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才能看懂孩子的血常规检报表?

西瓜阿妹374


作为家长,小孩生病本来就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而对于生病所检查的血常规化验单更是头痛,不知道如何看?作为一个检验科医生,每天面对成百上升的血常规结果,对于血常规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临床医生,现在我就带大家来简单了解一下。



当我们拿到血常规化验单,我们该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的结果呢,我们不要被上面几十项的项目搞的晕头转向的,我们只看重要的,医生也不会每项都看的。首先,我们先了解血常规就包括三个方面的检查,一是白细胞,二是红细胞,三是血小板。



白细胞系: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等

而白细胞系主要对临床上的感染、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白血病、急性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作出初步判断。比如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就说明身体有炎症,感冒可能是细菌性引起的;如果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身高或单核细胞升高,就说明是病毒感染。这时用抗生素就没用了,必须抗病毒治疗。当然,如果白细胞数太高了,就有可能是某些血液病或肿瘤引起的。可引起白细胞变化的疾病太多了,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而作为家长或者普通老百姓,我们只需要知道白细胞系就是判断身体有没有炎症感染,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就行了。

红细胞系: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

医生主要通过红细胞系检查来了解身体有没有存在贫血、及放疗化疗、抗生素治疗、贫血治疗等的监测。临床上还可用于输血指征的判断的参考。而作为家长或者普通老百姓,我们只需要知道红系就是用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贫血的就足够了。

血小板系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等

血小板关系到一个人的止血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的血小板太低了就容易出血,如果一个人的血小板太高了,就容易形成血栓。所以血小板检查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例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都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大出血、脾切除、外科手术后等都可引起血小板增多。而作为家长或者老百姓,我们只需知道血小板是判断止血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的就行了。

所以当我们拿到血常规化验单时,主要看这几个大项目就能初步怀疑患有什么疾病了。通过我上面的讲解,你们是不是清晰多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在下面留言讨论。


说医话药道健康


白细胞负责人体免疫防御,白细胞的升高意味着炎症感染、过敏性疾病、血液病等的可能性。一般来讲中性粒细胞增高说明可能有炎症或者细菌感染,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增高说明可能有病毒感染,具体感染类型还要结合其他辅助指标进行综合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尤其是小孩很可能是一种过敏反应引起。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主要看贫血,血红蛋白降低意味着贫血,轻度贫血需要进行一些补铁的措施或饮食营养均衡,严重贫血就会面临输血的风险。

血小板负责凝血功能。如果血小板的数量或者形态体积异常,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当各种肝病导致的脾功能亢进的时候,往往白细胞和血小板会减少。

以上只能大概解读血常规报告结果,具体情况还是要结合更多的辅助检查和医师的诊断才行。


小检验大知道


  1. 白细胞是血常规的第一项: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0~10.0),常年低于低于正常值说明正常,平常白细胞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偶尔降低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说明身体内有炎症。

  2. 中性粒细胞数值降低大部分是病毒性感冒,这个时候要好好休息,多喝白开水。

  3. 中性粒细胞数值升高说明是细菌性感冒。中性粒细胞主要的作用是消灭细菌,中性粒细胞里边的酶在杀死细菌后会形成黄痰排除体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