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人口激增的原因是什麼?

崔硯澤


中國很早就有統計全國人口的習慣,但是古代的統計方式與現在稍有不同——古代基本上都是以“戶”為單位,而每戶的人數自然也不是定數,但是我們也可以大致以“戶”來推算“口”。從這個推算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歷史上有兩次顯著的人口激增時期,一個宋朝,一個是清朝。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人口的暴增呢?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第一、社會相對穩定

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全國共計9619254戶,人口在五千萬左右,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中國經歷了五代十國的動盪時期,到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全國共計6418500,人口在三千二百萬左右。但是到了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人口則已經實現了首次破億,靖康之變前夕的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全國人口更是達到了月1.26億!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宋朝建立之後,尤其是與遼國達成“澶淵之盟”後,宋朝出現了長達百年的和平,百姓安居樂業,人口自然增長。後來北宋又經歷了“靖康之變”,南宋與金國常年戰亂,隨後又有宋蒙戰爭,元末和明末戰爭等等,全國人口再次銳減。而清朝建立之後,人口則從康熙末年的一億左右激增到雍正末年的三億之多,此時正是歷史學家所謂的“康雍乾盛世”,國內同樣相對穩定。

第二、外來農作物的影響

“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至今仍然是當今的世界性問題,通讀《資治通鑑》大家就會發現,中國歷史幾乎是伴隨著“人相食”的情況向前推進的,即便是在我們所推崇的“開元盛世”中也避免不了這種情況。而宋朝引入了占城稻,其產量高並且甚至可以達到兩年三熟或者一年兩熟;而從明朝中後期開始,中國大量引入了來自美洲的玉米、番薯、馬鈴薯等農作物,它們都極大的解決了糧食問題。

第三、氣候因素

有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名為“氣候歷史學”,其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氣候變化對歷史發展的影響,從研究成果來看,氣候相對溫暖的時期就容易出現所謂的“盛世”,比如漢朝、唐朝以及兩宋時期,而氣候相對寒冷的時期就容易出現“亂世”,比如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南宋末期以及明末清初等等。氣候的寒冷首先帶來的依然是糧食問題,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糧食產量都因氣候變冷而降低。其次,氣候寒冷還容易帶來戰爭——對於古代中國來說,更加寒冷的北方因為農作物或者牧畜的產量不夠就容易導致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從而帶來大規模的戰爭。

第四、政策的影響

苛政猛於虎,苛政猛於戰火。西漢文帝、景帝時期,北宋仁宗時期,清朝雍正時期都是重要的人口恢復期,他們無一例外地都實施了寬鬆的政治政策,尤其是雍正時期的“攤丁入畝”更是刺激了人口的增長——雍正將傳統的以人口收稅轉變為以土地面積收稅。

另外,龐大的人口基數也是宋朝和清朝出現人口激增的不可忽略的因素,清朝末年開始的連年戰爭期間人口不但沒有銳減反而依然呈現增長趨勢正是證明了人口基數的影響。


國史通論


清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究其原因,“靜夜史”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做過相關分析,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國土擴展,戰爭減少

清朝時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這個盛世。這個盛世從提出開始就一直爭議不斷,直到今天仍然很多人口誅筆伐。但是這個盛世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口增長快,快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內地的戰爭頻率大大降低!除早期三藩之亂對內地破壞較大外,此後到乾隆執政末期的白蓮教起義,內地再未發生過大規模戰事。

那麼戰火在哪裡呢?在蒙古高原、西北、青藏高原等地,經過戰爭,這些地區陸續成為清朝疆域。緊接著,除東北外,清朝大規模向邊疆地區移民,出現“湖廣填四川”、內地遷新疆等浪潮,民間“走西口”、“走東口”等人口遷移大量出現。

此外,清朝繼續“改土歸流”,除遷界禁海,加上圍海、圍湖造田,耕地大幅增加。

2、民族分離,高壓統治

清朝的中央集權達到頂峰的,統治勢力首次下延到鄉村,保甲制被形容為 “耳目無不照,善惡無所匿”。這使得民眾喪失了揭竿而起的客觀條件,因為誰家有個風吹草動立刻就能引來大批官兵。

