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必看作文分析:解剖2018,備考2019

高三生必看作文分析:解剖2018,備考2019

解剖2018高考作文

【原題呈現】

2018年全國1卷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00年農曆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

2013年"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2017年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紀寶寶"一代長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想象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立意分析】

首先要正確理解材料中的時間序列的價值,時間序列從2000年出發,與考生實際年齡聯繫緊密,以引導考生在關注中國記憶的同時也要思考自己的成長,所列舉的內容,既有成就,也有傷痛,提示考生關注的是精神成長,而非單純的成就,時間序列從過去延伸到未來,啟發考生思考未來的發展,並銜接另一個要求——寫給2035年18歲的年輕人。

其次要正確理解"我"在命題中的價值。今年的高考題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由時代發展思考個人的使命,既有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也有在時代主題下的內省思考,因此,文章要有考生獨特的個性觀察和思考。

第三要正確認識"寫給2035年18歲的年輕人"這個要求。這個要求明確了寫作對象,賦予作文以具體情境,同時還賦予文章以一定的感召訴求,在寫作時應對此作出一定的回應。

理解材料後,便有了寫作方向:

1. 說我:重在講"我",立足當下,談過去的經驗,說現在的打算,最後引出對"你"的鼓勵和告誡。

2. 說你:重在講"你",先說"我",再說"你"講好現在,但重點在展望未來,在現在和未來的比較中,在對未來的深情呼喚中,感激過去的"他",肯定此刻的"我",呼喚未來的"你"。

3. 說我們:同為追夢,同為青春,時代不同,夢想一樣,強調精神共性。"我"即未來的"你"。

【考綱要求】

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表達應用E。作文考試的評價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略)

【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一)內容項

一等。符合題意:凡是在材料內容及含義範圍內行文的;中心突出:凡是緊緊圍繞主題構思行文的;內容充實:凡是材料豐富,表現主題的;思想健康:凡是思想傾向積極健康的;感情真摯:凡是行文合情入理的。

二等。符合題意:凡是在材料內容及含義範圍內行文的;中心明確:凡是能圍繞主題構思行文的;內容較充實:材料能基本表現主題;思想健康:凡是思想傾向積極健康的;感情真實:凡是行文樸實,不造作。

三等。基本符合題意:尚能把握材料含義,但行文中有所遊離;中心基本明確:尚有中心,但部分材料遊離中心之外;內容單薄:雖有材料,但不足以表現主題;思想基本健康:凡思想傾向基本符合道德規範的;感情基本真實:行文有造作痕跡。

四等。偏離題意:僅抓材料中枝節意義行文;中心不明確: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內容不當:所選材料不能表現主題;思想不健康:凡思想觀點有悖於現行法律和道德規範的;感情虛假:行文矯揉造作;注:1、內容評分以題意、中心、內容為重點,參照思想、感情在等內浮動2、四等卷中,凡各項均符合該等要求,字數800字以上,在3—5內給分,不是空白卷不給零分。

(二)、表達項

一等。符合文體要求:文體特徵明顯;結構嚴謹:首尾呼應,文脈暢通,段落劃分恰當,銜接緊湊,過渡自然的;語言流暢:能使用規範的現代漢語寫作,用詞準確,句與句之間銜接自然,句式選擇得當;字跡工整:字跡工整,書寫規範。

二等。符合文體要求:文體特徵明顯;結構完整:有頭有尾,分段合理;語言流暢:文從字順,有一到兩處語病,但不影響語意表達;字跡清楚:字跡較規範,易辨認。

三等。基本符合文體要求:有文體雜糅痕跡,但尚能分辨出文體類型;結構基本完整:有頭有尾,段落劃分不夠合理;語言基本通順:有三到四處語病,對語意表達並無很大影響;字跡基本清楚:字跡不夠規範,尚能辨認

