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实行编制管理,却使用大量非在编教师,为何不取消编制?

鹊·鹞丶


题主所提这个问题很现实,确实在很多学校里都会招聘代课老师,来满足本校教师数量不足的需求。但是问题来了,在编教师是按着学生人数定编配属的,为什么还要招聘代课老师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编教师有请假的,而教学工作不能停,只好请代课教师做为补充。

由于教师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即教学工作不等人,如果教师有请病假、外出学习培训、教师交流、产假等情形时,必须要确保教学工作不能停下来,但是在编教师人人都定岗了,有时可能请假的人偶尔只一两次,可以请其他在编教师代课或调课,但是如果请假时间超过几天,那在编教师就吃不消了。因此,学校只能通过招聘代课教师缓解这种矛盾和压力。

第二,如果取消教师编制,会导致教师队伍流动性过大,造成教学工作得不到保证。

教学队伍最讲究稳定,而稳定的前提是用编制来保证,让教师没有随时可能失去工作之忧。如果真的取消教师编制,广大教师工作压力大,生存感危机十足,很难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学工作上面。因而会出现很多教师人在岗位上,心思却在寻找可以让自己生计得到保证的工作。其后果就是让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让升学率会直线下降。

第三,对农村偏远地区即使有编制,由于教师不愿意留下,这也是新矛盾现象。

我们都知道人对于生存的需求,往往是先利于自己的稳定为主,在待遇相似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环境好与差。现在城市里的学校和农村地区的学校恰好相反,城市里的学校是有编而需代课教师。而农村地区的一些学校是有编而教师人数不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只能放弃对教师素质的考量,这就使教师队伍的素质明显偏低,升学率下降。

总之,优先保证教师编制,按编配比,这是保证正常教学工作的底线。但是在制度设计方面,却没有办法将配比更加灵活,因为这涉及到一系列的因素需要考虑。只能维持现状,因此,才会使代课教师现象成为一道风景,只是代课教师很难转正,除非通过教师招录考试。


寒石冷月


公办中小学确实存在使用大量非在编教师,原因是多样的具体如下:


编制限制

人事部门对在编教师的编制比例是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的。近几年,由于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学校教师中,中老年教师居多,年轻教师偏少,人员结构极不合理。造成了 退休少,导致招聘人数少。因为按照相关规定不能突破,一定的编制比例,所以近几年招聘的人教师人数不是很多,不能满足现有的教育教学需要。不少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大开绿灯聘用一批,非编制教师,解决学校缺教师的燃眉之急。

长期患病、二胎政策影响

在部分学校存在有个别教师长期患病,需休息治疗的老师,出现了岗位上的空缺,需要有人来补。 近几年国家对于二胎政策的放开, 在中小学,以女教师为主。大多数女教师综合考虑,可能会选择生二胎,休产假,按照最新的法定产假,其大多为半年左右。有的甚至可能需要申请哺乳假。造成了各个学校 短期内教师荒,所有这些短期内出现的问题,只能聘用临时代课教师来解决。



学生人数剧增,扩班需求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由于新建的开发区政府大拆大建,部分村小学已经全部拆除。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学校比较少,需要入学的学生人数剧增。按照政府的要求,必须保证每个外来务工人员,在当地有学上。学校只能按照政府要求,将部分闲置不用的部室改为教室,扩容扩班,来接纳外来务工子女。每扩一个班需要两到三名的老师。每年政府部门招聘教师只有一次,而且受编制限制。每年9月份扩班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外来务工子女人数流动性比较大,所以只能临时性,聘用代课教师来解决扩班带来的师资压力。

除了以上主要原因,缺教师以外,还有部分地区存在教师被借调到其他政府机关单位长期借用,造成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



临聘教师在工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与在编教师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流动性比较大,也给学校在管理中造成了一定的问题。希望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这样的问题,拿出切实有行的方案,解决基层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


汇智坊


义务学校教师编制管理,主要是核定管理学校应配备的教职工人数。编制数实际是一个计划数。

对不同类别的学校,按“生,师比",或"班师比"核定学校教职工总人数,学校只能在总人数内安排教育教学工作。

而农村学校基本上都是按班师比来核定教师编制数的。因为农村学校相对学生人数少,有的一个班就只有十几个学生,边远的甚至一个班只有七八个学生。

各地区编制不尽相同,比如我们地区农村学校是按1个班编制2名教师。6个班的村完小编制12名教师(含校长,教导主任都是专任教师)。

为什么会出现使用大量非编制教师?也就是学校有正式教师编制,而实际使用的是非正式教师,(使用的是代课教师)。

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正式编制教师缺乏。学校有编制而差正式教师,只得请代课教师。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从经济算账去考虑,不愿意补充正式教师。宁可用代课老师。因为一个正式教师工资至少可以请两个代课老师。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很边远,条件差,派不进正式教师,只能由学校自请代课老师。

由于农村学校差缺教师普遍存在,所以国家加大了补充农村学校教师力度,首先执行"特岗教师"计划,要求各省区严格按学校编制配置正式编制教师。解决农村学校差缺教师问题。

为何不取消编制?因为教师编制是核定应配教师数。减少了教师编制,就减少了应配教师计划安排数。人都没有,谁来干工作?