民族政策上,清朝嚴格實行民族分離。長城成為民族隔閡,漢人不能隨意越過長城去種地,蒙古地區實行不能隨意流動的盟旗制度。清朝入主中原後,實行種族隔離措施,滿漢分離,滿蒙分離等。此舉不利於民族融合,但客觀上消除了流行疾病傳染的條件,為保留人口創造了條件。

3、技術進步,死亡下降

明朝中期開始,大批西方傳教士到來,為我國帶來宗教的同時也帶來了西醫等西方科技,使醫療條件取得較大進步。

明朝隆慶年間,我國發明瞭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法,清朝開始大規模推廣,傳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

4、冰期完結,氣溫升高

1580-1650年,是中國最嚴重的小冰期時期。小冰期時期,氣溫下降導致雨帶偏移,水旱災害頻發,瘟疫頻發,社會動盪。極端的低溫導致兩廣地區都出現雪災,糧食生產受到極大影響。小冰期帶來的嚴重後果間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清朝入關後,氣溫開始緩慢回升,中原大地開始逐漸恢復生機,大量土地得以重新被開墾。

5、政策給力,人地脫鉤

古代的土地和人口掛鉤,人頭多就要多繳稅的情況,所以地主積極虛報瞞報,農民則紛紛隱匿深山老林,於是人口大減,稅收減少,嚴重傷害了統治者的錢和感情。

清朝領導開始,人頭稅併入土地稅,雖然是換湯不換藥的把戲,但是這樣做也取得了巨大成效。1712年,康熙皇帝宣稱:“盛世滋丁永不加賦”。1723年年,雍正開始推行“攤丁入畝”。從此人口不再是徵稅的根據。

於是地主開始實事求是了,農民也紛紛回到了田間,生孩子也開始放得開了,人口也就迅速增加了。

6、農製革新、食物改良

導致明朝人口大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產作物的引進,比如玉米、紅薯、土豆。以玉米為例,1531年玉米首次出現在廣西,隨後開始大面積推廣,到明末已經推進到黃淮流域。

清朝繼續發展,到1718年,玉米種植已經遍及20個省。除玉米外,土豆、紅薯、木薯等作物也紛紛進入中國,這類作物的共同點就是高產且適應性強,特別是貧瘠的山地,這使得可利用土地再次大量增加,食物產量大幅提升,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清朝時期,農作制度開始革新,兩廣兩江地區開始推廣雙季稻,而兩廣及以南地區“一年三熟”制度基本成型。農制的變化使得土地利用更加高效,保證了糧食增產。

7、黃河得治,水災減少

一直以來,黃河水患都是東部產糧區的重大威脅!

1644年,黃河再次改道,下游南下奪淮河入海,導致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這些傳統農業區深受其害。同時漕運受阻,威脅國家命脈。

1677年,康熙帝起用靳輔治理黃河,收到成效。同時康熙皇帝還經常到一線慰問治河群眾,聽取治河情況。由於上下齊心,很快黃河水患減輕,同時淮河、海河流域等也得到治理,東部平原地區再度成為農耕樂土。

康乾時期,清朝對黃河治理也非常重視,水患終於得到控制。

8、歷史倒退,因禍得福

清朝時期,我國社會發展變慢,且清朝實施了很多措施,導致了歷史的倒退。

思想上,清朝統治者歪曲儒家思想,推行愚民政策,人民素質大幅度下滑,種地成了生活的全部。

社會風俗上,自明朝開始,“宵禁制度”死灰復燃,清朝繼續發揚。宵禁制度壓制了商業的繁榮,但漫漫長夜也為人口的創造提供了條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個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看了目前的回答,所有人都忽略了一個“賤民問題”,也就是人口統計政策的變化,也是清朝中期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1)人口激增原因的常規回答

所有人的回答都集中在以下四點:

其一:清朝自康熙中後期開始有一個穩定的和平環境,中國只要和平穩定就會發展,人口就會增長,這個是根基;

其二:實施了稅收改革,康熙朝“盛世滋定,永不加賦。”,雍正時期的攤丁入畝;

其三:南美玉米、白薯由晚明觀賞作物為主變成糧食作物為主;

