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男孩不听话,怎么引导,自己应该学些什么?

自我价值提升


4岁的孩子不听话是普遍现象,家长不要过分焦虑!

孩子淘气,特别是男孩子,这是他聪明的表现,他对世界很陌生,充满了好奇心,什么事都想一探究竟!

你在意识上完全是正确的,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引导:

01孩子性格不同,引导方式注意区别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看他是什么性格。注意:内向的孩子不一定不淘气。首先确定你的孩子,如果孩子不愿与别人交流,喜欢一个人淘气,性格就是趋于内向;外向的孩子就比较好判别了。内向的孩子不爱表达,内心真正的想法粗心的家长容易忽略,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内心需求,便于沟通。

02为孩子树立是非观

4岁的孩子是非观是模糊,判断是非的原则都是从自身需求出发的。比如说孩子要吃零食,家长不给就满地打滚。这在他的世界里面是正确的,因为他曾经用这种方法获得过零食。那么是非观的树立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了,家长在判断是否中止孩子行为时,原则是事情是否正确。家长最大的忌讳就是怕孩子哭闹、为自己一时省心而依从了孩子错误的行为,记住今日的付出是为了明日的省心。

制止后给孩子留个缓冲区,过一会儿,要和他沟通,让他了解这么做是不对的。

03寻找孩子爱好,让孩子在游戏中释放天性

4岁的他刚刚要探究世界,我们不能一味的封堵,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定要让孩子区分开玩的地方和不能玩的地方,有条件父母可以陪伴的,可以多选择户外活动,未必大自然的美丽是无穷的。如果看管时间有限,可以为孩子安排出游戏区,把他喜欢的玩具都布置在区域内。

至于家长需要学什么?我觉得家长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学会倾听与沟通!永远不要站在自己的高度去看孩子的问题!

鱼夫愚见,欢迎关注,一同探讨教育真谛!


鱼夫讲教育


孩子不听话家长有没有自我分析呢?

孩子听不听话,先要搞清楚孩子的行为对不对,再问自己要怎么做?

没有父母不爱孩子,父母也倾尽自己的所有精力,去为孩子打造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家庭。

但是……为什么孩子却一点都不懂得珍惜?为什么还要跟父母顶嘴?为什么,孩子,你就不懂得父母对你的爱?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

在父母问这些问题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孩子想要什么?孩子在想着什么?你了解过孩子的内心世界吗?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语言非常的重要

有句话叫做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一些错误咱们给孩子指出来了,但是孩子还是屡教不改,成为了“惯犯”,打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个时候怎么办?

接下来以一个例子来作为讲解,一个孩子在晚间吃饭之前,喜欢跑到小区去玩,一般情况下,孩子会答应在晚上6点之前回来,不过孩子总要等到6点半,而且妈妈责问起来还总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解释不能按时回家的原因。渐渐的,孩子上了妈妈的“信用“黑名单。

一天孩子急急忙忙的跑回家,满头大汗。跟往常一样,跟妈妈说:“妈妈,我回来晚了,刚才玩的时候问同学几点了,他告诉我6点半了,我马上就停下来不玩,跑回家。我一直盯着时间的,可是还是晚了……“孩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一般情况下,针对孩子屡教不改的行为,咱们作为家长,会有三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处理方式,发火并惩罚孩子。

性格比较急的家长朋友很容易忍不住抱怨,使出惩罚的绝招。比如家长会说:我已经听够了你的理由了,再也不会相信你了。晚饭我们已经吃了,锅里也没有了。从明天开始,每天放完学就回家,不准再出去了,也不能看动画片,到家就回自己房间做作业。现在自己回房间去反省。“

这种处理方式会让孩子感觉非常生气,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可能心里会想:”妈妈真坏,我一定要反抗她。我偏要出去,不写作业。“

第二种处理方式,无条件接受。

有的家长比较惯着孩子,担心孩子磕着碰着了,对孩子犯的错误也无条件忍让。、

比如家长可能会说:“宝贝,看你满头大汗,来,妈妈给你拿个帕子擦一擦。下一次不能这么晚回来咯。快到厨房里洗手,妈妈晚饭给你做好啦。”

这种处理方式会让孩子觉得妈妈非常好欺负,而且自己做的错事,不用接受惩罚,后面会接着再犯。毕竟犯错付出的成本低。

第三种处理方式,表达信任。

比较折中的处理方法。比如家长会说:“妈妈知道你很快的跑回来,但是妈妈还是不开心,不希望你做事情急急忙忙的,而且不遵守诺言。希望你从明天开始,能够六点钟准时到家。刚才我们一家人已经吃过晚饭了,也没有剩什么吃的,你如果想吃,就吃冰箱里面的面包吧。“

这种处理方式,有惩罚有温情,但是难以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处理方式比较温和属于中庸。这样孩子会想:妈妈是相信自己的,不能让妈妈失望。自己下次最好按时回家,要不然的话就没有饭吃。

看下来可能第三种方式是比较适合咱们的。但是今天咱们说的是孩子屡教不改的问题,各位还可以发表更多的方法,大家互相学习!


卿听你的心


太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现象!孩子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各种问题有自己想法和认识。

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让孩子听话,孩子慢慢会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力,以至失去自我和个性,是很可怕的。

动、甚至多动是孩子的天性。什么样的孩子不怎么动你懂的!

幼儿园或小学低学段老师照看学生数量多,顾不过来喜欢孩子听话少动,可时间长了孩子个性受到压抑,对孩子成长不利。

幼儿园或小学低学段课间听不到笑声,也不正常。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短需长期训练,并看孩子的兴趣点在什么地方,需科学观察慢慢的有耐心的培养。有时地上的一只蚂蚁,也可能吸引孩子一、二个小时!