四等。不符合文體要求:不能辨認文體類型;結構混亂:段落劃分有嚴重缺陷,雜亂無章;語言不通順:語病多:語病達5處以上,影響了語意表達;字跡潦草難辨:字跡潦草,難辨認,影響作文評卷;注:1、表達項以文體、語言為重點,全面衡量,參照結構字體,在等內上下浮動2、四等卷中,凡各項指標均符合該等要求,字數滿800,在3-5分內給分,不是空白不給0分3、注意文體意識。議論類文章,議論的文字必須超過2/3;記敘類文章,記敘的文字必須超過2/3。否則,視為文體不明,給分適當下浮。

(三)、發展項

一等。深刻:思想上的深刻,體現在:;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關係;觀點具有啟發作用;豐富:內容豐富,體現在:;材料豐富;論據充足;形象豐滿;意境深遠;有文采:語言文采,體現在:;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有創意: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徵。

二等。較有文采:詞語恰當;句式有變化;能適當運用修辭;較有創意:見解正確;材料選擇得當;想象合理;較有個性。

三等。略顯文采:詞語較恰當;能運用一些修辭;略有創意:有一定的想象力;有一定個性。

四等。個別語句有深意,個別例子較好,個別語句較精彩,個別地方有新意。注:1、發展等級為四項16個評分點,不求全面,可根據若干突出點按等級評分2、發展等級應按要求評分,再參照基礎等級的分數適當量分3、基礎等級內容、表達兩項都在四等的作文,發展等級只能在四等給分。

【高考作文扣分事項】

1. 缺少題目,扣2分。只寫題目給2分

2. 3個錯別字扣1分,重複的不計,最多扣3分

3. 字數不足800字的,每少50個字扣1分,扣滿5分為止;字數不足400字,結構嚴重殘缺,已判為四等卷的,字數可不另扣分。

4. 詩歌按行計算

5. 標點:錯3-5處扣1分,6處以上扣2分,最多扣2分

(1)主體已寫出,無結尾,仍按基礎等級評分,不影響發展等級評分

(2)主體未寫出,或300字以內,作文在10分以下給分,包括10分,直接記在內容欄裡,其它為0分

7. 文不對題的作文:凡是與材料的內容、含意無任何聯繫的作文,在10分以下給分,包括10分。

【高考作文評分原則】

1. 評判一篇作文的等級,尤其是基礎等級分的類別,要以題意、內容、結構、語言、文體為重點,全面衡量;綜合考慮,不能只抓一點而不及其餘。

2. 每篇作文的"基礎等級分"與"發展等級分"之間,基礎等級中的"內容分"與"表達分"之間,通常具有一致性。但也不可簡單地、機械地對等硬靠。凡"內容分"和"表達分"不在同一等級內,兩者的級差不要超過兩個等級(如內容為一等,表達不應低於第三等;反之,亦然)。

3. 實行"雙評制",一篇作文須由二人獨立評分;對同一篇作文的評分,兩人差距過大而又難以統一的,交由閱卷組組長或質檢組評定。

高三生必看作文分析:解剖2018,備考2019

近五年作文變化趨勢

今年的高考作文材料和往年作文材料的相比,我們能更清晰地看到18年作文材料具有五大趨勢:

1. 主題更具切身性。

選取和當代中學生自身息息相關的熱點事件,把這種對現實的認知和感悟放在時代的背景中,真實地體現出同學們的價值判斷、時代情懷和責任夢想。

2. 主題更具開放性。

把話題直接擺到面前,讓考生自由選擇,梳理關係,篩選角度,以文顯情,以文化人,以文載德。

3. 主題更具辯證性。

尋求"多元多維"突破,找到彼此聯繫,不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而是深度思考後的理性分析。