其四:傳染病影響範圍相對縮小的同時醫療水平上升。

清朝人口從雍正二年(1724年)的2500萬人到乾隆六年(1741年)達到1.4億,乾隆時期三十六年人口突破2億超過明朝最高人口數量預計,到了嘉慶年間人口高達4億。但其實,數千萬“賤民”被納入人口統計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2)賤民問題不可小覷,我國“賤民問題”一直都很嚴重

明朝,強化了“賤民制度”,朱元璋編制戶籍原則的時候就是以“辯貴賤、正名分”為宗旨,賤民非常多,他們都不進入戶口統計。像明朝就有流民、墮民、佃戶、奴僕、丐戶、樂戶、疍戶、娼妓、僧道、海戶、皂隸、漁民等幾十種賤民。同時,大部分少數民族也不進入人口統計。

明朝人口統計,在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裡“未生一人,未死一人”永遠都是五六千萬就是明證,那個只是“納稅人口”,對明朝實際人口數量的最高估計是2億多人。也就是說,一億五千萬人沒有進入“戶口統計”。清朝人口的暴增就是把沒有進入“戶口統計”的“賤民”納入了“戶口統計”,與真實人口數量更接近。

(3)解放“賤民”使清朝獲得了極大支持

雍正、乾隆時期系統解放了樂戶、墮民、丐戶、世僕、伴當、疍戶、棚戶等十多種“賤民”。

雍正和乾隆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有些人不是反對我們統治嗎?那好,我把你們漢人中被人看不起、奴役了兩三千年、幾百年的賤民、賤戶扶正?他們能不忠於我!

同時對於漢人對滿人地統治更有了好感,更增加了稅收。

更詳細的內容,可參考本人在2017年12月7日回答的“清朝的人口多還是明朝的人口多”這個問題。


坐古談今


清朝人口爆發式增長,和社會穩定、農業技術的進步以及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永不加賦等政策不無關係。

根據李伯重先生的研究,清朝農民收入相較於前朝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江南農民寧可買遠道而來的大米也不會種植高產作物。




而且,社會穩定和農業的繁榮使得民間存糧數量大。

民間存糧數量大可以從側面反應出民間的富裕程度。
更何況,清代還有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趨向。隨著長壽老人的增加,七十歲的都被忽略,而且即便是地方向朝廷上報老人數量,仍然不是完整統計的結果。如果不是社會繁榮、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哪裡來的這麼多長壽老人。


其實大清能取得這樣成果,同清朝入關後廢除三餉、鼓勵開墾等政策離不開關係。同樣,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又使得清代稅收變得更加合理,同時也降低了老百姓的負擔。

比如說歷朝歷代都要收取人頭稅以防止稅收流失,這使得老百姓為了避稅甚至把男丁上報成女子。同時,收取人頭稅也有防止人口流動的作用。而攤丁入畝首次取消了人頭稅,標誌著政府不再限制人口的流動,同時也表明政府不再用此種手段穩定稅源。

而官紳一體納糧合理了朝廷稅收體系,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同時降低了土地兼併下的社會矛盾。從此,官紳不再作為社會的特權階層而免除繳稅,而且這項政策也在取消人頭稅的同時使得朝廷稅收增加,否則的話到了乾隆年間國庫存銀也不會達到千萬的級別。
全國每年財政收入是4000多萬兩白銀,而戶部銀庫存銀就達到了6、7千萬兩,足夠說明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這項政策屬於利國利民的政策。

至於所謂高產作物使得清代人口增加,不好意思,這種沒有任何數據統計的屁話就不要拿出來秀了。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在中國古代,人口多寡是衡量一個時期是否是盛世的一個重要指標,自秦末以降,中國人口的增長一直處於波動之中,有低谷至不到五百萬,也有過過億記錄。清代特別是在康熙朝中後期,康熙皇帝認為盛世已經到來,決定推行“盛世滋定,永不加賦。”這是導致清朝人口激增的一個重要導火索,雍正朝時推行了攤丁入畝的改革,人丁稅幾近取消,因而導致民眾的生育願望大大增強,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數字有史以來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億大關(1.4億),並相繼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突破2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億,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億。

在嘉慶年間,就已經有學者主張要限制人口的快速增長。這個人就是洪亮吉,他指:“五十年以前,五祖父之時,米以升計者,錢不過六七,布以丈計者,錢不過三四十。......今為農者十倍於前,而田不加增,為商賈者十倍於前,而貨不加增。......昔以升計者(指米),錢又須三四十矣;昔以丈計者,錢又須一二百矣。”

