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里为何没有秦国的公子?

刘骠


简单来说,秦国不需要。

现在公认的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赵国平原君赵胜 、楚国春申君黄歇 、齐国孟尝君田文四人,这个提法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从血统身份上来说,他们并不统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子一般指诸侯之子,和平原君称公子是名副其实,因为他们的父亲都是诸侯孟尝君的爷爷是诸侯,称之为公孙更为合适,而春申君压根就不是楚国宗室,按血统论不是公子,所以也有说法称他们四人为战国四君或者战国四君子,这是从封号入手了。

现在所能找到最早关于战国四公子并列的记载出现在《史记》,恰恰就是秦国一位大人物的传记中,那就是《史记·吕不韦列传》。

《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司马迁指出了四君的共性,即好养门客,吕不韦觉得大秦为七国最强,竟然没有如此人物,太丢人了,赶紧招揽门客,很快达到三千人。

养门客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门客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主人还需要给这些门客提供吃、穿、住,同时要协调他们的关系,不然一群人整天打架什么的,传出去对主人名声损害更大,因此养门客需要消耗主人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能够养数千门客的人,身份只可能是一种,强国内部权势人物。

战国时期,哪几个国家最强?自然是战国七雄,七雄之中,韩国和燕国存在感最低,不过燕国也曾有一次成功的招揽事例,那就是在燕昭王时期,燕昭王亲自出马,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才导致士争趋燕,乐毅等人就是在这时候投靠的燕国。

剩下五国,魏赵齐楚各有一君,他们全都在各自国内有不小封地,基本上都曾享有相位权威,足够将国家公器挪为己用,这一点,吕不韦也完美符合,他当时的封地在富庶的河南,身居相位,在秦王政未亲政前,他可谓是一手遮天。

那为什么吕不韦没有成为跟战国四君并列的人物呢?主要是实力他不允许啊。

吕不韦执政时期,秦国已然是天下最强,吕不韦的段位可以说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战国四君最为出彩的战绩,也不过是合纵击败秦国而已,如果吕不韦能够跟他们单挑,虎狼秦军可以把四君轮一遍,他们不足以让秦国恐惧。

而且吕不韦在国内尊称仲父,无论国内地位还是国际地位,都超过战国四君,把他们并列就不合适了吧,更何况四人并列本身就是出现在吕不韦传记中的。

而且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君主权威在不断加强,养门客本身就需要极大的权力去调动足够的资源,这一点在六国中较容易实现,在秦国就比较难,君不见,秦国每换一个君主都要杀或者贬几个重臣?即便吕不韦这种碰上少主继位的幸运儿,最终也难逃一死。

另外还有一点,司马迁敬仰的公子只有一个,那就是信陵君,这一点从四君的列传就可以看出来,《孟尝君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魏公子列传》和《春申君列传》,实际上,信陵君也正是四君中最优秀的,可惜最后受兄长猜忌,郁郁而终。


平沙趣说历史


战国四公子是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四位公子都有世袭封地,还是实封制,因此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去供养名士;另外四位公子都身居高位,手握重权,名士们跟着他们有用武之地,有出头之日。

战国四公子是官二代兼富二代,是世袭而来的,当然他们也立有一定的功劳;秦国的公子们从商鞅变法后,没有实封领地,封军功不得封侯,犯法还与庶民同罪。秦国的制度决定了秦国公子们没有战国四公子那么有权势。没有权势自然无法出名,因此战国四公子中没有秦国公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秦国重视人才,大力从山东六国引进人才,故战国时代的精英多数都去秦国效力。秦国的人才从六国来,要职高位都被外国精英占了,秦国宗室子弟只能从军作战,以军功封爵。秦武王嬴荡年青的时候就在军队中工作,他还追随司马错攻伐过巴蜀之地,职位仅仅是十夫长。

商鞅变法后,秦国宗室十分憎恨他,原因就在于商鞅取消了他们的特权,他们没有封地了,只有食邑。贵族子弟如果没有军功,不得继承父亲爵位;贵族子弟如果犯法,不仅会被国法严惩,还会被开除族籍。秦惠文王小时候反对变法,商鞅就刑治了他的两位老师,太子左傅公子虔被割了鼻子,太子右傅公孙贾被刺面流放。后来商鞅被秦惠文王诛杀,就是秦国世族对商鞅的反击。

