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的“警色”

通訊員 王豔

走進正陽縣雷寨鄉張伍店村,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水泥路通村聯組,寬敞的文化廣場,配套完善的黨群服務站紅旗飄揚、黨徽閃爍。一位村民滿臉笑容地說:“我們這裡一到夜裡燈火通明,廣場上跳舞的、健身的,非常熱鬧,和城裡沒啥區別,這都得益於我們的扶貧書記潘俊清。”

2016年底,受組織選派,正陽縣公安局民警潘俊清到雷寨鄉張伍店村任第一書記,由於工作成績突出,2017年4月,潘俊清被正陽縣委、縣政府授予正陽縣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提起潘俊清,正陽縣雷寨鄉張伍店村的村民無不稱讚。“潘警官來了之後,我們的苦日子慢慢變甜了,就像喝蜂蜜水一樣。”年過八旬的張老伯笑眯眯地說。

今年41歲的潘俊清是正陽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2016年底,縣公安局增派一名幹部到對口幫扶點張伍店村駐村扶貧。出生農村的他,特別能體會農民春播秋收的艱辛,於是就主動請纓向單位推薦了自己。

要脫貧就要有堅強有力的戰鬥堡壘和率先垂範的黨員幹部。為加強黨支部,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潘俊青堅持把黨的建設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著力在強班子、打基礎、建機制、聚全力上下功夫。一是加強陣地建設。完善村黨群服務中心辦公設施,鞏固黨組織活動陣地。二是健全制度。完善“4+2”工作制度,認真落實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利用黨員遠程教育系統加強教育培訓,堅持開展好主題黨日活動,通過組織學習黨的理論政策知識、整治環境衛生、走訪慰問老黨員等為主題的活動,拉近了黨員幹部與群眾的距離。三是發揮作用。堅持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制度,充分發揮黨員作用。

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駐村的第一天潘俊清就與群眾拉家常,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全村路、溝、橋、渠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深入農戶專訪群眾,同村民們面對面交流,詳細瞭解張伍店村的經濟發展情況、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

潘俊清拿起一本厚厚的冊子對筆者說,這個冊子上記錄著全村90戶249人貧困戶村民的信息。2018年1月份,潘俊青在走訪時瞭解到,村民王澤海因是精神疾病患者,家中無人照顧,寒冬臘月他還住在四面透風的危房裡。潘俊清立即向正陽縣公安局領導進行了彙報,由公安局出資兩萬多元為王澤海進行治療,潘俊清親自開車把王澤海送到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原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進行治療。在其住院治療期間,潘俊清按照貧困戶的識別標準和程序進行上報審批,新增王澤海為貧困戶,之後,按照危房改造政策,村裡把王澤海的危房進行重建。經過治療病情好轉的王澤海出院,潘俊清驅車將其接回來送進了新蓋的扶貧房內,還為他購置了簡單的傢俱和日常用品,王澤海感動得拉著潘俊清的手連聲道謝。現在的王澤海已經慢慢康復,潘俊清常常過去和他拉家常,他享受村裡公益崗位等政策,積極參與村裡打掃衛生活動,日常交往中也會熱情地打招呼與人交流,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王根東是張伍店村的一個貧困戶,他的妻子一級肢體殘疾,常年癱瘓在床,王根東必須常年在家照顧妻子生活起居。潘俊清了解情況後,認為王根東家庭收入單一,緊靠低保、種植收入很難穩定脫貧,便與鄉政府、鄉民政所協調後,將王根東妻子送到雷寨鄉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託管,王根東也應聘到託養中心上班,這樣,他不僅自食其力,每月還有工資,而且能照顧妻子。目前,張伍店村76戶貧困戶收入持續穩定,吃穿不愁,住房、就醫、教育、安全飲水得到保障,達到脫貧標準並全部脫貧。

要想富,先修路,基礎設施是一個村發展的前提,為解決交通問題,潘俊清三番五次去鄉政府和交通局進行溝通和協調,在他不懈努力下,張伍店村共修村公路6條,總長10.5公里,實現了張伍店村17個村民組全部通水泥路。現在村裡還通客運班車,方便了群眾出行。路修好了,村裡又面臨環境髒亂差、到處是垃圾的問題,於是,潘俊清想到向“孃家”縣公安局求援,由縣公安局出資4萬餘元資金幫助張伍店村進行環境治理工作,租用大型機械清理村裡的建築垃圾和人畜垃圾,設置了60餘個垃圾桶,在路溝邊設置障礙網,一系列的措施使張伍店村的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一個村不富裕,貧困戶相對就多,就算貧困戶一時脫了貧,也容易返貧。”潘俊清認為,幫助村民徹底脫貧需要拓寬增收渠道。在他的積極溝通和協調下,與相關企業聯繫,當年金融扶貧76戶,每戶每年分紅3000元;光伏發電站開始運作併產生效益,帶動收入20萬元,2018年享受光伏發電48戶,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提供公益崗78戶,每戶每年增收3600元。

“他是來為老百姓辦實事的,我們就需要像他這樣的好乾部。”張伍店村黨支部書記武寶誠懇地說。

面對村民的讚許,潘俊清總是謙虛地說:“作為駐村書記,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片經濟,脫貧一方百姓,是我們的責任。”

扶貧路上,潘俊清沒有忘記自己的警察身份。駐村期間,他還調解各種矛盾糾紛30多起,組織村民開展安全法律知識宣傳20多場,張伍店村治安秩序明顯好轉。③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