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員工憶優速餘聯兵:曾到大區開會一天一夜就休息2小時

5月2日,優速快遞董事長兼總裁餘聯兵及其32歲妻子在家中雙雙身亡。

5月4日優速官網發佈了訃告,並全網換成黑白色調,以悼念公司的這位“靈魂人物”。

友人、员工忆优速余联兵:曾到大区开会一天一夜就休息2小时

餘聯兵畫像

在國內快遞行業裡,優速是二線梯隊中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之一。餘聯兵提出的“大包裹戰略”,不但開業內先河,更讓優速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安身立命。有業內人士感慨,餘聯兵的離世,是快遞業的一大損失。

優速快遞副總裁沈濤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大包裹戰略會持續,不會改變。”而這個戰略也是餘聯兵生前一直堅持的。此外沈濤還表示,當前任命了新總裁,其他管理層也各就其位。投資人也表態會繼續支持優速發展,支持新總裁為首的管理團隊。

生前提倡“家文化”

下屬悲痛:失去一位好大哥

錯愕、不敢相信、以為是假消息……這是採訪過程中,優速員工訴說自己第一次得知餘聯兵離世消息時的狀態,無一例外飽含震驚。“我這兩天過得都是懵的。”有員工如此表示。

在優速工作8年的老林說,這幾天看新聞一天一個變化,自己跟著揪心,但他們並不知道內情;而另一位老員工老肖則許久不能從消息中緩過勁來,一直感慨“感覺像在做夢”“這是惡作劇吧,不能相信”……

他們的狀態並不難理解,就在上個月,餘聯兵還在上海總部給區總們開了個會。老林回憶,“當時他還是鬥志昂揚、激情四射地講話、談工作,這麼些年來他一直都是這個樣子。”

而失去餘聯兵,對他們來說就像失去一位兄弟。“我們錯失的不是老闆,對我們來說,就是失去了一位好大哥。”老肖說。

友人、员工忆优速余联兵:曾到大区开会一天一夜就休息2小时

“家溫暖”,是餘聯兵一直提倡的內部文化。曾有媒體問他,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優速緣何能夠立足?餘聯兵表示:優速打造的是一份事業,傳遞的是一種精神。正是這份事業,將優速人聯繫在一起;正是這種精神,構建了優速的企業文化。

他還說過,“決定一個公司能走多久的,不是它的技術,不是它的設備,不是它的模式,而是它的文化價值”。

2018年元旦,優速快遞八週年慶典最後,除了頒發優秀員工獎外,還為兩位離職老員工頒發了“常回家看看獎”。餘聯兵認為那些已經離開的員工在優速的發展史上寫下了重要一筆,在人員流失嚴重的快遞業,正需要這種“家文化的溫暖”。

“離開的員工,在職的員工,都沒有說他不好的。”老林如此表示。

餘聯兵熱心公益。2008年12月,餘聯兵奔赴四川青川為寒冬中受災的六所學校的學生送去溫暖,現金捐贈達38萬元;2015年,餘聯兵宣佈優速快遞包裝盒上將印上“免費午餐”公益廣告,將快遞當做新媒體,向社會傳播正能量。

在優速員工之間,互幫互助成為風氣。老肖說自己前陣生過一場大病需要手術,餘聯兵二話不說帶頭募捐。在優速內部,為有困難的人安排各種捐款也是常事。

友人、员工忆优速余联兵:曾到大区开会一天一夜就休息2小时

先於同行發現藍海

被媒體稱為“哥倫布”

對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邵忠林來說,收到餘聯兵離世的消息更是倍感震驚——就在半個月前,邵忠林還收到老友餘聯兵發來的信息,說五一之後要請他吃飯敘敘舊。

說起兩人的緣分,還要追溯至2009年。那時邵忠林剛到中國快遞協會任職,優速快遞也是在那一年成立。

談到這位舊識,邵忠林一連用了三個非常,“非常聰明、非常有感染力,演說才能非常好。”

此前邵忠林就對餘聯兵印象深刻,他認為餘聯兵思維活躍,很多事親力親為,對業務也很熟。“網點、基層,他都做得比較好。”

而餘聯兵最令行業刮目相看的,則是他的很多思想都較為超前,也贏得了業內認可。

相較於“三通一達”,優速快遞並沒有先發優勢,餘聯兵很清楚這點。“他幾年前就想清楚,跟在大品牌企業後面是沒有出路的,必須另謀他法。”邵忠林說,餘聯兵是比較早想到要重點發力大包裹的快遞企業家,而“市場做得大的不一定能考慮到這點。”

