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来源自什么语言?


满语来源自什么语言?


满文虽化自蒙文,满语实出自索伦

金梁【1】在《光宣小记.满洲语》文中赞伊克坦【2】精通满语,由此他对满语渊源作以考证:“家文直公(伊克坦)精满文,文帝师,余于其邸遇索伦【3】人,问以满、索语言,乃知满、索同出肃慎,索伦、女真皆肃慎一音之转也。尝以语音证之,如满、索语呼父皆曰'阿吗',母皆曰'额莫',面皆曰'德勒',目皆曰'雅萨',乃至山曰'阿林'、水曰'莫仁'、日曰'西'、月曰'必牙',语音皆同也,即鄂伦春、达呼里亦大同小异,足见同出一源也。满文虽化自蒙文,满语实出自索伦,必无可疑。又满洲初起于俄漠惠鄂多里城【4】,索伦语则曰'我满都里',其音颇近满朱,此当为满洲名称之原始,而满朱、满住犹属后起之义,惜余不解满文、满语,不复能详为之引证耳。又女真其字类隶楷,而女真语其音似满洲,此亦足为同出一源之证。”


满语来源自什么语言?


满语来源自什么语言?


注【1】:金梁(1878—1962),号息侯,又号小肃,晚号瓜圃老人,杭县(今杭州)人,寄居北京。满洲正白旗瓜尔佳氏。祖父名观成,号苇杭;父名凤瑞,号桐山;均为杭州驻防旗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历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内城警厅知事、民政部参议、奉天旗务处总办、奉天新民府知府、奉天清丈巨副局长、奉天政务厅厅长、蒙古副都统等。 民国成立后,任清史馆校对。后经张作霖保荐,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1929年应张学良之邀主办“东三省博物馆”事务。“九一八”事变后来津,与清朝遗老组织“俦社”、“城南诗社”等各类团体。曾为大公报撰社评。工书法,擅篆、籀。著述丰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典守沈阳故宫古物。舆余铁珊、金月洲等就沈阳故宫翔凤阁一处所藏书画辑盛京故宫书画录,1922年自序成书。《美术年鉴》、《书画书录解题》、《盛京故宫考》。金梁在北伐胜利前夕,参与《清史稿》的修改校刻刊行事宜,时人颇有争议,1937年《清史稿》关外本二次刊印,适逢乱局,其对《清史稿》安全出版印刷保护无疑有着重要贡献。著作有《清宫史略》、《光喧小记》、《满洲老档秘录》、《黑龙江通志纲要》、《近世人物志》、《瓜圃丛刊叙录》,《三坛》、《大北京》、《天坛志略》、《雍和宫志》等几十余种。

解放后迁居北京,在国家文物部门任顾问等职。

1962年12月27日在北京去世。

据金梁本人《瓜圃丛刊叙录》称:“家父所刊丛书,以关于掌故者为多,原拟名《国故零刊》,瓜圃为龙湫故园名。先曾祖父别号瓜亭,著有《瓜亭杂录》。先祖父偶亦自署瓜山。家父曾于盛京东陵辟地种瓜,用故园名,自号瓜圃老人,遂以改题所刊丛书曰《瓜圃丛刊》,皆取义于瓜尔佳也。”可见,金梁以及祖上对瓜尔佳颇具思念之情,对瓜圃情有独钟,均喜以瓜字为号。


满语来源自什么语言?


注【2】:伊克坦(1865-1922年),字仲平,西安驻防旗人,满洲正白旗瓜尔佳氏。清朝末年大臣,宣统帝师傅。

光绪八年,乡试第二名中翻译举人。光绪九年,覆试考列三等,准一体会试。光绪十二年,登第二名翻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选庶吉学堂监督,后升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九年,任右中允、翰林院侍讲。光绪二十六年,任左庶子。光绪二十七年,授翰林院侍读学士。光绪三十年,授翻译会试副考官。 光绪三十一年,任光禄寺卿。光绪三十二年,任都察院副都御史。后任正蓝旗汉军副都统。

宣统三年,伊克坦奉命毓庆宫行走,充任溥仪满文老师。伊克坦与大学士陆润庠及侍郎陈宝琛,同奉命直毓庆宫,朝夕入讲,遇事进言,忧勤弥甚。丁巳复辟,润庠已前卒,宝琛为议政大臣,伊克坦不争权位,日进讲如故。及事变,誓临危以身殉。伊克坦忠直有远识,主开诚布公,集思广益;而左右虑患深,务趋避,时复相左。

民国十一年,卒,时年五十八,谥号文直。


满语来源自什么语言?


