絲狀藻類植物(水質清瘦的體現)。廣義的說此類水質我們垂釣時,常規建議使用“小腥餌”,即腥為主的淡腥香餌料。

初肥水(藻類水):

暗綠色。此種水水中浮游植物較多,團藻類、裸藻類居多(對魚屬有害類藻)藍藻,綠藻數量還不算太多,透明度一般在20-30釐米之間,水錶層往往有少量黃綠色懸浮細末。此種水,常規餌料的味型可用密度偏輕,易消化的香型淡腥餌料。

灰藍色:此種水透明度偏低,往往水中藍藻等含量較多。

藍綠色:此種水透明度低,陽光照射溫度高時水面有灰黃綠色浮膜,水中一般囊藻類等藍、綠藻較多。

此類藻類水,由於藻類的繁殖,會降低水體的溶氧量,陽光照射溫度高時水體上層又容易密度增加(壓線困難),所以此類水的塘往往“吃風”,垂釣易選擇雨天和頂風。

中肥水:

水色呈草綠色,較“亮”的黃綠色,感覺混濁度較大。但水中多數是魚類可消化及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在不缺氧的條件下魚類吃口較好,餌料選擇餘地相對較廣。同樣屬“吃風”塘。

淺灰白色水(灰水)油清色。此種水浮游原生物較多,各種幼蟲,浮游動物眾多。常規季節垂釣這種水域用素餌要好於葷餌。果香效果明顯。

肥水:

綠色水,褐色水。水中含有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動物。褐色水中往往有一些有機肥料或水中腐殖質較多(往往呈酸性)。此類水垂釣適合大香的餌料或糧食類的清淡餌料。新魚往往不適合使用發酵型餌料。

淡紅色(非汙染所成的)。此種水,我稱為蟲子水,水中水中溶氧量偏低,浮游植物很少,水蚤水蟲多。常規季節垂釣這種水域同樣建議頂風,用素餌。麝香類香型餌料往往有效。

“晝紅夜綠”水,水能見度較低,水中藻類以裸藻及綠藻為主。明顯的表現就是水體表面的浮膜在光照

看完這些,什麼情況下用酸性發酵餌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個人建議:水不算肥的魚塘可用發酵餌,野釣可以用發酵餌,水肥的塘慎用發酵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