事實也確實如此,大企業彼時並看不上“大包裹”。2015年餘聯兵帶領公司欲轉型聚焦“大包裹”領域,並將產品戰略定位於3-50kg大包裹快遞的門到門服務,餘聯兵的設想是,隨著電商消費升級,大包裹快遞會越來越多。

很多同行當時並不看好。“行業玩家都在嘲笑優速,不做小件哪叫快遞公司?”餘聯兵曾對此倍感無奈。

友人、员工忆优速余联兵:曾到大区开会一天一夜就休息2小时

在一次媒體專訪中,餘聯兵回憶當年轉型期間的尷尬處境,“在定位大包裹發展戰略之初,很多網點不理解,很多員工不適應,甚至會選擇棄優速而去。在轉型陣痛期,優速還擔心貨量會漲太快,而承接能力有限,又會引來同行的嘲笑,服務不到位還會導致客戶體驗不佳,換來投訴率增多。更重要的是,當時,還有很多資本方並不看好優速,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但之後幾年的發展完全如餘聯兵當初預料的一樣。因為餘聯兵提出的“大包裹”概念,堅持差異化發展,避開小件的激烈競爭,使得富士康、海爾、1919等一批企業成為了優速的戰略合作伙伴。此後,順豐及通達系等多家快遞公司才加入到大包裹市場的競爭。

2018年,一家物流行業媒體曾以“哥倫布”形容餘聯兵,如此描述這戲劇性的一幕——

3年前,面對質疑聲,餘聯兵需要解釋優速轉型大包裹,並非僅僅為避開一線快遞公司鋒芒,而是基於押注新航線的明智判斷;

今天,當餘聯兵的預言成真時,最開心的反而可能是後來者,這些人全副武裝,興奮地衝進新大陸,彷彿在說“嘿,謝謝你,哥倫布”。

“這是他對行業的主要貢獻。”邵忠林表示,餘聯兵先於他人發力市場藍海,還提出過“寄大包裹請找優速”的口號。

曾夢想做“中國聯邦”

去大區開會一天一夜僅休息兩小時

今年1月3日,在優速快遞九週年慶典上,餘聯兵曾激動地宣佈,優速快遞在大包裹領域市場佔有率第一。他還透露,2018年限時達的收入佔了優速總營收的60%,大包裹的收入佔總營收的80%。而且從2018年9月開始,優速連續漲價12次,貨量不降反升,使優速在2018年12月開始盈利。

當時餘聯兵認定,大包裹市場風口已經來臨。他表示,機遇當前,品質是優速立足快遞市場的根基和底盤,優速將堅持大包裹戰略不動搖,以“釘釘子”精神定力大包裹品質,新的一年(指2019年),全網要把“一票多件同時到達”這件事做到做透。

餘聯兵對事業的熱忱常令下屬印象深刻。老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餘聯兵曾到他們大區開會,一天一夜就休息了2個小時,除了關心網點和員工,就是給大家講述優速的未來。“他一直說,自己的夢想是要做中國的聯邦快遞。”

這個夢想在某次媒體專訪中,餘聯兵也有提及。“十多年前,我做過聯邦快遞的代理商。聯邦快遞在2002年時開始收附加費,幾乎每週都會調整幾次價格。當時,30多歲的我認為聯邦快遞的這種行為操作起來比較麻煩。”餘聯兵表示,後來他則不這樣認為,並且有個念頭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為什麼不能做一個“中國的聯邦快遞”?那時的一個念想,成就了他的一個夢想。

餘聯兵的“大包裹”戰略靈感也來源於此——他發現整體業務中,大包裹產品佔聯邦快遞總貢獻率的50%以上,高峰期甚至超過60%。在餘聯兵看來,中國市場比美國更廣闊,更有未來。

但這個夢想都隨著他的離世戛然而止。5月4日,優速快遞發佈訃告,同時也宣佈由香港優速董事長莫浩強先生繼任優速總裁。

友人、员工忆优速余联兵:曾到大区开会一天一夜就休息2小时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5月4日,新任總裁莫浩強主持召開了優速快遞的核心管理層會議,會議內容為延續餘聯兵董事長生前的戰略部署。

會上莫浩強表示,要化悲痛為力量,經營上要夯實產品競爭力,服務好網點;運營上要優化成本,提升效率;管理上要加強培訓和企業文化建設;科技上要與業務融合,落地創造價值;質量上要狠抓核心數據,推行共享客服;供應鏈業務上要賦能網點,提升大客戶服務能力。

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北京報道

圖據東方IC、每日經濟新聞

友人、员工忆优速余联兵:曾到大区开会一天一夜就休息2小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