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南方人,儿媳妇是北方人,我希望她尊重我的饮食口味,不过分吧?

潇洒平凡人


没办法,还是奉劝南北饮食文化差异大的慎重考虑结婚,就像我和我老婆(我上海,老婆陕西),谈恋爱的时候一切都花好稻好没什么问题,但是婚后日子久了问题就来了,她整天吃面,最多放点蔬菜锅里一起煮熟,然后放蒜放辣子和醋,顿顿如此,我一大老爷们没啥问题但长辈孩子哪受得了,不行就换我做饭,然后她又嫌弃做菜放酱油黑乎乎的,放糖甜丝丝的,放鸡精都是化学原料,甚至蚝油豆瓣酱南乳汁等等一律没见过也不想吃,结果就是她做饭她一个人吃我们没人要吃,我们做饭我们吃她不吃就饿肚子,时间久了必然产生矛盾,吵过无数次了,但现在为止都没法调和,别看只是一个饮食方面的小问题,但确实能带来非常多的问题。


憋说话-吻me


不过分!

但是也得尊重儿媳妇的饮食习惯。反正各吃各的,自己喜欢什么就买,想怎么个吃法自己做。

身边朋友很多因为饮食发生的矛盾还是挺多的。

有的饮食习惯不同还去嘲笑他人的饮食习惯的人最可笑。本人婆婆看见我煮的菜就会说,这菜这这烧能吃呀,要多放点盐,多放点水。这样煮鬼吃噢。还有这样煮菜的……噼里啪啦一大堆。

反正我们那喜欢这样吃,怎么滴,我觉得很好吃。





何大炮的生活圈


我是上海的,基本都是吃米饭的,不过有时候我也会尝试北方人的饮食。

就比方饺子,我也会做的,而且做的不比北方人差。还有面条,我也会手工擀,至于包子馒头的,我也学会了,卖相不怎么好,但家常吃可以了。

还有煎饼,河南焖面,胡辣汤,我都学了,现在早上早饭我换着花样做的。

提问的这个婆婆,为什么要儿媳妇非得要尊重你的饮食习惯,儿媳妇远嫁过来的,就要更要对她好点,为什么非要尊重你呢?难道这样就显示了你的家长作风,家里你是说一不二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儿媳妇准备点包子馒头,买点面条,做个一两个北方菜,你这个做婆婆的,就那么难吗?


手机用户6994749893笑


不过份,但你也要尊重你媳妇儿的饮食口味。

因为我家,我跟我老公不是一个地方的,饮食上就会有不一样,我小孩是我带长大的,饮食上就跟我一样,我有时候想家里的口味了就会做点,开始我老公回家吃饭经常都会说你们这吃的什么,乱搞。我说怎么就乱搞,我从小都这样吃长大的,我们就爱这样的吃法

还有我婆婆炒菜就喜欢加水,我没这习惯,每次都会说我是浪费油,要加点水…反正我还是一样按自己的来烧。

自己做饭,想吃什么买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做,自己觉得好吃就好,也不要嘲笑别人的口味很奇怪。每个人的饮食口味不一样,互相尊重。



农家小芹菜的日常


我是成都人,婆婆是东北人。我们的饮食习惯可以说是天与地之间差别。我对吃很讲究,也很做饭,我做饭不仅要好吃还要好看,买食材也是要买新鲜的好的,婆婆对于吃在我看来完全就是填饱肚子就行,家里打豆浆剩的豆渣婆婆都能蘸着大酱吃碗饭,平时也是一两根香菜大葱啥的蘸点酱就能吃饭了,我经常让她好好吃点菜啊啥的,说了吃一点不说就不吃,其实就是饮食习惯不一样而已,后来我也不管了,怎么舒服怎么吃吧。婆婆对我很好,什么好的都想着我,有时候婆婆做饭,也是给我跟老公做一份我们喜欢吃的,再做一份她自己喜欢吃的。按我们四川的标准,我婆婆真的是属于完全不会做饭的那种,但是她会学,会问我,我会教她。她做的好吃我就多吃点,做的不好吃我就少吃点,也不会说什么。有时候我自己想吃什么我就自己做,我本身也是属于很喜欢做饭的人,但是我婆婆特别惯我,在家里几乎什么都不要我做,我每次做饭她也闲不住,总要来帮忙,我炒菜炒着炒着她也会来说让她炒,我歇会儿。我觉得吧,饮食习惯这个东西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一方一俗,大不了做饭的时候就多做点,大家的口味都照顾点就行了,做的好吃就多吃点做的不好吃就自己做,或者外面买一点也行。


