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倚青山,煮茶种花

背倚青山,煮茶种花

●李根萍‍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很早就喜欢海子这首诗,尤喜欢诗中这种浪漫的意境。

——春风送暖的季节,湛蓝的海边,椰林摇曳,惬意地坐在自家的房前,院子里的花竞相怒放,香气醉人。海浪轻抚着礁石,海鸥在林里盘旋,海面上风帆点点,渔民正在张网捕鱼……

故乡杞木,远离大海,没有海鸥,更没有风姿绰约的椰林,只有绵延起伏的群山,自由散漫的山风,层层叠叠的稻田,绿油葱茏的庄稼。然而,山村自有山村的浪漫,自有别样的风景。

在漂泊游子的眼中一,山村是个温暖的鸟巢。每每漂泊归来,远远地面对着青山掩映下的故乡,朦胧,幻美,亲切,可又总是隔着一段或长或短的距离。它多被浓缩成了一栋老屋,一抹夕阳,一声狗吠,一阵鸡鸣,或傍晚的一缕炊烟。

青山绿水间,庆幸有栋属于自己的房子,不算大,有些年份了,四处散发出时光的味道,角角落落贮存满满的回忆。

这里有我带血的胞衣,这里存录我第一声啼哭,这里见证我蹒跚学步,这里有人知道我的乳名,这里是我人生的起点,亦是我人生的终点——落叶归根。‍只要故乡仍在,山村中原本属于我的位置,一直都会在的,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从落地那一刻开始,故乡便给我的肉身和心灵打上印记,如影随行,伴我终生,不再须臾分开。

背倚青山,煮茶种花

杞木很小,很具体。小到有时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具体到几栋老屋,几口池塘,几个山坡,几亩稻田,一棵古樟,一口龙井,一条小河,一些方言。家乡方言是独特的原生态音调,那是远古的祖先在劳动中进化延续下来的,它总是让人听起来感到亲切自然,觉得顺耳,特别是在异乡听到乡音,无论是谁都会激动不已,忍不住套个近乎,问清具体住处,甚至会开心的扫个微信,以备今后联系。

久居钢筋水泥森林,难接地气,四处是陌生的面孔和南腔北调。回到那个叫杞木的地方,宛如鱼儿游回小河,小鸟回归森林,马儿驰奔草原,洒脱轻松多了。鬓毛虽衰却乡音未改,遇见每个乡亲似乎都能感到亲人般的温暖,交流起来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没有人会猜我来自哪儿,操何处的口音。

故乡,是一个可以把人打回原形的地方。回到村里,不关心巴黎圣母院谁去维修,不关心明天有没有雾霾,不关心道路是否拥堵,不关心居高不下的房价,每天醒来,只专心做自己的事——背倚青山,煮茶种花

背倚青山,煮茶种花

房子旁的山叫大帽岭,海拔三百多米,没啥名气,平凡如山下纯朴厚道的村民,远看像一顶远处风吹来的帽子,从未有诗人赞美过,更没仙人光顾过;山上的树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多为茶树、杉树、樟树及齐人高的灌木,鸟儿喜欢在树上筑巢,动物习惯在草丛中做窝。

山里常有风下来,翻过院墙,轻抚屋顶的翘角和黛瓦,调皮地将院子里的树叶逗得哗哗作响,弄得满地金灿灿的黄叶。院子不大,有高高的围墙,阳光泼泼洒洒的照进来,外人看不见里面。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院子里有口小池塘,几场大雨过后,塘里涨满了水,碧蓝如镜,波光潋滟,小鱼在水面嬉戏,几只漂亮的水鸟旁若无人地在塘边围栏上踱步,这是属于它的领地,真不想去惊扰。

柿子树下的母鸡出奇的安静,正蹲在窝里下蛋,嘴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无法破译之意。一旁的公鸡四处睃巡,头上长着一簇鸡冠,像燃烧的火焰,那小小的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还有一张又尖又小的嘴巴。它的羽毛是花色的,好像穿着一件华丽的衣裳,美丽极了!它挺着胸走起路来,五彩斑斓的尾巴一甩一甩,极像威武的将军,非常神气!间或仰脖鸣唱,声音在广袤无边的田野里跌跌撞撞,传得好远好远,邻村都能听见。