嬴政统一天下后,皇室子弟都没有被分封,儒家对此的评价是:皇帝富有四海,而诸子弟为匹夫!由此可见秦国的制度决定了秦国公子不会有战国四公子的权势,此举保障了人才的引进工作,也保证了皇室不内乱互斗,至少商鞅变法后秦国很少有诸公子混战夺君位的。

秦国宗室对于被边缘化也十分不满,他们最终引导嬴政颁发了《逐客书》,想将六国人士全部驱逐出秦国,这样所有重权高位就是老秦人的了。不过此举很快被纠正了,被遣返的六国人士纷纷回到秦国助秦国统一了天下。嬴政手下的蒙氏家族祖上是齐国人,蒙恬、蒙毅是嬴政器重的两位大臣。

战国四公子名声虽高,但显然对国家并不利,可以说四公子是损国家以肥自己。魏无忌击杀本国将军,私自带兵救赵,是不忠的表现。平原君赵胜纵容家臣不给国家上税,是偷税之举。黄歇宠幸了李园的妹妹,再让李氏有孕入宫生子,改变了楚国王室血统。田文的封地薛国是齐国的一个国中国,地盘十分大,在田文的运作下燕国灭齐时并没有灭薛国,田文明显不忠于国家。


大秦铁鹰剑士


此处必须申明一点,“战国四公子”不过是好事之徒对战国时期权势熏天,又好养客的几个贵族王侯的统称罢了。就像现在所谓的“民国四公子”和“京城四少”一样。 这四人要么是皇亲贵胄,要么功盖社稷,权略天下。秦国由于由于其特殊的国情,注定了不可能产生这样的角色。一:四公子产生历史条件

战国时期,天下诸侯纷纷撕扯掉最后的遮羞布,化家为国,堂而皇之的称王称霸起来,本着宁教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的原则,诸侯王开始效法西周,大肆封赏家族子弟,给他们田地、人口、赋税、军队等,大有“封建诸侯,以为国之蕃屏”的意思。

其中有些实力超强、能力出众却又因为嫡庶出身不能继承王位的子弟,在等到封地之后便开始崭露头角。由于当时改革之风盛行、天下游客纵横,养士变成了这群贵族子弟博取高名,获得声望的最佳途径。

在这一过程中,“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四人渐渐C位出线,成为天下贵族王侯和游民子弟效仿和追慕的对象。

二:四公子崛起的国家土壤

仔细探究“战国四公子”的母国,他们无一不是曾经雄强一时的诸侯霸主,但在“四公子”崛起却渐呈衰颓之势。

就其原因大抵是因为“权不在君,诸侯执国命”,就拿孟尝君所在的齐国举例,孟尝君田文本身名重天下,不仅执掌齐国国政,而且还是齐王的叔父。一时间齐国百姓,甚至天下诸侯都只知又孟尝君而不知又齐王。搞的齐闵王数度和孟尝君闹得相当不愉快,而心怀野望的孟尝君甚至还联络其他诸侯向齐国施压,将其封地薛渐渐经营成国中之国。

其他诸如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三人,无一不是如此。所谓“君不君、臣不臣、国不国”大抵就是这个样子。

三:秦国的政治制度

秦自商鞅变法之后,为了尽快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商鞅竭尽全力的削弱宗室和贵族的权利,使他们不在享有世袭爵位的特权,只能凭借个人实力竞聘上岗,为此,在新法颁布之初,也曾引起大规模的贵族抵抗和反对,索性秦孝公雄强有力,以雷霆手段强行弹压,使新法得以坚决而完整的贯彻落实。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一跃成为诸侯中最早踏入君主集权制的国家,天下号令出于一人之口,天下权位掌于一人之手,一国之君即为无上权威的象征,宗室和贵族只能享有俸禄,却不能运用权利,这种超前的改革在当时使得秦国瑶瑶领先诸侯。

在秦惠文王继位之后,为了协调新旧贵族之间的关系,平衡各方势力,虽然斩杀了商鞅,却依旧以强有力的手段贯彻执行商君之法,使得变法没有中断,最终奠定了秦国的政治体制,君主集权制成为常态。