尼尼妹尼妹


真的,南北方饮食不是差一点点。在北方,好吃不如饺子,自在不如倒子。饺子我们北方人平时逢年过节必吃的,有时隔三差五也吃的。南方人不见得待见。特别是酸菜馅饺子,排骨炖酸菜,是我的最爱。我是北方人,老公妈家是上海人。我吃黄瓜,喜欢生吃,有时大葱卷干豆腐,也能吃得津津有味。老公基本不吃生菜,更别说吃大葱了。我喜欢吃猪肘子,一次能吃几快肉,我老公就2块吧,不贪吃。南方人做菜讲究色味,营养搭配。我觉得得北方人吃东西量多,做菜油大,偏咸,但是吃惯了,还是觉得北方菜好吃。我去上海,浙江一带,吃菜觉得都有点偏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习惯养成了,很难改,彼此尊重最好。在这吃饭问题上,没有必要迎合谁,将就谁,吃自己喜欢的就可以。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吧。


zyh10001


正在贵州和桂林旅游。。。放几张这几天吃的美食。。。

我以前,也和多数人一样,对不同地方的食物,怀有天然的敌意。

旅游多了,明白一个道理。到一个地方,要去接触欣赏当地的美食。

我是一个上海人,贵州这里的菜,明显油偏多,过咸。。。理论上,吃油太多不健康。但我我在贵州和桂林,吃的很开心。。我觉得他们的东西很好吃。

原因就在于,我抛弃了故步自封,而去拥抱别地美食。。即使有的东西我吃不惯,但我还是会努力寻找它的优点,在当地受欢迎的原因。

我很享受,去各地旅游,吃美食的过程。。

对于这个问题,要别人照顾你的口味,我到想说:你能敞开心扉吗?

一辈子就吃一种口味,你不会觉得遗憾吗?











鱼儿游一圈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是云南的特别爱吃辣,找了个对象重庆的,心想大家都吃辣应该口味一样吧!然而过年陪对象去他们家,他们家居然不吃辣,完全不像重庆人好吧!他们滴辣不沾,我无辣不欢!他们炒的菜对我来说就是白味,吃了没滋没味像没吃!我自己动手做吧,一开始炒,他们全家就被呛得不停咳嗽,没少挨对象他妈埋怨:哎呀,你这怎么吃啊!都呛死人了!我顿时感觉我是外人,我在人家家里炒什么菜!再说口味也不合,因为这个问题我才刚到他家就受埋怨,以后日子更是争吵不断!吃饭是一辈子的事,或许如果恰恰因为这事会导致矛盾不断,还是分了好!


随遇而安的豆豆


我这样的就不会吵架,我啥都吃,甜的辣的麻的都可以。主要是我会做饭,我婆婆去买菜都会问我想吃什么,要买什么!买回来我做,他们从来不说什么,喜欢吃的多吃点,不喜欢吃的少吃点,慢慢的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他们什么爱吃什么不爱吃,不爱吃的就少做!有了孩子以后全部都按照孩子的口味了,更没人会说什么了!一个家庭要想和睦,都要学会彼此尊重,不能你吃米饭,就要要求你儿媳妇也跟着你吃米饭,别人尊重你,尊重的是你的品行,素养,而不是你的年纪,和你是她婆婆!





沫沫145430974


有句话叫入乡随俗,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我媳妇就是北方人,而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

饮食文化,我们两家是差的很大的。最大的一点就是,她在老家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顿米饭,而我在家里基本上是顿顿白米饭。

但是呢,在我看来,文化是一个需要交融的东西,而非对立的零和游戏。

怎么理解?很简单,互相取长补短!她在娘家爱吃面食,我平时就会适当做些面食。但是面食有其局限性,比如在吃咖喱的时候,搭配米饭的效果就要比面条或者馒头好的多,这时候不用我说,她自己也会要求我打开电饭煲多煮些米饭🍚

北方人爱喝小米粥,而小米的营养价值确实又好过大米。所以她嫁过来后我们家也是每天晚上会喝小米粥作为主食,甚至把我爸妈多年来的便秘和血糖问题都给一并解决了,多好!

至于一些自己不碰的东西,比如我就完全不碰动物内脏,从来没人比我吃过。反过来也是,南方有些东西,我媳妇也从来没吃过也不想尝试,同样没人逼她吃。这叫,愿意尝试的人总是会尝试,不需要逼。

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