因此,学校教师编制不但不能减少,而且应该适当增加才能有利于更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教师的负担才不会加重。





洪爷33344611


就说说我们单位遇到的问题吧【扩班,事务请假、打杂等等】:

由于大量进城务工的人员增多,他们子女就会根据政策选择就近入学,那我们学校就面临着适龄儿童的增加,从九义教育法来说,必须让这部孩子及时入学就读。学校就会面临着教室不够的问题,所以每年我们都会有扩班的现象,无原则的扩班,没有条件想办法解决,像今年我们就把两间实验室拆掉作为教室来满足增加的适龄儿童入学需求,这一方面解决了,又面临着教师的问题,而编制上是没有多余的,只得各个学校自己解决老师的问题,就需要通过招聘代课老师或者临聘老师(工资由教育局拨款发放)。所以这样的非编教师就是为解决日益增加的外地民工子女入学的需求而产生的。

这是其一:扩班的原因。

小学阶段女老师偏多,经常性有请产假的或者有病假的需要耽误一学期吧,他们的课程谁来完成?中途上级不可能调配有编制的老师(实际上也没有可调配的,各学校都存在差老师的现象),不得已,也只能请非编老师来完成教学任务。

这又是一个原因:病假,产假需要人手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


我们也知道现在学校已经不是纯粹的搞教育教学的学校了,牵扯到很多各种检查,迎接、达标验收等,每一次检查验收都需要准备很多的资料,加班加点,一线教学人员不可能辛苦完成自己一天的工作同时再来接手这些任务吧,所以就需要学校有别外的人员来做这些事情,所以也会产生聘请一些非编的老师来随时为学校完成这些复杂类的负担工作。

所以一个学校存在这样那样“非编”教师就再正常不过了。当然也不能完全取消编制,这个可是拴住你不能流动的原因之一,要不然一个学校天天新老师,期期新面孔。


杨锅来了


不想做一名在编教师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也无法保证自己的教学生涯。

中小学教师实行编制管理,却使用大量非在编老师,为什么不取消这些非编制岗位呢?原因其实也简单:钱不够、编制不够,一步到位的成本太高了,只能这样一步步过渡。反过来说,如果取消编制,那更不现实。


在学校里面的老师,除了正式的在编老师之外,还有非在编老师、合同制老师、特岗教师和代课教师。

用通俗的说法来讲,在编老师就相当于正规军,就是小的时候,学校里面那些寥寥无几的公办教师;而剩余的老师,就是所谓的民办教师,薪资和待遇相差很大。

虽然我们正在一步步地推行编制管理,但是这是一个渐进,且缓慢的过程。如果一步到位的话,编制会空前的增加,成本太高了;可是如果完全取消非在编老师的岗位,那么,就会引起整个教师队伍的震动。

如果了解招教,其实就容易明白,在编老师在考入招教之前,走的也是非在编老师和代课老师的路子。无论是在编老师,还是那些考过招教的代课老师,都知道招教之难,不亚于公务员。正是在延续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下,很多中西部地区的老师,正是通过特岗教师的三年过渡,才成为正式的在编教师。

不是有了教师资格证,不是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就可以成为一名在编老师的。每个人都要通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然后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在编老师,考试难度和竞争烈度,即使比不上国考,和省考也相差无几了。


况且,对于学校来说,大部分都面临着编制已满,却又人手不足的情况,或者说有教师长期请产假的话,那么只有请代课老师,才能解决问题。而这些代课老师们,工资不高,也都在准备招教。在学校不断的磨砺和教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比较煎熬而又漫长的蛰伏期。学校给提供他们上课的机会,完成了教学工作,对这些代课老师而言,也磨练了那种水平。这其实是一种双赢。

从编制上来说,在编老师相当于正规军,那些广泛的非在编老师,就是属于预备役。正规军的老师们,会一茬茬的退休,他们的接班人,就是从非在编教师队伍里,经过考核、选拔,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从这方面来讲,保留非在编教师的岗位,其实也是保证在编教师足额满血、新陈代谢的需求;同理,保留编制,也正是为了稳定而长久的发展。


教育练真堂


公办学校有非编制教师代课情况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县区政府为了节约财政支出或受政策影响,虽有编制但不设岗位,不能招考,而实际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因各校岗多人少,无法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必须用经费临聘代课老师。

2.县区教育部门在平衡师资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城区教师人数严重超编,岗少人多;而偏远镇区、乡村学校教师严重缺编,岗多人少;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镇区、乡村学校不得不采取临聘编外教师的办法。

3.各校由于在编教师专业设置不足,个别科目缺少专业教师,或学校社团活动、大型活动等专业老师缺乏,或外教需要等原因,学校自行外聘编外教师以保证教学需要。

4.由于在编教师临时请病、事假,但时间过长学校无相应师资力量应对的安排接替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学校迫不得已采取请编外教师代课的情况。

5.其他可描述或不可描述的情况。

个人觉得都是事出有因,能合法合规办事工作的,没有人会故意选择违法违规办理的。个人见解,如有不妥,请勿对号入座。

至于为什么不取消编制,我认为:

1.个别区域面临的问题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待发展期过去,一切均会恢复正常。

2.根据社会发展现状,现在全面取消编制是不现实的,容易引起教师队伍的大规模不稳定,全面取消编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做人有温度


为了维持教师行业的稳定,编制是不会取消的,但是编制一直不够用确实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高中,这与招生不规范,在编不在岗等原因有关,会慢慢规范的,我倒是建议外勤教师给编制,而不是取消编制,许多外聘教师能力够用,任劳任怨,比在编的都要好,应该给机会,就是要增加国家的负担了,希望祖国加大教育投入和规范教育教师


物理教育从业者


非编教师特点多:工资不到在编人员的三分之一,免其它福利;工作量服从分配,听调动;免担忧养老负责任;随时可以任免,理由公的说了算,……。取消编制无意义:因为无保荐……(请勿笑:障,荐;之前我曾:篇,编。理由是用意不同,我要编,你爱篇)只参考。


吴金瑜250


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我只是问问,不知道有没有。非编制的上课。而一些(强调:一些)编制内的领饷,而并没上课。我只是问问,不知道有没有,不知道有没有。


正八爷


取消编制意味着市场化,私立学校老师就没有编制,私立学校的收费不是人人能承担的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