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目前科技水平,中国载人航天登月还需要多久可以完成?

安生三情


众所周知,中国的一些主要计划对外一般不宣布,如果宣布的计划也是有准备,有根据的。

4月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在中国中部湖南省省会长沙举行的中国航天日开幕式上表示,中国的目标是在月球的南极地区建立一个科学研究站,并在大约十年内完成载人月球探索任务。

张克俭说,中国将在2019年年底发射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收集月球样本并将其送回地球。韶山,中国已故领导人毛泽东的家乡,将是月球样品的永久储存中心之一。

他在演讲中还提到,中国计划在2020年发射首个探索火星的探测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追求太空梦想,共赢合作”。

嫦娥四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对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像

嫦娥四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A点影像图


而在4月20日据俄媒报,由于俄罗斯的“月球26号”的发射时间与中国的“长征7号”计划发射几乎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同时进行观测和分享所获得的数据。

目前正在讨论双方合作的可能性:中国计划从2023年起与俄罗斯共同探索月球,可以使用俄罗斯的“月球26号”和中国的"长征七号"飞船进行共同研究。

这些信息可以给我提供一个确切的中国载人航天登月时间---十年之内。

从我国开始对月球探索到现在,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登月经验,在下面的十年内,还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如果和俄罗斯合作进行探月,有了俄罗斯和中国的经验技术,俄罗斯将在探月领域超越美国,而中国载人航天登月也许会提前五年完成。

玉兔 第五个月昼超过60米拍摄的照片

玉兔第五个月昼拍摄的照片

可以猜测一下,特朗普要求NASA五年内重返月球,也许是嗅到了中俄打算联合探月的计划吧。(看我的文章《特朗普最新命令,要求NASA五年内重返月球》)


hnyfkj


载人登月不仅需要航天技术,还需要大推力的载人火箭,目前来看,中国的现役最大推力的火箭是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是14吨左右,长征五号乙的运载能力是25吨近地轨道,但目前正在研制之中,距离承担任务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长征五号)

我们来看当初的阿波罗登月任务中用到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土星五号运载火箭近地运载能力达到了118吨,月球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了45吨,即便达到了运力45吨,当初在节省空间上,阿波罗任务的工程师们也是绞尽了脑汁,由此可见,土星五号的运载能力要比我们正在研制中还尚未首飞的长五乙运载能力还要高出五倍。

(土星五号)

载人登月飞船主要是由登月舱、服务舱、指令舱三个基础舱段构成,加上其他的一些杂货,携带的燃料,从地球离开时整个的载人飞船总重差不多在40吨左右(参照阿波罗飞船),所以,以目前的火箭运载能力来看,我国还尚不足以完成登月任务,即便长五乙研制出来。

(长征九号)

所以只能等长征九号了,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正在研制中的重型运载火箭,其运力与土星五号相当,将承担以后我国的载人登月、探火以及深空探测任务,该运载火箭计划于2028年首飞,所以,我们登月的时间可能要在2030年左右。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科幻船坞


中国近些年来航天实力进步神速,从最开始的落后到现在慢慢走向了世界前列,中国正在向全世界展示其强大的航天实力,玉兔二号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着实让中国震惊了世界一把。

美国能够在上个世纪信息技术尚且不发达的情况下就可以载人登月,那确实是挺不简单的,毕竟那个时候的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还比不了现在的一个普通的手机。几十年过去了,没有别的国家载人登月成功,甚至是都没有尝试过,那么是因为真的没有这个能力还是觉得美国已经登陆了月球就没有必要再登月了呢?

实话说吧,中国目前还不具备载人登月的实力,未来十年或许有可能实现登月这一中国人数千年以来的美好夙愿。实际上,中国航天发展较晚,虽然一直在追赶,但是毕竟跟发达国家差距还是蛮大的,每次中国一有火箭发射,就会听到中国是航天最靠前的国家之一,但是实际上我们跟美国,甚至是跟俄罗斯和日本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问我中国现在登月成功的可能性的话,我会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登月成功的关键在于制造大推力火箭,而中国在这方面还不行。目前我国所开展的是无人探月或者说是机器人探月,嫦娥四号计划成功实施之后,后续还会有嫦娥五号、六号、七号、八号任务,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的南极着陆并且采集一些样本返回地球。嫦娥七号也计划于月球的南极洲着陆,并且进行一次对月球地貌、物质组成、空间环境综合探测任务。目前看来,中国还在论证月球科研基地,还没有准确方案。

关于载人登月,中国目前正在组织科学家加紧研究,目前还在研究当中,尚未到决策阶段。基本目标是确定了2030年左右实现载人登月。2019年年底前后会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它的主要任务是月球取样返回,是探月三期工程中最为关键的探测器,也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外界之前预测中国登月的具体时间在2020年、2025年、2030年,目前看来2020年之前是没可能了,2025年也不太可能实施计划,乐观点来看,2030年载人登月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中国人几千年以来一直渴望登上月球,现在我们已经距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可以说我国在某些领域的航天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等老牌发达国家,缺的只是重型火箭,毕竟美国上个世纪登月的时候所用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其推力就有3408吨,而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也就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最大推力尚不足1000吨,完全无法满足载人登月的需求,所以未来中国得加油才行,争取10年之内实现梦想。