至於人口增長的具體原因,除了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政策之外,還與清前中期穩定的政治與社會環境,以及高產農作物的種植都有一定關係。清代前期,除了局部的動亂以為,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因此人口繁衍的環境是比較好的。明末以來,許多來自美洲的高產農作物,比如馬鈴薯、西紅柿、辣椒等,大大增加了中國的糧食產量,彌補了糧食短缺,這也是導致清中期中國人口爆炸性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也有很多人提出清朝的人口增長速度是相對穩定的,並不存在所謂爆炸性增長等問題。咸豐同治年間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使得中國人口遭遇了斷崖式的下降。


青年史學家


勞動者是社會生產力的首要的能動的要素。特別是在封建社會里,生產工具簡陋,科學技術不發達,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低下,人力在社會生產中更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封建社會里,人口的多少,是衡量一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標誌之一。

我國曆史上不同時期人口最高的統計數字為:漢代5559萬餘口;唐代5291萬餘口;元代5984萬餘口。而至明末,實際人口數字至少應在1億5000萬以上。清朝至道光二十年時(1840)人口已逾4億。人口的增長,推動了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清代人口的激增,也給社會造成巨大的壓力。當然,史學家對於歷史上具體的人口統計數據,還有不同的意見。

但不管如此,到了清朝,中國的人口數量已經極大膨脹,是沒有問題的。那麼,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其一,明朝的人口已經過億,基數很大,清前期和中期,保持了相對長時段的和平,在此基礎上,人口地增,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其二,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加上農耕文明的需要,多子多福,一定要多生孩子,這無疑加速了這一進程。

其三,明清時期,包括玉米、紅薯在內的外來物種大量傳入,加上施肥等技術的提高,使得明清時期的糧食產量能夠支持這樣的人口,這是非常重要的物質保障。


倪說歷史


  眾所周知,清代是我國人口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經過清代268年,中國人口從晚明的大約1.5億人猛增至大約4億人,由此產生了“四萬萬同胞”這個著名的詞彙。而這其中,延續百年的“康乾盛世”又是人口增長的關鍵時期。百年之間,清朝人口從康熙初年的大約1億猛增到乾隆末年的超過3億,從而為“四萬萬同胞”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乾隆時期畫家徐揚的《盛世滋生圖》,反映了清代中期社會繁榮、人丁興旺的局面)

  然而,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清代人口的猛增主要原因是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的引進,從而養活了更多的人口,所以,所謂“康乾盛世”不過是“番薯盛世”,靠吃番薯造就的清代人口的猛增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成就。那麼,這種說法真的對嗎?筆者認為,這是完全不符合歷史真相的!因為番薯和玉米等作物一直到乾隆末期才開始大規模推廣,到了近代才開始取得較大的發展。根據相關統計,一直到20世紀20年代,番薯之類的作物產量還只佔糧食總產量的9%左右,清代中期只會佔比更少。靠番薯來養活這麼多的人口顯然是不可能,所謂“番薯盛世”是一個偽命題。

  那麼,造就清代人口猛增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筆者經過總結,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耕地面積的空前增長,一個是農業技術的提高,一個是行政管理方面的積極作用。

  

  (創作於雍正時期的《胤禛耕織圖》,雍正帝在圖中被描繪成一個農夫的形象,表現了清帝對於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先說第一個原因。

  大家知道,清朝入關、定鼎中原之後,歷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開疆拓土,疆域極大地增加了。到乾隆中期,清朝疆域超過了1300萬平方公里,這就為耕地大幅增加提供了先決條件。同時,清帝普遍重視墾荒,把墾荒定為考核地方官政績的重要指標。經過康雍乾三代的努力,內地的土地利用率較明代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基本上到了“地無餘隴”的地步。而對於新開拓的邊疆地區,清廷則從內地大量移民進行開發。到了乾隆末期,內蒙、青海、新疆、臺灣及東北地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開發。嘉慶年間被流放伊犁的洪亮吉在新疆已經看到了“今看戈壁外,沃壤庶無棄”的景象。經過上百年的墾荒開發,到了乾隆末期,根據學界估算,全國耕地面積已經達到了11-12億畝,較之明代全盛時期的約7.8億畝增加了大約50%。清代耕地面積的大幅增加,保證了清代農業取得較大的發展。