注【3】索伦:索伦部是明末清初对分布于石勒喀河、黑龙江流域、外兴安岭一带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等族的总称,是黑龙江中上游的土著部族集团,活动地域从贝加尔湖以东、勒拿河以南,经石勒喀河、外兴安岭,到黑龙江中游的结雅河(精奇里江)、布列亚河(牛满江)一带。

皇太极天聪八年清军征索伦(鄂温克、鄂伦春),皇太极对将领的谕旨有这样的话:“切此地人民,语音与我国同,携之必来,皆可以为我用。攻略时,宜语之曰:尔之先世,本皆我一国之人,载籍甚明”。

《达斡尔族志略初稿》所载:“索伦、鄂伦春系秦汉之挹娄,东晋之勿吉,北魏之拓跋,隋之靺鞨,唐之女真,宋辽时称为金国。内分生熟二部,满洲为熟女真之后裔,索伦、鄂伦春为生女真之后裔,与达斡尔居于黑水之北,称为黑水部。清为索伦部,鄂伦春附之。”这说明索伦部与满洲在族缘、地缘、语缘上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索伦部中的三个部族在族源、地缘、语言文化上更是不可分割的。索伦人跟满族人语言相通,语音相同。清朝到乾隆时期完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索伦部的三个民族即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均是弱小民族,索伦人参加了清朝前后七十多次的内外战争,他们的脚步遍及中国二十多个省,还征服了缅甸和尼泊尔,为中国打下了大片的疆土。索伦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能称得上“战斗民族”的一个群体,后来索伦人强悍的血脉和剽悍的民风,融入我国东北地区。中国有这样一个强悍的部族,曾经让俄罗斯哈萨克兵团也害怕不前。常年的征战,人口大量伤亡,经济发展落后,但是其至今依然能够存在于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与索伦部的民族意识有关,也与当时清朝的民族政策有关。


满语来源自什么语言?


注【4】:清皇室很明确的记载始祖布库里雍顺所到之处是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

《钦定满洲源流考》明确指出——“始祖居长白山东俄莫恵之野鄂多理城城在兴京东一千五百里寜古塔城西南三百三十里勒福善河西岸”。

广义的长白山指整个长白山脉,即东北地区东部山地的总称。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延千山山脉老铁山,长约1300余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所以,也可以说俄莫恵之野鄂多理城在长白山东侧。

勒福成河专指牡丹江源头到镜泊湖之间,敦化额穆镇就在牡丹江西岸。清代历史地图把额穆镇标作鄂摩和(额穆赫)索罗,明永乐五年(1407年)设额穆赫索罗驿站。满语“额穆赫”满语意为水滨,“索罗”为驿站。

从地图的直线距离发现,宁古塔旧城到敦化额穆镇不到100公里,额穆镇到赫图阿拉距离是350公里。古代里的长度和今天的500米的里不是一样的,加上实际路线的蜿蜒。而且额穆镇从方位到距离完全符合,所以可以确定是牡丹江上游的额穆镇这一带。清始祖布库里雍顺最有可能是黑石乡丹南村上岸。鄂多里是风口之意,从记载的情况看,应该是黑石乡一带新建的小城。最有可能是黑石乡的金沟遗址。

《额穆县志》记载:“实今旧县城北四十里北大秧地,帽儿山下有古城,适合佛纳赫之方隅里至,当即古之鄂多哩···”。现在额穆镇北大秧的西北岔村东北1公里的帽儿山,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属于辽金时期。这个地方隐蔽,可能是清始祖布库里雍顺建立的一个据点,与历史上的扈伦国地域接近。鄂漠和索罗又作俄漠和苏鲁、俄漠惠,东海女真窝集部落聚集地,今吉林省敦化北部。努尔哈赤1607年兼并瓦尔喀部(在今图们江下游及沿海地方)。又占有了赫席黑(今敦化一带)、俄谟惠苏鲁(今张广才岭东北鄂木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