镜像宇宙


很遗憾告诉你,目前不具备能力。

首先是因为载人登月需要重型运载,国内目前最大的并不成熟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低轨卫星发射能力才23吨,而执行美国阿波罗计划的土星五号运载能力达到127吨,差距不是一般大。为什么需要那么大的运载火箭,首先需要把整个登月舱,返回舱,绕月母舱的组合体发射到近地轨道,再变轨到对月转移轨道,到月球附近要对月制动进入月球轨道,登月舱分离母舱进行制动登陆,返回时月面发射,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对地变轨,地球制动,降落伞等,这些变轨过程需要的燃料也十分巨大。

其次是载人登月人命关天,全世界瞩目,有非常高的可靠性要求,这么多组成部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合成的串联可靠性无法满足载人的人身安全要求。可以先考虑登月车加上机械臂的模式,按现在的技术,可以完成的工作不比载人登月,用人工操作的少。

最后是是经费缺口太大,没有军备竞赛支持玩不起,包括美国。现在科研经费各个口子的数额基本固定,不可能大量挤掉其他经费支持载人登月。早知道美国阿波罗计划在60年代耗资就达250亿美金,除了秀肌肉,没有实质的产出。


科骗终结者


按目前科技水平,中国载人航天登月还需要多久可以完成?

如果按照我国嫦娥计划的部署的话,至少也要等长征九号火箭成功之后才能执行载人登月!现在我们的长征三号和长征五号不能登月吗?如果是一次运送服务舱加指令舱以及登月舱和上升段等组合体的话运载能力还是存在比较大差距!当然我们可以先来看看长征个系列运载能力,再来做个简单分析!

如图是SLS火箭和CZ-5以及CZ-9火箭同框,与CZ-9比起来,CZ-5就是一个小弟弟,我们从CZ3开始到CZ-9,来看看各型火箭的大致参数!

上图是长征三号的运送能力,对于登月来说我们最在意的是TLI轨道的载荷等级,改进型略超过4吨,当然嫦娥四号就是长征三号改进型实施的,而且数次都成功,但各位应该很清楚长征四号执行的是落月任务,如果要返回的话需要有登月的下降级和上升级,以及还有采样舱,因此长征三号的TLI轨道约4-5吨运载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长征五号在TLI轨道的运载能力提高到了8.2吨,按轨道舱+返回舱以及下降级+上升级,这个运载能力仍然非常紧凑,不过执行长征五号已经足够!

嫦娥五号结构比四号复杂很多,因此只能由胖五实施采样返回的任务!但对于载人登月,这又和无人探测完全是两种要求,因为载人飞船需要足够的空间以及生命保障系统,登月组合体总质量将大幅度上升,参考阿波罗登月飞船的月球转移轨道总质量约45吨计,长征九号的运载能力只能差不多或者超过土星五号!

LTO的轨道运载能力是50吨,超过了土星五号的45吨,这个未来在执行载人登月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那么什么时候长征九号会首飞呢?我们可以来看看长征系列火箭的一些列任务计划,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部分!

这是嫦娥九号的发射计划,我们在这个规划中并没有查到载人登月计划的具体时间,但这个质量已经完全具备载人登月的要求,应该会在2030年之后实施!

长征五号各任务系列配置

当然有很多朋友认为我们不需要一次运送那么多质量登月组合体上去,可以用多次运送在近地轨道组装,然后再从地球轨道转入地月转移轨道,这样即可在最近实施!但这要提醒一下的是,登月的单体最大应该是服务舱,比如指令舱+服务舱+下降段+上升段,按阿波罗的登月下降段+上升段14-16吨计算,那么服务舱+指令舱单体其中一个单体至少估计会超过10吨,甚至接近20吨!在这个情况下即使长征五号也有些吃力,但嫦娥五号应该可以在多次任务组装下完成登月任务!要提醒一下的是嫦娥五号将在今年年底实施!理论上未来3-5年内即可完成载人登月(如果不惜代价的话)

当然我们在登月任务并没有那么迫切,未来我们有自己的登月计划执行步骤,嫦娥计划不赶时间,但我们每一步都脚踏实地!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这个看需求,如果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登月,那么5年之内是可以的,但是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虽然科学家和民众都希望尽快登月,但是对于决策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迫切的需求,长9至今没有立项,说明国家领导层还没有定下决心。所以何时登月是个很不确定的话题。理性思考一下,载人登月对于科学研究并不是有很大意义,无人探测器也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风险和费用却小的多,主要还是政治意义。但是如果不进行载人登月呢,重型火箭及深空飞船就无法立项研制,火箭技术就无法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人类的未来是星辰大海,航天技术是绝不能落后于时代的。我国航天投入远低于美国,这和我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不相称的。可以借助载人登月工程将我们的航天投入提高一个层次,更好的发展航天事业