  

  (鴉片戰爭之前的清朝版圖,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為耕地面積的大幅增加提供了先決條件)

  再說第二個原因。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而能夠集中國傳統農業技術的大成。清朝統治者十分重視農業發展,將農業視為國家的基石。因此,清朝統治者對農業技術的發展也很上心。康熙時,清廷主持在北方進行種植水稻的試驗,獲得成功後進行全面推廣,從此北方也開始了水稻種植。同時,清廷又大力推廣複種技術,到了乾隆時期,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實現了複種。北方地區一般是二年三熟或三年四熟,即在小麥種植的間隙插種豆類或苜蓿等飼料作物,長江流域則是每年一季小麥一季水稻或一季油菜一季水稻,嶺南地區自然條件好,普及了雙季稻的種植,而且還向湖南、江西、福建、四川等省進行推廣。複種的普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大大增加了糧食產量。根據學界估算,清代中期糧食產量大約是明代晚期的兩倍,刨除耕地面積增加50%的因素,估計平均畝產比明代提高30%左右。這在沒有化肥、農藥等現代農業技術的前提下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來看也屬於先進水平。一直到乾隆末期的1793年,跟隨馬嘎爾尼使團來華的約翰巴羅還通過觀察發現,當時的中國北方的小麥播種和收穫比率能夠達到1:15,而同期的英國則只有1:10。同時,清朝的農業技術書籍出版也很繁盛,有清一代出版的農業技術書籍比之前所有朝代的總和還要多得多。特別是乾隆時期由官方編修出版的《授時通考》,堪稱中國傳統農業技術的大百科全書,書中體例嚴謹、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全面展現了清代中期為止中國傳統農業技術的發展成就。

  

  (圖文並茂的《授時通考》,堪稱中國傳統農業技術的大百科全書)

  最後說第三個原因。

  學過中學歷史的人可能都知道“攤丁入畝”這個詞,它是指清雍正年間在康熙五十一年將全國人丁稅固定下來(即所謂“永不加賦”)的基礎上實行的一項重大改革。經過“攤丁入畝”之後,人頭稅分攤到了田畝稅重,田地越多的人交稅越多,而無地少地的底層農民則可以少交甚至不交人頭稅,這就大大減輕了底層人民的負擔。過去了那種為了逃避人頭稅嫁掉老母、溺死女嬰或者委身於豪門士紳為奴的現象大大減少了,過去被隱藏的人口也大量被統計出來。這直接推動了清代人口的大幅增長。同時,有清一代,清廷一直高度重視賑災救災工作,把賑災救災工作視為考核地方官政績的重要指標。從報告災情、勘驗災情、審核災民到放賑救災,清廷都有一套完整嚴密的制度。清廷還重視動員組織民間力量進行救災,對於民間士紳積極救災有功的人員,往往能得到朝廷嘉獎。清廷還通過政府和民間兩個途徑共同建立起了規模龐大的賑災糧儲備體系。政府出資興建的常平倉和民間士紳興建的義倉結合在一起,為清代賑災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據海外學者估算,由於有嚴密有效的賑災體系作為保障,清朝在1840年以前雖然局部災荒頻繁,但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饑荒。清廷所建立的賑災體系,在1840年以前估計拯救了1.5億到2億人的生命。這為人口大增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位於陝西省大荔縣的豐圖義倉舊址,它成為清代民間義倉建設的歷史見證)

  當然,說完了上面三個主要原因,也不能忘記說一說番薯、玉米等作物的功勞。雖然番薯、玉米在清代中期的糧食作物中所佔的比例非常小,但畢竟解決了山區居民的糧食問題,對於清代人口大增長還是有一些貢獻的。但若硬把清代人口大增長說成是番薯和玉米的功勞,把康乾盛世說成是“番薯盛世”,那顯然就完全的是不顧事實啦!您說呢?