建议父母多读些幼儿教育方面的书或杂志象《幼儿画报》、《父母必读》等北京、上海大城市的正式出版物!

你看怎样!


用户政治老师


哈工科教少儿机器人编程教育专注5—18岁青少儿编程教育,为各个年龄段的少儿提供进阶式机器人编程培训。

1、首先应该夸奖下提问者,在遇到孩子不听话这一问题时没有想过通过武力镇压,而是选择学习相关教育知识,科学育儿。由此可以推理,家长平时在家里对孩子也是平等的,更倾向于引导孩子而不是单纯的教育孩子。

2、家长平时在家可以多观察孩子,看看孩子是否对一些事情有所不满所导致的不听话,如:不满老师的不公平对待、不满别的孩子擅自玩自己的玩具等。4岁的孩子一般都已经上幼儿园了,这一阶段已经开始了集体生活。从宽松的家庭环境到一群孩子的集体生活,势必会产生许多摩擦与碰撞,孩子可能还没有学会解决这种摩擦的办法。

3、如果孩子谁的话都不听,说明孩子现在正处于叛逆期,建议家长可以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让孩子纠结于某一件事中。通过引导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时期。

4、每个孩子的发展进度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个性。家长在鼓励孩子发扬个性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孩子,不娇惯孩子的坏习惯。

5、家长平时可以使用绘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脾气暴躁的熊》《大卫,不可以》《杰瑞的冷静太空》等绘本,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帮助孩子梳理情绪。

6、家长平时也要多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可以看看《西尔斯亲密育儿》这类的专业书籍,以及《怎么说,孩子才会听》的沟通类指导丛书。


哈工科教少儿机器人


1.不给孩子贴“标签”。

如果一开始就给这个4岁的幼儿贴了标签,“很不听话”,“不服管”,给孩子贴标签在教育孩子上是一大忌。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特别活泼,就直接对着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或者在跟其他朋友交谈的时候会流露出:我们家孩子不听话!想想看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是什么感受?反正父母已经认为自己是不听话的孩子了,就会“破罐子破摔”变本加厉,更加不好教育了。

2. 要尊重孩子。

还有就是用“管”这个字对4岁孩子的教育,我认为有不平等,不尊重的成分。 孩子别看他只有4岁还小,但是他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家庭中大人孩子要平等和谐,孩子受到尊重,教育在这种氛围中互相影响。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影响到孩子。

孩子为什么会表现出像你描述的这样“不听话,不服管”?原生家庭很重要。孩子生下来就如同一张纯洁干净的“白纸”,这张白纸的内容如何呈现是每个家庭说了算。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他潜移默化学习的对方。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言传身教,言谈举止都将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

3. 家长自查。

如果孩子发现上述所说“不听话”,“不服管”,家庭成员开展自查,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孩子是这样?是不是当大人的言行举止带给孩子的。是不是爸爸妈妈对爷爷奶奶就是那种满不在乎,不尊重老人,有没有这种行为影响了孩子。孩子电视剧动画片内容的引导也很重要。

4. 承诺兑现。

对孩子说过的奖励或者激励的话,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即使再忙也一定要兑现,如果时间不允许一定要给孩子说清楚并很有仪式感的补上,孩子收到了尊重,也会理解的。孩子在这种讲诚信的父母面前会更加信任的,会慢慢相信父母说话的分量,渐渐地就乖巧起来。

5. 拥有伟大的爱。

“爱”是最能融化一切的,无论孩子表现出何种表现,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非常有耐心地爱孩子,大家都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那我们不厌其烦地接受孩子的一些不妥行为,给他足够的爱,拥抱,耐心温柔地交流等,“静等花开”相信孩子会越来越有礼貌有爱的懂事的。

6. 游戏加故事。

经常带孩子跟习惯好的孩子一起游戏,同伴互相影响。家庭成员也可通过游戏正面引导,让孩子在游戏中悟出道理,原来懂礼貌,听话遵守规则纪律是会收获很多快乐和幸福的。 再就是有选择性地给孩子讲故事,看绘本,如果你认为孩子不听话,那就选择一些有利于孩子能够合作,遵守规则等相关的故事与绘本,共同学习,从中体会带来的快乐。

宝宝的早期教育不要忽视哦~推荐用“猫小帅学汉字”这款识字软件,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更多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小评果快乐育儿】


发哈几十块


不听话的种类有很多种。要区别种类,在教育中也不要非此即彼,非让孩子听你的。

小孩子刚刚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想错了也会坚持自己,非要否定孩子,在家长的眼里否定的是错误的想法,在孩子眼里你否定的是他这个人。

先别执着于自己的内心,一般固执的人儿女也通常固执。

最后,别让孩子和自己斗争成为习惯。


林翰老师


我们都希望孩子听话,但是全听就行了吗?中国人讲究中庸,过犹不及就是这个意思。

在你给他压力之前,你要考虑清楚,什么叫不听话的孩子?

很多家长从来没有想过倾听孩子的声音,而是把他们当成令行禁止的机器。殊不知孩子也是人,是有反馈的,有血有肉,有自己思考的人。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要他听你的,那会毁了他。所以你首先就是要弄明白或者反思自己是不是管的太多。

其次就是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教育他,譬如故事,动画片等等。千万要遵从客观事实客观规律。用孩子的方式跟孩子沟通,这才是成年人应有的样子。因为我们都知道和不同人打交道需要不同的方式,孩子也不例外。

最后就是,要保持理性就要多听意见。不论是我的回答还是孩子的反馈,希望你能认真考虑自己的做法,尊重孩子人格的形成,给他独立思考的机会。不要总想着加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