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戰國時期難得的雙料人才,在這兩個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有孫子兵法這本兵書,他是春秋時期的著名兵家大師孫武所著。但又有沒有人知道,其實我國古代還有另外一本兵法書籍是與孫子兵法一樣有名的,被稱為吳子兵法,由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改革家吳起所著。並在宋朝年間被列入武經七書,同時還被翻譯成英、日、法、俄的語言而在世界範圍流傳。

他是戰國時期難得的雙料人才,在這兩個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

戰國時代

他在書中的一些觀點,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也還是有些參考意義的。整部書,主要是描寫了他自己的對戰國諸侯混戰的看法以及一些關於各諸侯間如何進行戰爭的理論。因為他所處的戰國時期,是一個軍閥割據混亂的時代,所以吳起的很多理論也是應勢而生了。並不是他多想去打仗,而是想通過分析諸侯之間戰爭的起因,戰爭帶來的損害,讓人儘量的去避免戰爭,避免傷亡。

他是戰國時期難得的雙料人才,在這兩個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

孫子兵法

比如吳子曾經說過:“導致各諸侯戰爭的原因有以下這麼五種類型:一種是為了爭名,二是為了爭利,三是為了仇恨,第四種是因為自己的諸侯國內部混亂導致,第五種是因為饑荒。那麼相應的發兵的性質也分為五種:一種稱為義兵,第二種稱為強兵,第三種稱為剛兵,第四種稱為暴兵,第五種稱為逆兵。禁止暴亂,除暴安良,拯救百姓於危難中的是義兵。依仗自己的兵力多,而興兵,征討別的諸侯國的叫做強兵。因為憤怒了,而起兵的叫做剛兵。違背道理原則,且貪圖利益的稱為暴兵。不顧國家安危,動多不動就興師動眾的叫逆兵。針對這五種不同性質的用兵,也有不同的方法來對應。對待義兵一定要用道理說服他。對待強兵則必須用謙虛忍讓來使他心悅誠服。對待剛兵就必須要用言辭來說服它。對待暴兵一定要用計謀來制服它。對待逆兵,則必須用威力來壓制他使他認輸。

他是戰國時期難得的雙料人才,在這兩個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

吳起

五種不同類型的起兵方式,給出了五種不同的應對方式,總體來說,其中的第一到第三種主要還是從避免戰爭的角度來論述的,在這點上他與孫武的孫子兵法中: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觀點是不謀而合的,都是勸人儘量避免戰爭,而不論是用什麼方式起兵。但是對於後面兩種興兵方式則給予堅決的還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句話:我們不會去惹事,但我們也決不怕事。有時候為了正義,為了和平也不是不能一戰的,就是這個意思。

他是戰國時期難得的雙料人才,在這兩個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

不惹事

吳起不只在軍事上有一定的建樹,在治理國家方面也絲毫不遜色。武侯曾經問他:“願聞陳必定、守必固、戰必勝之道。吳起是這樣回答的:“不單是聽到而且要想立刻看到成效也是可以的,請你將有才有德之人委以重用,沒才沒德之人不予重用,那麼團隊就能穩定高效。這樣老百姓就能眾安居樂業,信任和尊敬你手下的官吏,則守備就能得到鞏固了。這樣一來,老百姓都擁護了自己的國君,而都去反對敵國。那麼戰爭還沒有開始,就已獲得了勝利。”在這裡他闡述了任人唯賢,治理好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的道理,那麼只要有敵對的國家來挑起紛爭,百姓們沒有理由不為自己的集團而貢獻力量的。這也和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同一個道理。

他是戰國時期難得的雙料人才,在這兩個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

軍事

吳起也算是戰國時期不可多得的雙料人才,無論從軍事方面還是從治理國家的角度出發他都對自己歸屬的諸侯國有過突出貢獻。軍事上他留下了與孫子兵法齊名的吳子兵法,治理國家上他也是積極改革直接將楚國帶入戰國時期的強國之列。他本人也因此被後世唐宋的皇帝列入武廟也就不足為奇了。

他是戰國時期難得的雙料人才,在這兩個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

無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