四:君权独大,万方俯首

在国家权利统属一人之后,老式的政治体系随之崩溃,原本权势煊赫的公族和贵族丧失固有的政治地位,沦为皇权的依附,而这就是“天子富有四海,子弟皆为匹夫”的封建政权的基本特色。

这也就是为何每一个封建王朝必然经历“得其人则兴,失其人则亡”的原因,这种形势的寡头政治就像赌博一样,只能寄期望于君王的贤能。

在秦统一天下之后,始皇虽然子弟众多,但由于对“兄弟阋墙”的防备,在胡亥登上帝位之后,其他的兄弟只能束手待缚,完全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可以说,秦国的政治体制虽然有效杜绝了宗室贵族参政乱政的机会,但也是自掘坟墓,为自己的灭亡埋下了难以避免的政治隐患,甚至于此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都在重蹈秦王朝的覆辙,前赴后继,始终没有妥善的处理方式和手段。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联系作者


狐笔春秋


战国四公子指的就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赵国平原君赵胜 、楚国春申君黄歇 ,以及齐国孟尝君田文。也就是说,东方六国中,除了最弱鸡的韩国和燕国外,其余四国都拥有势力强大,食客众多的贵族公子。



但是,作为战国最强的的诸侯,秦国却是没有。那么,为什么国力更强大的秦国,反而没有产生类似“战国四公子”这样的贵族公子呢?

其实,这原因很简单,因为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经全面实现了郡县制,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用封建官制代替了原有的贵族世袭政治,进而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国的商鞅变法,其主要内容是“废井田、开阡陌,推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作战”。这其中,商鞅对秦国的政治作出了的一项重大变革,正是废除旧贵族特权。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旧世卿贵族的世禄制,此后贵族子弟如果没能在战争中建立军功,他们将不得继承父亲爵位。此外,贵族子弟如触犯国法,同样要遭受严惩,并且开除族籍。如此一来,就能有效的打击旧贵族对权力的垄断,取缔旧贵族阶级的世袭特权,改为通过奖励军功,来获取爵位,实行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的制度。



因此,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体制已经有别于东方六国,国家的权力得以高度集中,进而形成了对六国的军事优势。

而战国四公子,虽然他们都一定程度上对各自的国家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存在,长久下去却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因为,他们都拥有很大的权力和财富,进而可以大量聚集人才当他们的食客。如此一来,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把国家的资源占为己用,从而不利于国家权力的集中而这也正是东方六国失败的原因所在!



这些历史要读


一言以蔽之:重臣轻子

秦国与六国不同,传统上一直以来都是重贤臣轻王孙,王孙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也没有什么地位,只有传承君位以后才能翻身做主人,但一旦上位也觉得这样做法挺好的!

比如:商鞅当权,要处罚太子以正发令,太子为储君,后来割了他老师鼻子和刺字。

太子上位以后才能车裂商鞅,可见秦国重臣轻子的传统!

在这种制度下,秦国公子们没有实权,没有什么封地,没有多少钱,没有多少家臣,啥都没有,你让他怎么成为所谓的权倾一方的公子,还能养什么私人之士,被发现估计就地正法了都,六国四公子看起来牛掰,其实是本末倒置,枝壮根细,倒逼国君,使得上下猜忌,反而不是六国之福!


东郭讲古


四公子都是以个人能力和宾客能力而著名,秦国不具备这个条件。正常情况下,有能力的人在四公子那里都能得到不错的待遇,没有必要千里迢迢去关外的秦国,而且秦国被成为蛮夷不是没有原因的,其风俗与西戎相近,而饮食条件极差,别以为今天陕西的食物秦国有,秦国贵族都吃不上窝窝头。所以,没有极大决心的人是不会去秦国的,而这种人往往是有大才能的,一旦去到秦国就不会成为某人的宾客,而是必然成为高官。孤家寡人,也就称不上四公子。

至于秦国本土,人才实在匮乏,几次根基都是关外人才进来打下来的,比如商鞅、韩非、李斯、张仪、墨家,等等,就连白起也是外来家族。秦国本身没有文化基础。孔子在齐鲁、老子在周室都有大量书籍可以阅读,但是秦国没有,秦国的东西都是从西戎那里抢到的,西戎没有书籍,教育无法推广,也就无法产生大量人才,大量国民只能沦为不识字的兵丁。秦国想搞教育,就必须从关东得到大量书籍和教育人才。

