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二战德军在短时间内“胜的势如破竹,败的如山倒!”巨大的落差怎么导致的?

S贞观子


我个人是很喜欢二战历史的,我比较关注这个号称“第三帝国”的德国,在此也简单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当然,也仅仅是我自己的理解。

自从希特勒1933年上台之后,他所领导的纳粹党派开始登上了德国的政治舞台。而纳粹党派主张的政治思想就是法西斯专制独裁主义,它是一种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的一种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裁形式。

不得不说希特勒在国内有着极高的个人魅力,而他自身有着极大的野心想要把德国建设成为最强帝国。不过奈何一战之后,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和打压。国家需要复兴,民族需要强大,那么纳粹党认为必须要发动战争才能做到这一切。

所以从希特勒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他就开始扩充军备,准备要发动战争。而别的国家并没有对其进行防范和制止,这也就造成了开始发动战争时,其它国家被动挨打的局面。

可以说,德国的战前准备非常的充足,无论要侵略哪个国家,事前都要进行谨慎的分析,不让敌人有一丝的察觉,然后以自身强大的军事力量快速的发动大规模机械化战争,以最快的速度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的敌人毫无还手之力,这样也就达到了占领别国的目的,而且这种号称“闪电战”的方法屡试不爽,迅速的占领了包括法国等欧洲的大半国家,可以说前期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不过,我个人认为,德国走的最错误的一步就是发动了侵略苏联的战争。

希特勒还是很天真的认为,发动“闪电战”也可以快速解决苏联这个问题,然后出动了数百万精锐部队和数万的飞机坦克开始对苏联进行狂轰乱炸,不得不说前期还是取得显著的成果,也确实占领了大半个苏联。

可是德国人忘记了,苏联这片土地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占领的。当年的拿破仑没有成功拿下这片土地,如今的德国也同样兵败于莫斯科城下。相同的境地,相同的遭遇。

由于战线拉的太长,德军已经完全的陷入了对苏战争的泥潭无法抽出,并且战略物资已经开始供不应求,德军的战斗力开始下降。而苏军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他们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慢慢的,德军被消耗掉,直至被完全消灭。

而此时的德军已经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因为战争的时间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想,战争物资已经损失殆尽。

通俗的来说,打仗就是扔钱,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战争资源做保障是无法胜利的。此时的德国遭受着双重打击,东线的苏军已经开始了对德战争的反攻,随时都会打到本土来,而西线美军的参战也成功发起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盟军已经开始收复法国,也准备了登陆德国发动最后的进攻。

这也就让后期的德国一败涂地,没有了资源,军人,德国根本无法再取得胜利,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说,德国之所以在前期取得胜利是因为强大得军事力量和物资做保障,而后期之所以失败也是由于军队的有生力量和战略物资的消耗殆尽,以及多个国家共同对其发动战争,所以最终失败收场。








小呈讲故事


信念使二战时期的德军胜的势如破竹

野心扩张让德军败得如山倒

对于二战时期德军的胜败,许多军校都有结论,说法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大体上相差悬殊不大。

在那个时期,元首的个人魅力有着绝对的优势,知道二战历史的都知道那个党派的宗旨,他的现场演说和煽动性,即使在今天也是屈指可数,当然德军的装备、纪律和军事素质也是一流水平。被煽动起来的德军和德国民众,背负着坚强的战无不胜的信念“胜的势如破竹”。这里面还有被占领国家的军事软弱、百姓军队备战不足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德军一而再,再而三地胜利。

野心蛇吞象,狂妄自大和后续力量不足等等,败的如山倒就是报应。



君子的流年故事


二战前,由于英法的打压,德国的战败,使德国失去了所有在海外的殖民地。国内经济崩溃,通货膨胀,失业率高涨,德国人民悲观失望。在这种背景下,纳粹分子打着工人民族的旗号,鼓吹种族优越论,受到下层人民的欢迎。希特勒走上了德国的政治舞台。但是,希特勒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个具有很大煽动性的演说家,并且是一个战争狂人。不到三年,希特勒德国就从一个全世界赤字和失业率最高的实际上已经破产的国家改造成一个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而且不靠外国的援助和投资,这让德国人民有了自信心,在希特勒的鼓吹和煽动下,德国人民也进入了一个疯狂侵略和扩张的狂热中。

但是我们不能不说,希特勒是一个天才,在西方怀柔政策的庇护下,在希特勒的闪电战术的打击下,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九个国家相继沦陷。这也助长了希特勒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野心。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他的这种欺骗性宣传,蒙蔽了德国人民,煽动起德国人民的战争热情,使得在二战前期,德国无往而不胜。