小伙伴们好


因为氧生命形式节奏更快,所以氢生命存有感到人类是他们的一个威胁。氢生命存有只能用差不多光速的速度作空间旅行,他们无法超越光速。氧生命形式可以比光速快4倍。氢生命形式却慢得多,由于其匹配的生物圈的更高频率。

氧呼吸者和氢呼吸者之间有贸易往来,但在过去,这两种文明之间灾难性的战争也一直发生。仙女座议会管理着仙女座之内的星级系统。仙女座议会在这里(mi rosh ?),这也是Zenitae(?)星级系统的所在,这就是仙女座人的居所。仙女座议会研究会如何移民,并设法限制氢种族和氧种族之间的接触,停止这两种伟大的有机生命的双边冲突。在这两个物种之间,有时沟通相当困难。这是为什么它被建立的原因。



宇宙导游


从技术层面来说,载人登月以及成功返回对于我们来说不难,如果抛开一切因素,今年就能实现。

为什么现在不急着登月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国际政治因素,目前西方国家大力渲染中国威胁论,为了国家安全,很多尖端科技都不会公布,会尽量控制在一个平衡的阶段。即,中国对西方国家构成不了威胁,但又有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2,现实因素,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载人登月和无人登月没有多大区别,能带回月球的土壤以做研究就行。

3,经济因素,航天工程是庞大的工程,极度耗费人力物力。不会试验成功一两次就马上载人登月,若非必要,国家不会拿宇航员的生命做赌注。

综上所述,载人登月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时机。

无论是美国还是前苏联,当年搞科技竞赛都有被迫原因,所以现在美国强大了,他们连空间站都想撤掉了,因为已经没有研究价值。


穹途墨鹿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循序渐进的,载人登月会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未来的十年内很可能会实现载人登月,大约时间在2030年前后。

我国在18年底发射了嫦娥四号,在19年初成功实现在月球背面南极区域软着陆。嫦娥四号是我国嫦娥工程无人探测二期的最后一个探测器,航天局嫦娥工程负责人曾在媒体上表示我国将在19年底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球上采集样本并返回。


之后将继续发射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实现月球部分区域探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月球基地的建立,在此之前一定会实现载人登月的。

载人登月的难点是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研发设计,例如上个世纪美国的载人登月应用的就是土星五号运载火箭,这是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大的火箭。而前苏联上个世纪多次探月也实现了采集月球样本返回,但就是因为重载火箭研究失败最终放弃载人登月。

我国在未来实现载人登月、登陆火星、建造空间站的火箭很可能是长征九号运载火箭。这是一个可以媲美土星五号的重载火箭,长征九号的总长大约百米,起飞质量超过4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4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50吨。
而长征九号火箭的首飞大约是在2028年,所以载人登月至少在这之后。



科学黑洞


登月,这是一个世界航天强国都在进行的项目,但是能登陆月球的登陆器却只有中美苏三家的登录器,而上过月球的宇航员更是全部都是美国人,但是我们正处于探月关键时期,更是首次前往了从未有任何探测器抵达的月球背面,这是一项世界第一的成就,这振奋人心的消息让人想知道我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登月,关于这个问题,官方已经给出了规划,那就是在2035年完成载人登月这一步骤。而且在这一步完成后将直接在月面建立月球基地!

有人说登月没有用,除了能获得政治意义和一点月球土壤和岩石样本外一无是处,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登月所能获得的远不止这一点东西,每一次登月都能带来不少的科技进步。

事实上,美国在上个世纪进行的登月就给美国带来了不少的好处,仅仅为了检测宇航员的生命体征,美国人就研发了一整套的系统,而最终这套系统成了重症监护室监测重症病人的必备设备,为了储存太空旅途中食用的食物,真空包装被发明出来,同样的,为了让航天员在旅途中能获得蔬菜摄入,脱水蔬菜被发明出来。

这些技术,无一例外最后都进入了民用领域,惠及广大百姓。怎么能说没有用呢?而且登月过程中发现的舱外航天服磨损也帮助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了月球土壤的特性,甚至在月球发现了足够人类使用七百年的氦三资源,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能源来源。

虽然登月好处很多,但我们也不能操之过急,毕竟月球是远在38万千米之外的一颗星球,前往这里的道路必然充满很多的凶险,而且飞行器上还装载着我们的飞行员。

所以一定要等各方面都准备齐全了之后再出发,根据我国绕探落的步骤,接下来发射的应该就是具备返回能力的嫦娥五了,等这些技术论证完成,大推力火箭也完成研发制造后,我们就能真正的派出我们的宇航员,登陆月球,踏出中国人在月球的第一步了。也就是2035年,我们就能看见我国航天员在月球的英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