4. 主題更具時代性。

關聯自身,涉及家國,融入世界,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的夢想。

5. 主題更具深刻性。

口吐蓮花式的作秀已經過時,得勢不得分,更需要辯證分析、深入本質、剖析內因,審美、思想與價值情懷並舉。

2018年的全國1卷作文強烈地體現了個體命運與家國責任和時代使命的關係。從古到今,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命運休慼與共的情懷,至今未曾中斷,還歷久彌新,這是我們最為寶貴的品質,這是我們青年的風骨和擔當,也是一個民族的希望。

(一)個體生命與時代烙印

全國1卷的第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就是2000年農曆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這不僅是個體生命的誕生,更是承載了新世紀美好願景的一代,在特殊時代下,這些個體生命具有了時代的歸屬性和使命性。

(二)個體記憶與時代榮辱

正如全國1卷中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汶川地震這是祖國永遠無法忘卻的傷痛,中國四川汶川遭遇了里氏8.0級大地震。僅僅5分鐘,一座美麗的城市化作一片廢墟。七萬同胞罹難,二十多萬人受傷,數百萬人喪失家園。這一天,讓每個中國人刻苦銘心。雖然汶川強震過去了,曾經的災難給我們帶來悲痛的回憶,但也給我們帶來新的希望和力量。

而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奧運歷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北京,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正在向世界綻露出新的姿態,災難沒有讓我們停下前進的步伐,而是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將榮耀刻在歷史豐碑。

世紀寶寶們在災難和榮耀中與祖國一路同行,"青山一道同風雨"。

(三)個體關注與時代責任

全國1卷中2013年"天宮一號"首次天空授課。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新時代呼喚個體生命更加關注社會民生與世界潮流的發展,因此這要求青年學生們不讀書不行,讀死書不行,不思考不行,不聞家國事不行,不擔當沒夢想更不行。要將個體關注和時代責任緊密結合。

(四)個體成長與時代願景

全國1卷中第二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就是2018年"世紀寶寶"一代長大成人。

長大成人是什麼?

是指事物走向成熟的過程,簡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斷變得更好更強又成熟的一個變化過程。

成長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死亡與新生。成長中,我們會學會感恩、學會團結、學會自立,學會擔當,學會追尋......;我們也會認識:真、假、善、惡、美、醜。成長是有坎坷的,哪會有人沒有磕磕絆絆。經歷的越多,成長的越快。個人成長不只是生命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幼稚到成熟,由無知到深刻,而是生命所必須經歷的全部。

在個人成長的路上,我們經歷著愛,經歷著親情的守候,經歷著人生的美好,經歷著前途的規劃,經歷著未來的抉擇,經歷著時代的洗禮,也經歷著夢想的榮光與責任的擔當。所有這些便是我們成長的基石,這些基石使我們得以彰顯人性,完善人格,豐腴人生。

(五)個體奮鬥與時代宣言

全國1卷中第三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就是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世紀寶寶長大成人後,開始了投身祖國的建設,奮鬥中前進,坎坷中堅韌,他們是時代的弄潮兒,把祖國的美好願景和時代的要求扛在肩上,繼續與祖國一路同行。

然而個人的成長與自然、他人、社會、國家和時代緊密相連,離開了他人和社會的需要,離開了國家和時代的擔當,孤立的個人是無所謂"價值"的。

因此個人的成長必須與時代環境和諧發展,必須在社會和國家的土壤中汲取養分,學會感恩,學會奉獻,學會承擔責任,學會追尋夢想。

高三生必看作文分析:解剖2018,備考2019

備考2019高考作文

【如何提高高考作文寫作能力】

1. 立意緊貼材料

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是審題的原點,是立意的根基也是作文觀點的依託。考生們必須要緊密結合材料進行審題立意。在審題時,一定要全面解讀材料,辨明主次,抓住核心,是自己的作文立意呈現出命題的最大價值,開拓審題的新鮮視野。

2. 題目緊貼材料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文好題先行。可見作文擬題是非常重要的。題目自擬其實就是考察考生的擬題能力。擬題的原則一般就是要概括內容、觀點鮮明、新穎別緻、簡潔生動。要能在第一時間抓住評卷老師的眼球,博得好感,佔據獲得高分的良機。

