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高新区:走“高新”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昆山高新区:走“高新”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昆山阳澄湖科技园

本报讯(记者 张伟 叶伟) 4月26日从苏州市2018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昆山高新区荣获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

2018年,昆山高新区聚焦人才科创、突出生态宜居,走出了一条具有“高新”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交上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数据显示,2018年,昆山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1%、11.4%。在国家高新区排名中位列第47位,实现建区以来最高排名。

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管凤良表示,昆山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为昆山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为苏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积极贡献力量。

以高端引领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昆山高新区始终聚焦考核重点指标和产业发展定位,项目引进坚持“好”字当头、“优”字为先,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产业,推动支柱产业迈向高端,以高端引领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随着中科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中科院功率射频半导体产业基地等旗舰型项目接续推进,丘钛研发总部、富士康桦汉总部、好活科技等高质量项目相继落户,为推动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目前已形成规模400家以上的有效高新技术企业集群、20家以上的“瞪羚”“独角兽”企业群,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64.1%、63.1%。

以高点定位打造人才科创新高地。昆山高新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快建设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着力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核心区,让人才科创成为昆山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靓丽名片。目前,在昆山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国家级人才已达56位,每年认定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超10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PCT专利申请保持两位数增幅,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居县级国家高新区前茅。成功引进阎锡蕴、周成虎等院士团队,并给予阎锡蕴院士团队1亿元项目资助。同时,与中科院、昆山杜克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院大所深入合作,共同建设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中科院昆山超算中心、苏州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卓越研究中心、中美科创中心等重大科学技术设施和创新创业平台,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集群,打造人才科创的新高地。

以高质发展焕发城市面貌新颜值。昆山高新区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注重在“增效”中实现高品质,高起点规划100平方公里阳澄湖科技园,高水平打造昆山智谷小镇,高标准建设鑫欣科创综合体,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品质,让城市面貌换新颜值。同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建设海绵城市、郊野公园、生态湿地,2018年闲置土地覆绿近200万平方米、新增永久绿地24万平方米。注重在减量中促进可持续,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高质量发展拓空间、蓄后劲。

以高效施策满足美好生活新需求。昆山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突出问题导向,根据群众诉求安排雪中送炭的重点民生实事工程,着力解决好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抓好群众最贴身的“小事”,城乡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年均增长10%以上。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强化乡村经济“造血”功能,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示范样板村。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管凤良表示,2019年高质量发展号角已经吹响,昆山高新区将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把自己放在更高的“坐标系”,以“归零再出发”的心态、以“跳起来摘果子”的姿态、以“全新一跃”的状态,举园区之力,加快建设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核心区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为昆山市奋力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昆山之路”,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先行军排头兵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昆山撤县设市30周年,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