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儿》:远离现代趣味的童话适不适合给孩童阅读?

如果要给童话加上一个前缀,也许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美好”。

那么,什么是“美好”?

“王子和公主幸福而快乐地永远生活在一起”是美好吗?遭受迫害和讥笑的丑小鸭最终发现自己是一只白天鹅,是一种美好吗?我想,“美好”的意义或许能够拆分成两个词来分析。“美”是立足于感官上的美,对于童话故事而言,叙事是否流畅而引人入胜、语言是否生动优美、角色是否表现心灵之美等等,都与感官上的美息息相关。而“美好”最终落脚点在于“好”上,好的故事情节、好的价值观念引导对于童话而言,在我看来是比“美”更为重要的写作追求。当然,童话的受众并不局限于儿童,但儿童的确是童话故事的主要观众,这也就意味着市面上传播的童话无论如何需要考虑对于儿童成长的责任,好观念的引导不可或缺。

《海的女儿》:远离现代趣味的童话适不适合给孩童阅读?

近期重读了《海的女儿》,我这才发现小美人鱼的故事讲述的并非“美好”,而是如泡沫幻灭般的悲剧,是对“人性”的误解,也是对个人主体性的消解——这个童话也许并不适合进入孩童的世界。

《海的女儿》散发“人的光芒”,将人类向神性的一端拔高。比如老太太在回答小人鱼关于灵魂之事时所说:“我们没有一个不灭的灵魂......相反,人类有一个灵魂,它永远活着,即使身体化为尘土,它仍是活着的。它升向晴朗的天空,一直升向那些闪耀着的星星。”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提到“人是灵肉二重的生活”,“古人相信人性有灵肉二元,同时并存,永相冲突。肉的一面,是兽性的遗传;灵的一面,是神性的发端。”于是所有的宗教、文化几乎都在强调人类神性的一端,而消除兽性的表现。最经典而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古希腊人意识到“人是万物的尺度”,但人类本身携带“罪恶”的兽性,于是他们将神的形象化为人型,同时又赋予众神以些许人性中邪恶的行为展现,由此既发扬了人神性的一端,又为人的兽性寻找合理化的借口——“你瞧,神不也是这样?”而后来发生的文艺复兴(十四到十六世纪)和宗教改革(十六世纪)、启蒙运动(十七到十八世纪)是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对于人性的不完美的发现,人们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逐渐意识到灵肉一致,“兽性”即为本性的一部分,“人是

进化而来的动物”,这样的发现尤其宝贵,它将人从神性的束缚中解除,肯定了人本身的七情六欲。

而在《海的女儿》中,安徒生似乎并不像生活在十九世纪的欧洲的作家,将人与鱼类从最根本的灵肉区别开来,凸显人的神性,渲染灵魂永生,在我看来正是对人类发现人自己的成果的消解。也许有些人要反驳道,作为儿童读物,强调人的神性以加强孩子们对于人类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又有何不妥呢?当然不可,如果在价值观的建构过程中,“人为尊”的观念先入为主,既而形成思维惯性,那么成长后对于自然中的其他生命又能包含多少平等观念和敬意呢?更何况孩童对人自身认同感岂能是在拔高一方,而相应贬低一方的不平等比较逻辑中形成的吗?

《海的女儿》:远离现代趣味的童话适不适合给孩童阅读?

不合理之处不仅仅存在于故事背景的设置,还在于小人鱼的角色表达上。小美人鱼真的是为了爱情而死的吗?不全是。倘若小人鱼为爱情殉葬,那么无可厚非,毕竟世上不乏一见钟情的伟大爱情故事,我们还得赞美小人鱼求爱的勇敢与纯真。但关键在于事实并非如此。巫婆以药水与小人鱼交易时曾询问她是否能够忍受双腿的剧烈疼痛,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我可以忍受。’小人鱼用颤抖的声音说。这时她想起了那个王子和她要活得一个不灭灵魂的志愿。”于是小美人鱼最终失去了舌头,收获了梦寐以求的、行走在刀尖般触感的双腿。她追求的并非只是爱情,还有永生的灵魂,而获取人类的爱情是获得永生灵魂的唯一途径。“只有当一个人爱你、把你当做比他父母还要亲切的人的时候:只有当他把他全部的思想和爱情都放在你身上的时候;只有当他让牧师把他的右手放在你的手里、答应现在和将来永远对你忠诚的时候,他的灵魂才会转移到你的身上去,而你就会得到一份人类的快乐。他就会分给你一个灵魂,而同时他自己的灵魂又能保持不灭。”然而以永生灵魂作为爱情的目的,这样不纯粹的恋爱能够使人称颂吗?人们将这段话诩以经典,而我认为它恰恰消解了个体的主体性,作为个体也好,作为女性也好

,为什么需要通过别人的爱才能确认身份、获取认同?任何个体之所以为个体,皆因独立而不附属于其他任何人,“我属于我自己”,那么生命能够由我自己下定义,生命的意义也只能由我自己来确立。有明确标准设立的人生,究竟有什么好过的呢?

并且,用自我牺牲感动了自己,却期冀别人因为牺牲来爱自己,这不是很荒谬的事情吗?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要怎么学会去爱别人呢?又怎么能期待别人来爱自己呢?周作人提出过一个概念“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就是说利己而后才能利他人,一片树林的茂盛需要每棵树木自身茂盛起来。而小人鱼犯了最大的一个错误,以牺牲自我来追求的不平等的两性关系,这换取来的从来都不是爱,而是怜悯。美丽的“哑巴孤儿”最终纵身一跃,成了海洋的泡沫——泡沫幻灭般的悲剧。

19世纪的《海的女儿》能够成为经典之作并不奇怪,然而在21世纪,甄选适合时代孩童阅读的童话尚需以更严谨而审慎的眼光。毕竟并非经典选择了我们的审美趣味,而是我们选择了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