3. 開頭緊扣主題

材料作文的開篇最好是能扣合材料,入題迅速,觀點鮮明,語言精練。要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順勢明確立場,語言乾淨。這就是閱卷老師希望看到的開篇。另外一些考生喜歡在使用題記。切記,題記不能亂用,要與作文材料密切相關,要能概括或是深化主旨,語言要簡潔,要防止題記的內容與題目或是文章首段的內容重複,這樣才是一個好的題記。

4. 鼓勵學生關注社會焦點,關注傳統文化,樹立國家意識,增強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

【備考措施】

1. 端正思想態度

教育部明確要求高考要體現"一點四面"的基本原則,"一點"就是要在高考當中體現"立德樹人"的導向,"四面"就是要在高考當中體現"核心價值、傳統文化、依法治國、創新精神"四個方向。因此,備考2019年高考的同學們,首先應端正自己的思想態度:熱愛祖國,關注社會,關愛他人,遵紀守法,修身養德,熱愛並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勤奮鑽研,積極向上。考生應本著"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立志為人民作貢獻,為祖國作貢獻,為人類作貢獻"的遠大理想,全力以赴,投入學習。

2. 夯實閱讀積累

"腹有詩書氣自華",高考作文備考,考生必須高度重視夯實自己的閱讀積累。首先要讀好、用好語文課本(包括必修與選修課本),充分用好教材選文中的素材,這是基礎。其次,要有計劃地進行課外拓展閱讀,可以選擇一些報刊雜誌,諸如《讀者》《青年文摘》《中國青年報》《南方週末》等,多閱讀時文、美文,以開闊視野、陶冶性情;也可利用網絡、電視、手機等多種平臺或工具,進行數字閱讀,及時關注社會時事熱點、磨礪思想。此外,也要有選擇地閱讀一些人文經典名著。配合摘抄、隨筆、讀後感寫作等,以豐厚閱讀積澱。

3. 強化目標訓練

在作文複習中,語文組將制定訓練計劃,從作文的整篇佈局到段落的精雕細刻,從素材的詳略結合到緊密扣題,從語言的連貫通順到語句的靈活使用,從議論方法的多種多樣到謀篇佈局的合理打造,都有計劃的引導學生進行訓練強化,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對作文思路有清晰的認識,能寫出深刻的文章。

4. 榜樣引領示範

每次作文之後,備課組進行優秀作文複印展示,讓學生欣賞他人作文,來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特別是各地市的優秀作文更要展示學習,提倡學生模仿學習,修改學習,批閱學習,從而保證了作文的實效性,教師的下水作文也起到了很好的以身示範的作用。

5. 打造語言亮點

巧用比喻,生動形象。比喻能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在作文中,學生善用比喻,會使文章生輝。善用擬人,添彩增輝。擬人句具有思想的跳躍性,既可以增強語言的絢麗色彩,又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對描寫的事物產生鮮明深刻的印象,感受著讀者的強烈情感。巧用排比,氣勢如虹。有排比形式的句子節奏分明,便於敘事,長於抒情,是創造文章語言亮點的一種手段。

6. 構思高遠立意

立意的高下決定著文章的優劣。唐代詩人杜牧說:"以意勝者,辭愈樸而文愈高;意不勝者,辭愈華而文愈鄙。"由此可見立意高遠的重要性。相同的題材,由於立意的高下不同,文章的品味格調也大不相同。立意高的文章往往能洞察生活現象背後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客觀規律,折射時代和社會的影子,並在文中顯露出健康高尚的情趣。

除了以上這幾點措施,備課組還要引導學生強化審題,明確中心,構思新巧,材料新穎,緊扣話題等訓練,還要強調書寫工整,段落合理。備課組要把各個考點切實落實到教學過程中,訓練有的放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