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服饰按颜色分类,在封建时代,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

封建帝王时期,我们的国家,不同的朝代,一直以来都有重视颜色的配搭和使用的传统。在那样的年代,颜色是不能乱用的,反映在服饰上,也是如此。姑且就称这种现象为汉服饰文化的颜色文化吧。

将服饰按颜色分类,在封建时代,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

因为古人崇拜天地,认为与天相对应的颜色是黑色,与地相对应的颜色是黄色。所以,注定这两种颜色只能被皇族所使用,朝廷中其余的官员除非是皇帝允许或者赏赐,否则是没有资格使用这两种颜色的,更不用说民间的普通老百姓了。但是服饰颜色的这种概念在秦朝以前还是比较淡薄,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和使用体系。所以这时期的,汉服的颜色以单一色和单调色为主,并没有丰富的色彩体系来支撑。例如:夏朝的服饰以黑色为主,商朝却又以白色的为主。而到了周朝,虽也崇尚红色,但是并没有硬性的规定使用红色,只要衣为纯色即可,并不限制颜色的使用。真正对颜色有使用正式规定的,则是从秦朝开始,规定了只有皇室成员和朝廷官员才能够享用黑色服饰,其余人等一律禁止,这项规定也非常符合了天为玄色,黑色为尊贵之色的秦朝人的理念。

将服饰按颜色分类,在封建时代,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

天玄地黄

到了汉朝基本上还是沿用了秦朝的这套颜色体系,仍然以黑色为主,不过汉朝还是加入了自己的崇尚的另一种颜色,那就是红色。这样,在各种重要的场合中,我们就能看到身穿红黑二色汉服饰的汉朝官员们的身影。

将服饰按颜色分类,在封建时代,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

汉朝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服饰颜色的这种风格在隋朝开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原先的尊贵颜色黑色地位下降不再尊贵,变成了黄色,就是黄土地的那种颜色,这与当时人们的文化观念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认为玄色是天的颜色,不适合给地上的帝王来使用,因此就退而求其次使用象征黄土地的黄颜色,君王穿着黄颜色才是本色,也有脚踏实地的意思。

将服饰按颜色分类,在封建时代,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

隋朝

隋朝之后的唐朝,对服饰色彩的使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换,仍然以黄色为尊。只不过在唐朝开始完善了士大夫这一层级的朝廷官员的颜色使用规矩,使在汉服中使用的颜色系列变得更加丰富,按照唐朝的这种规定,官员的服装的颜色代表了其官衔和品级的高低,基本上是这样的,有这些品级:紫色、深红色、绿色、青色,分别对应的是1-3品,4-6品,7-8品,9品官衔等。由此可见,在这个系列中品级最低的就是青色,难怪白居易会在他的琵琶行中,有这样的描写“江州司马青衫湿“。因此,时任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应该是当时官员中品级最低的那种官员。

将服饰按颜色分类,在封建时代,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

唐朝

唐朝之后的宋元明等各朝代,对颜色的这种尊崇本性改变不大,还是以黄色为主,其他官吏服装的颜色,也只不过是在唐朝的官服那些颜色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来的。即继承了唐朝的这种颜色划分体系,只不过细微的地方做了些修改而已。但是所使用的颜色类别,依然是唐朝的那一套,改变不大。甚至到了清朝,虽然汉服被禁止了,但是服饰颜色的体系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与前几个朝代的一样,还是以黄色为尊贵色,剩下的其他颜色被各级官吏和老百姓所使用,唯有黄色不能乱穿,除非是皇帝御赐给予这样的特权。

将服饰按颜色分类,在封建时代,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

清朝

在封建朝代的制度下,老百姓们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并没有多少的自由度可言,人都要被划分为三六九等,自然颜色也就会沦落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工具了。所以,汉服虽然华美飘逸,绚丽多彩,款式繁多,但是那从来都不是老百姓能真正享有的,这也是制约了汉服在历朝历代广为流传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现代的社会,如果要使汉服更加普及和流行,应该改变以上的传统的习惯,让汉服更加平民化和大众化,则汉服广为流行和加速发展就不是梦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