狂妄自大的希特勒进攻苏联犯下了如下致命的错误,使得德国兵败如山倒,再次成为战败国。

第一、东西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是犯了战略上的错误。

第二、1941年6月,进攻苏联,是犯了战术上的错误,希特勒狂妄的叫嚣道,三个月拿下苏联。结果遇到了苏联的殊死抵抗,使德国准备不足,再遇到苏联严冬的提前到来,士兵们连冬装都没有,冻死了不少。

第三、1941年的对美宣战,把自己拉到了世界人民的对立面,美国人民的加入,增强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力量,美国在西线的投入让德国不敢西调兵力投送东线战场。

第四、尼采说:上帝死了,因为他希特勒已经诞生。希特勒是上帝派来的恶魔,就是来扰乱世界的和平。上帝造就了希特勒双重性格的人,在胜利时狂妄自大,高高在上,听不进部下的意见,认为自己了不起。失败时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优柔寡断不敢抽掉兵力支援东线,体现了一个女人的性格。

第五、有人说:早在一次英国人对柏林的轰炸中,希特勒就已经死了。后来的希特勒是他的替身,这个事只有纳粹的二号人物戈尔知道。所以在后期指挥作战的是戈尔。当然了,戈尔可没有希特勒那两下子。在后期的战争中,德国没有打过一次漂亮的战役,前后的德国军队判若两人,这不能不说希特勒已死了。而且也没有再现希特勒那蛊惑人心的演讲。

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不仅人员伤亡惨重,财产损失巨大,战争造成的创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还没有消除。

我们要和平,反对战争,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愿望。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建设一个美丽地球村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是绿叶上的红蜻蜓


二战德国入侵苏联,从势如破竹的顺利,到兵败如山倒的挫败,看似非常戏剧性,实际上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其必然的,内在的原因,具体如下:

势如破竹的原因:

一是德国法西斯为发动战争,在政治上、军事上、舆论上,都做了长期、充分的战争准备,是有备而战。

二是其战法最为先进,创造了最著名的“闪电战”,在欧洲国家所向披靡,是战法先进。

三是苏联斯大林对《苏德友好条约》仍抱有幻想,对多渠道收集的关于德国可能发动突然进攻情报,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没有相应的战争准备,是准备失策。

四是苏联红军内部刚刚经历了进行了大的清洗运动,许多优秀军官被清洗出军队,造成军心不稳,战斗力严重不足,军事准备明显不够,各级指挥不力等,是先天不足。

五是日本人在东线(中国东三省)虎视眈眈,苏联不得不分兵以拒,造成军事力量分散,无法集中在西线,应对德国入侵。所以说,在德国入侵初期,苏联红军孙堪一击,德国军队保持了势如破竹之势,是意料之内。

兵败如山倒的原因: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场战役失败,并不能决定战争全局的成败。战争分战略与战术。战争讲的是大势,胜决定胜负因素很多:

一是战争的性质。德国入侵苏联是一场非正义和侵略战争,而苏联则是被迫开展的保家卫国战争,面对外族入侵者,要么被征服,要么拚命反抗,争取胜利,是正义的战争,有着广泛的民心基础支持。

二是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战争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不只是先进武器。苏联红军为了国家而英勇善战,不怕牺牲,成为赢得最后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三是天时地利有利因素。由于德国战线太多太长,到了战争后期,兵力明显不足,后勤保障严重不到位的问题,更加明显。特别是严寒天气,泥泞道路,对于德国机械化部队限制最大,成为强弩之末。

四是德国树敌太多,失道寡助。面临着东方苏联,西方欧洲盟国两大集团的双重压力。

五是军事的较量,实际上是量变到质变过程。兵败如山倒只是表面现象,本质上是双方力量的平衡被打破。正如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将战争分为防御,相持和反攻三大阶段。随着战争的推进,苏联红军逐步站稳脚跟,并动员全国人民抵抗法西斯侵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而德国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加速了其失败的步伐。

六是败兵的冲击和放大效应。战场上,各级军官对所属士兵的指挥控制非常重要,一旦失控,最容易造成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局面,最后完全失去战斗力。特别是由于士兵对战场态势不了解,又关系自己的行命,一旦军心不稳,就会产生放大效应。



蜀黍有故事


为什么德军势如破竹:

纳粹德国擅长在政治上外交上孤立对手,这是纳粹德军在二战初期能够势如破竹的一个重要原因。德国是二战中实力强大的国家,但却不是一个实力绝对强大的国家。二战前,德国想发动战争,但又害怕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对付自己,为此采取合而分之、各个击破的策略对付欧洲各国。战争初期被德军攻击的欧洲各个中小型国家基本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快速战败的,就连苏联这样的大国在苏德战争初期也是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被德军闪电攻击溃退的。

