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咋建設?明確功能定位,協同謀劃發展路徑

4月30日,上海市政協召開“協力打造長三角區域世界級機場群”課題調研政府部門座談會。市政協副主席金興明參加。

與會者認為,長三角的機場佈局規劃,應該置於整個綜合交通體系中來研究分析,不斷提高民航資源利用水平。市交通委巡視員蔡軍認為,“建設以浦東國際機場為主,虹橋國際機場為輔的組合國際航空樞紐”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上海服務長三角、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體現,上海當仁不讓。“長三角已經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網絡。”蔡軍提出,與歐美等先發國家和地區相比,這是長三角獨特的優勢。他認為,現在應該“在路網上考慮機場佈局”。

“世界級機場群並不是機場越多水平越高。”上海機場集團副總裁戴曉堅認為,對空域資源利用的優化、對世界各地的可到達性和便利性、機場服務的水平等才是考量的重要指標。他表示,機場的選址,更應該考量綜合交通的能力、人際交流的量、飛行器技術指標、航線佈局等多重因素。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認為,華東地區空域資源不足、國際聯絡服務功能相對薄弱是目前長三角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的主要矛盾。為了更好發揮上海航空樞紐在長三角民航協同發展中的作用,要聚焦樞紐核心功能,努力提高上海航空樞紐網絡通達性,強化上海國際貨運樞紐功能,不斷增強上海航空樞紐國際競爭能力;立足更大區域,優化機場發展格局,依託空鐵聯運打造上海都市圈多機場網絡體系,不斷提高民航資源利用水平。

“要著力提升上海樞紐的國際和區域連接度,統籌區域性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建議,應該加強長三角區域機場群聯動,強化浦東國際機場與長三角區域城際鐵路網絡等對外交通系統的銜接,擴展集疏運通道容量,構建空鐵聯運體系並加強上海兩大機場與鄰近機場間的快速聯繫通道。

“交通的一體化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礎。”金興明說,既然是一體化,大家就要協同。目前,上海兩大機場確實存在服務能力不足、交通便利性不夠等短板。他希望,上海有關部門謀劃好長三角民航協同發展的戰略定位和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