背倚青山,煮茶种花

塘边菜园,蝶飞蜂舞,虫子藏在石块缝隙或是泥土里、院墙下,唧唧、吱吱、呀呀、哼哼,这是属于乡村的独有的交响曲,更是院子里的专场演出。暮春时节,菜地泛绿,韭菜吐芽,辣椒秧分叶,豆角苗破土,畦畦朝气勃勃,流着水茵茵的绿色。荷锄弯腰,除草、灌溉、施肥,身上沾满泥土,发丝中粘着草籽,在身体的劳作间体会到生命与土地的紧密相连。菜园里的绿色植物,让人平静,找回自我。

找出钓竿,沟边翻土,挖几条蚯蚓,连泥装在竹筒里。推开院门,黄狗欢快地跑在前面引路,喜鹊在后面凑热闹,从竹柏树上跳至桂花树上,送我好远。门口小河涨水,漫过了堤岸,钓上来的多为鲫鱼和长条鱼,鲫鱼宜做汤,里面撒点自家菜园的香菜;长条鱼需红烧,当然配的是自种的香芹。有鱼必有酒,酒是新酿的谷酒,坛口开封,香气扑鼻,沁人心脾,这鱼香和酒香啊,馋得神仙都想下凡。

午后,坐在樱花树下的石凳上,安静地看会书,不看《三国演义》,不看《水浒》,也不看《红楼梦》,只看早川由美的《耕食生活》,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看沈从文的《湘行散记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从作家的经典词句中,琢磨其创作时的心境和本意。故乡是作家创作的源泉,许多作家喜欢写故乡,如沈从文写凤凰,老舍写北京,鲁迅写绍兴,莫言写高密,贾平凹写商洛,而我喜欢关注赣西故乡,写杞木。

困意袭来,躺在竹椅上打个盹,枕着香气入眠,把外面的喧闹,在这一刻全部忘掉。黄狗在一旁安静的卧着,半眯着眼睛,机警地关注周围的动静,忠实守护在主人的身旁。

背倚青山,煮茶种花

醒来伸个懒腰,盛满一壶山泉,架在红泥柴炉上。点燃炉口的松木,噼噼啪啪,哔哔剥剥,红红的火舌反复热烈地吻着壶底。不一会壶里有了响动,呼出了腾腾的热气,宛如沸腾有味的日子。找出那把粗糙的瓦壶,抓把茶扔进去,让其与水相拥相抱,水乳交融,互不分开。茶是地道的黑茶,产自家里的菜园,泥鳅藤薰制,品相不好,入口时有点烟火味,但细细品味,亦有清香。当茶汤柔柔地淌过心田,让微风唤起芬芳,瞬间就能陶醉一世流年。细细酌饮,不惊不扰,世俗的喧嚣早已在这一刻被舒散。

无论多大的院子,是不能没有花的。满院春光,全靠花装。墙角有横斜的一枝花,繁花早已悄然爬上篱笆,在院里院外兀自芬芳。屋前屋后,塘边墙下,错落有致地种上花花草草,花开季节,争妍斗奇,葱茏滴翠。种花,是种一种心情,一种生活态度,用怎样的心情和态度去种花,花就会用一种怎样的姿态回报你。城里种花只能种在盆里,难接地气,远离阳光雨露,再好的花都病恹恹的,少了精气神。院里的花无拘无束,深扎沃土,吸天地之精华,自然生长,春有杜鹃,夏有月季,秋有菊花,冬有腊梅,每个季节花香满院。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说:我抵达故乡,我即胜利。“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我庆幸的是,今天依然有故乡可回,有亲人可聚,有青山可倚,有老屋可居,有院子可躺!

背倚青山,煮茶种花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回到属于自己的小院里,有茶缱绻于舌尖,有花香伴枕入眠,有黄狗忠实陪伴,有青蛙不知疲倦演唱,用自己的方式,安享时光,遗忘岁月,也让岁月遗忘。

 世界有的,院子里全都有。

世界很大,不过一个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