军事上,德军采用闪电战战术,强有力地快速攻击,使得对手在短时间内毫无还手之力,波兰、丹麦、挪威等小国弱国迅速战败,象法国这样较强大的中型国家也坚持不了很久而投降,大国苏联也在短短三个多月内损失几百万兵力和大量装备,大片国土沦陷。当然,麻痹大意,对德军侵略估计不足,斯大林战前清洗掉不少有实战经验的将帅,也是苏联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的原因。

很重要的一点,德军训练有素、士气高涨、装备精良、善于集中使用坦克等重型突击装备、将帅指挥水平高超是德军闪电战取得成功的原因。

希特勒上台后,就开始为发动战争精心策划、长期蓄谋、积极备战,政治上外交上极力欺骗麻痹对手,军事上闪电攻击对手。这是纳粹德军在短时间内势如破竹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德军兵败山倒:

德军后期兵败如山倒,最终是输在综合国力远不如抗德联合力量上。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电进攻幅员辽阔的苏联。1942年1月7日,由于开始得到美国的物资援助加上自己的不断奋战,苏联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开始稳住苏德战场形势。经过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后,损失惨重的德军彻底丧失苏德战场的主动权,被迫转入战略防御。1944年6月6日,美英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德军被美苏英东西两面夹击,更加被动;德国的东方盟友日本也面临战败,无法帮上德军的忙。德国在大西洋的海上通道被英美盟军封锁,物资更加困难。

这个时候,以美苏英为核心的抗德联合力量无论在人力物力火力上,都对纳粹德军形成绝对的压倒性优势。这个时候,抗德联合力量势如破竹,德军则兵败如山倒。进攻一方势如破竹,处于守势一方兵败如山倒。美苏本来就是大国强国,综合实力强,强强联手,德国这样的次强国在战争后期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最高统帅的指挥水平也是影响战争进程的一个因素。德军最高统帅希特勒刚腹自用,爱插手干预具体战役战术指挥,很多时候瞎指挥,导致德军有能力的将帅指挥受影响,加速德军的失败。相比之下,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在战争中后期更善于发扬军事民主,除了提出战略任务和适度指导重要战术事宜,不过多干预具体作战问题,使得苏军各级将领能较好发挥自己的指挥才能,有利于更快打败德军。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也善于充分发挥手下将领的指挥能力,更好地打击德军。

但是归根到底,美苏英等国组合的抗德联合力量在物质上对德军占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而且能集中全力打击德军,而德军物资匮乏、精锐兵力枯竭又必须分兵两面作战,这是战争后期德军兵败如山倒的根本原因。


蓝调南宁


首先胜的原因,从国际环境来看,

政治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成为对立,欧美普遍不愿意打仗,纵容德国想祸水东移,让德国与苏联开战,坐收渔翁之利;

经济上,世界刚刚经历史上最强的经济危机,欧美普遍没有精力整顿武备,全球只有美国,德国,苏联在萧条中缓过来,小胡子巧妙的利用西方国家的心理,成功的利用战争从经济危机中反过劲来,国内支持度持续攀升,导致个人崇拜盛行,整个国家连最后一点理智也丧失殆尽,战争越打越大;

个人崇拜,因为小胡子完成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草根逆袭,给国民巨大的自信心,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超过自己能力承受范围之内的事情,肯定胜是意外,败是理所应当。

其次,败的原因,经济上来看,德国没有太多的战略纵深,资源匮乏,人口不足支撑长期战争,尤其是到了战争后期,人力,粮食,矿产,石油,等等都无力支撑,相反,苏军国土纵深最大,矿产资源,人口,都要超越德国,而美国的国力最强,败的理所应当,

从军事上看,德国采取两线作战,东怼苏联,西扫欧美,逼得欧美与苏联这样对立的国家联合起来,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国力最强的国家都联合在一起了,战争潜力大大超越德国,德国已被国力拖垮的,即使再英明的领导,胜败已分,或早或晚而已,尤其是斯大林格勒会战之后,消耗大于储备,也就快速失败了,以上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我是谁1286987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个人主义,容易短时间突进,也容易因为一个固执,毁于一旦。




瓶哥讲故事


战线拉的太长了,补给供应不上。


稳稳幸福的小鸟


你这是两个问题,胜在美苏的绥靖政策,败在战线拉的过长。


金东建


德国法西斯狂胜是欧洲采取绥靖主义政策的恶果;而断崖式战败是得意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