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戰爭史


並不存在激增人口,而是一個有步驟的增加。之所以清朝人口增加了很多,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由於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主要是紅薯技術的推廣。第二個原因,是由於清朝自康熙時代起為了維護統治穩定,規定了中國歷史上最低的農業稅率,並且"永不加賦稅"的政策長期得到實施。這些都有助於增加人口。當時的統治階級也以增加人口為榮,出臺了很多有利於民的政策。還有一個次要的原因是大規模的移民。明朝末年,由於戰亂,四川省的人口降低到歷史冰點,這樣大的一塊地方,只有幾萬戶,如果一戶算5個人的話,四川省大約只有20萬人。為此,清朝政府實施了大移民,把其他省份的農民往四川省轉移。四川省有的是肥沃的土地,農田是那樣的多,人口稀少,放開來讓你耕種繁衍,加上賦稅很輕,想不增加人口都難。四川省經過100多年的苦心經營,到了乾隆51年,已經發展到了3000萬人口,成為當時人口最多的一個省份。

增加人口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農業技術的作用。明朝中期,紅薯原本由廣東地區從安南引進,通過接近200年的推廣,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已經推廣到了全國。農業技術才是中國人口增加的最關鍵因素。明朝的時候,由於紅薯沒有大面積推廣,所以人口始終徘徊在6000萬人左右,最多不超過8000萬人。而到了乾隆晚期,中國的人口終於突破了3億。可以說,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人口增長的保障。現在社會上仇恨科學技術,比如,詆譭轉基因技術,把科學說成是"迷信",以顧秀林為首的反轉控,瘋狂攻擊科研工作者,包括肆意辱罵支持轉基因的袁隆平先生,這是一種反動,理應受到全社會的正義批判。


懷疑探索者


兩點:

  1. 玉米等農作物的普及(但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

  2. 清軍入關之後中原百姓的賦稅壓力減小。(重要原因)

第二點是主要原因,怎講?

明末清初,可以說是中原老百姓最艱難的時期。因為中原的老百姓要同時養活兩支軍隊,一支是明朝的軍隊,另外一支就是關外的清兵。明朝軍隊好理解,但是清兵也是中原百姓養活?

當然,清兵當時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來中原搶奪,這和北方的遊牧民族是一樣的。草原文明和中原文明“鬥”了幾千年,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就有,因此這兩種文明我們不能將他們理解成為簡答的對峙文明,它們是統一的,一同組成了我們的華夏文明。

回到主題,清兵沒有入關之前,中原百姓處於水生火熱之中,但是清兵入關之後,中原老百姓只需要養活一支軍隊,賦稅壓力小了很多。因此就有能力多生孩子,因此清初迎來了一波“嬰兒潮”這一波給後來的乾隆時期奠定了基礎。乾隆六年,也就是1741年,人口是1.43億,到了乾隆59年,人口達到了3.13億,人口如此般的爆炸增長,但是卻沒有引發暴亂,按以前的歷史規律,人口達到了一個億就會引發暴亂,清朝人口達到了3億多,卻還是盛世,不得不佩服清朝的高超治理能力。


Readerplus


其實人口的增長也無外乎是,以下幾點,


首先,社會的穩定會刺激人口的增長,康雍乾三朝清朝基本解決了內部的,矛盾,在中原大地這片土地上,幾乎沒有大規模的戰爭,經過100年的努力,康雍乾三朝幾乎達到了內部和平,所以在和平時期,人們,更有能力去發展經濟,而也更有能力去養育後代。


其次是經濟的發展,康雍乾三代可以說是最穩定的,而且也處於清朝,的明君,時代,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執政能力都不錯,所以他們更好的給百姓造成了休養生息的,條件,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收入的增加就必然會,導致人口的適度增長


最後是經濟政策的延續,清朝延續了明朝的一條鞭法,將攤丁入畝的政策很好的執行和貫徹了下來,尤其是攤丁入畝,對於清朝百姓的負擔,降低的非常多,攤丁入畝讓百姓,有更多的餘錢,去發展經濟,改善自己的生活和醫療水平,而且餐廳,父母主要是將人頭稅徹底的取消有,稅收是由人口直接,變成了,蒂姆,這樣的話,人不在交稅,必然會刺激人的大幅度增長。


所以到了乾隆時期,清朝的人口從一點幾億一直躥升到2.27億,翻了一倍將近,所以那時的,清朝人口成了爆發式的增長,就是如下的兩幾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