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工程师告诉你如何利用音响练成演唱高手

音响工程师教人唱歌会不会是一个笑话?恰恰相反,看完本文后就恍然大悟了。

现代演唱少不了话筒和音响,无论现场演出还是录音作品,听众听到的声音都是从音响里发出来的,歌唱者的声音是本嗓加上音响设备混音后的结合体,而非大白嗓。

因此,音响的作用不仅仅是重放声音,对于歌唱者来说,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更不重视音响在平时排练中的作用,甚至一些音乐老师也忽略了这个问题。

很多人练习唱歌多年,水平一直无法提高,主要的原因是在气息运用和发声技巧上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后期无论怎么努力都是白费。

如果把用音响唱歌的原理弄明白了,十分钟便可明白其中的窍门,再结合专业的演唱训练,提高唱功事半功倍。

一、把音响当乐器用,容易掌握气息发声的技巧,并养成正确演唱的习惯。

很多人在唱歌的时候,往往第一步就错了,开口就唱,只顾声音大,完全不管声音通过话筒和音响后出来的声音是否正确。

如果换成是吹口哨或者演奏竹笛,就不会这样了。一般会先试吹一下,调整一下口型和气息,不至于张口就来。另外,吹奏竹笛前还要检查一下笛膜是否完好,在吹奏的过程中一直保持良好的姿势和状态,边吹边听,运用口型和气息来控制声音的准确度。

唱歌是同样的道理,也需要检查和调试话筒,演唱中保持良好的姿势和运用气息,还要同步监听音箱里发出的声音,这样才能知道音响里发出的声音是否正确。

把音响当做乐器使用,话筒相当于笛子的吹奏孔,音箱就好比笛子的发音管,边唱边听,运用气息和演唱技巧来把握音箱里发出动听的声音。

明白了把音响当乐器使用的原理,唱歌时就会主动去适应和调整话筒和音响,养成正确的演唱习惯。

二、学会监听自己的声音。

平时清唱时,声音的一部分是从嘴巴发出后通过空气和脸部衍射传播到耳朵里,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口腔、鼻腔等身体的内部共鸣通道传送到耳朵的,因此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和从音响里传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监听的目的就是要随时把握自己的声音从音响里发出来是否正确和悦耳。

在平时的训练中,以听不见自己嘴巴里的声音为原则,通过监听音响里的声音来调整演唱方法。当演唱方法和气息正确时,音响发出来的声音会显得悦耳和动听;而一旦气息不稳,或者发声不正确时,声音就变得发紧和难听。在练歌的时候要特别把握住这种感觉,及时调整话筒的角度和远近,并调整气息和发声方法,让每一个发音都要保持悦耳通透。经常用这种方式训练,就很容易找准气息运用的正确方法和发声技巧。

需要注意的是,KTV音响是不能作为练歌和监听用的,混响延时过多,不能反应出演唱者的真实声音,只会起反作用。

三、巧用录音功能练歌,反复录制和分析自己的声音。

在录音机时代,很多人都懂得将自己的演唱声音录下来反复试听,找出演唱中的不足,不断的修正和提高,以此来提高演唱水平。很多早期的职业歌手都是利用这种方法自学成才的。

现在录音更加方便,只要在手机上安装“唱吧”或“全民K歌”软件,就可以进行录制了。但手机麦克风的性能不足,手机喇叭也太小,录制和重放的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另外给手机搭配外置话筒和音响,让录制和重放的效果变得更好,尽可能反应出演唱的真实水平,试听时就更容易发现问题。

练歌时不断的进行录制和重放,从中找出不足并予以改进,如此反复练习,假以时日,演唱水平很快就能得到提高。

录音试听的另一个好处是发现自己的强项和闪光点,加以巩固和发挥,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职业歌手的水平比普通人高,除了基本的演唱训练以外,经常用音响进行排练和演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说,话筒和音响就是职业歌手的第二张嘴。本文的原理和方法其实也就这么简单。

但专业的演唱设备普通人很难接触得到,星工场音响的工程师们根据本文的原理研发了一款专门用于练歌的音响,有兴趣者可点击下方链接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