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有這些,你知道嗎?

一、理解詞語

詞語理解是提高小學生閱讀和表達能力的一個先決條件,只有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才能讀懂句子、片段和整篇文章。因此,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要從理解詞語入手。

第一,指導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對文中的詞語進行準確理解,這是小學閱讀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二,學生要有使用工具書和查閱工具書習慣 。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學生要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離不開字典、詞典等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學習中,若是直接告訴孩子詞語的意思,就有點越俎代庖的做法,無形中造成了學生對字詞理解能力的低下,從而影響了語文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工具書的使用一定要改變。

第三,教會孩子同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對比理解。如“功夫”一詞在不同的句子就有不同的意思。

二、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是理解課文的基礎,中年級的孩子在這方面,學過一些方法,但往往學了還不能靈活運用,獨立的理解能力還有需要提高,有時碰到一個句子不知從何著手。

但學習一定是有法可依的,理解句子的基本方法我們可以歸納為下面這些:

1.聯繫上下文讀讀、想想來理解

有些句子單獨理解較難明白,如果聯繫上下文就容易理解了。

讀句子,聯繫上下文讀,直至讀懂意思,這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方法。

2.通過演示動作來理解

有的句子中有一個或幾個連續動作的,孩子們可以邊讀句子邊做動作幫助理解。

3.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來理解

課文中有些句子,如寫景寫場面的,一般可以通過想象,聯繫生活中、電影電視中看到過的情景去理解,就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句子的理解當然不成問題了。

4.引導理解關鍵詞來理解

孩子不理解句子的意思,經常是因為句子中有不理解的字、詞。有時句子中並沒有什麼新詞,而是因為句子中用了這個詞的引申義或這個詞處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有其特定的意思。這時,理解這個詞語就成為正確理解句子的關鍵。

三、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休閒活動,從中獲得各種知識,從而提高語文素養,這是非常有用的。

因此,培養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時。在開始閱讀階段,學生的興趣是最重要的,只要他喜歡,閱讀的書目其實都是不限的,只要有讀書的興趣,從愛讀書,到讀好書,一點一點轉變也是來得及的。

四、正確閱讀的方法

1、三讀法

(1)瀏覽性的泛讀。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可採取瀏覽法,即“隨便翻翻”,以大致瞭解其主要內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讀。有時讀書是為了達到某個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項任務,如尋求某個問題的答案,專門蒐集某方面的知識等,這就要求“一目十行”。

快速閱讀的奧秘在於讓大腦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閱讀的孩子每分鐘能讀200多個字,未受訓練的每分鐘只能讀八九十字。速讀能求得新知識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長,趕上時代發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讀。對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思,揣摩佈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像人吃東西那樣,經過細嚼慢嚥,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為自己的知識營養。有的好文章要反覆地讀幾遍,甚至熟讀成誦。

2、“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

(1)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號分別標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偏差錯誤等。

(2)作批註。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

(3)品味性的精讀。對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思,揣摩佈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像人吃東西那樣,經過細嚼慢嚥,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為自己的知識營養。有的好文章要反覆地讀幾遍,甚至熟讀成誦。

(4)作卡片。為了便於記憶和積累,鼓勵學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斷、佳詞妙句等寫在卡片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

(5)進行再創作。包括續寫、擴寫、縮寫、改寫等形式。改寫又包括改人稱、改寫法、改體裁等。

以上“動筆墨”的方法,要根據學生年級不同,在要求上體現差異。低年級主要是圈點勾畫、作摘記、作卡片;中年級編提綱、作批註;高年級寫體會、再創作。

3、邊讀邊思考的方法

邊讀邊思考是閱讀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類方法的基礎和前提。應通過概括內容、複述原文、體會思想感情、分段分層、理清文章條理等多種形式的專項訓練,引導孩子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較、綜合、聯想等思維方法,達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寫的境界。

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有這些,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