虽然有很多人西来,但是他们人少,而且都有重要职位,无法搞教育,他们只能把百姓当做刀来用,而他们是持刀人。有了精明的持刀人,即使百姓没什么人才,也能拼过东方。而且,正因为人才紧缺,秦国的制度不会允许有才能的人充当王族某人的宾客,而是会让他出任官职。秦国也没有闲钱去养那些没才能的人做名义上的宾客。

从王族自身来说,秦国的文化教育的落后,使得秦王本身都水平有限,所以求贤若渴,真的是做到了卑躬屈膝礼贤下士,所以得到外人的忠诚。而除了秦王,其他人肯定要为国家出力,既然国家没资源把你们培养成人才,你们就作为普通人为国家做贡献吧。也别想着四处游历自学成才,赶紧找个工作为祖国搬砖添瓦才是正途,不然没有你的好果子吃。

所以,秦国无法产生四公子这样的人物。秦国自身的先天条件太差了。也正因为如此,秦国才会把每一个人都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最终战胜了六国。六国人才多,反而产生各种派系互相倾轧勾心斗角,对国家有害无利。

秦朝建立后,深感人才和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把六国大量贵族搬到关中。那个时期,什么人读得到书?贵族!所以关中一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各种人才。秦始皇又模仿稷下学宫,建立咸阳学宫,把六国民间书籍大量焚毁,而把复制版全部放在阿房宫,这样民间就无法产生人才,无法在秦朝内部造反。也就是这种情况下,秦朝才诞生了公子扶苏这种人物,以前的秦国是没有土壤培养这种贵族人才的。

可惜,秦始皇死得太早,胡亥又压迫太重,六国旧贵族那些知识分子,还有不少散落关东各地,他们还没有老死,所以秦始皇并没有清空关东的人才,这些人后来就开始搞事,覆灭了秦朝。所以现在我们说科教兴国,又说要防止民粹,这都是有教训的。教育落后,没有人才?拿什么一统天下?

简而言之,秦国没有教育资源,所以无法培养出四公子级别才能的公子,也无法诞生四公子门客级别才能的门客。没有公子,也没有门客,就没有四公子。


触手皇帝


这件事情主要是两个原因。

首先问你那些门客为什么要去投靠那些公子?如果说国家给这些底层的老百姓一个正常的晋升途径,那他们至于去找这些公子施展拳脚以后,然后再去国家内部谋求一份职业吗?

这就是古代一种奇葩的政治制度,也是当时在分封制到封建制两个制度之间的一个转型期的时候,遇到的一个尴尬的局面。

原先有才能的人,或者是获得教育知识的人那肯定就是贵族,只有贵族才有时间去学习,才有时间去思考,其他的人都忙着自己那一口热乎饭,在不断的奔波,不断的劳作,后来孔子站了出来,说有教无类,平民老百姓也应该接受教育,所以开始向这些底层老百姓宣扬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的光辉开始照耀整个底层老百姓,但这个时候却迎来了一个问题,原先选用人才的制度只是在贵族里面选,毕竟只有贵族有文化,这是事实,但是现在底层老百姓也有文化了,那你怎么办?

贵族与贵族之间有相互的联系手段,他们知道谁哪个孩子有才呢?但底层老百姓跟贵族之间那隔的是一条鸿沟哇!你不说其他的底层老百姓能跟贵族说几句话?所以就造成了一个老百姓学习了知识以后学富五车,但是没有人赏识他,真正握有权力的人不知道他学富五车,这就很尴尬了。

所以公子收养门客,等于就是当时的诸侯默认的一件事情,这样的话可以去发掘一些底层的那些没有被发现的璞玉,你要是国家真的有一条能够晋升的途径,比如说秦国的军功制度,或者是在这之后的科举制度,拥有这么一个筛选人才的方法,能把人才给筛选出来,那底层老百姓都不用去贵族那里去做牛做马了,直接过去参加考试。不就行了吗?

所以说国家缺乏正确的晋升途径,是当时公子收留大量门客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对于秦国来讲,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后,我一直在说,这个国家是一种高度的中央集权的制度,(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央的权利从哪里来?从贵族的手里面扣!对于秦国的贵族来讲,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苦逼,为什么他们手里面权利都被秦王给回收了,而且权利越来越小,以至于秦始皇继位的时候,赵高乱政,没有一个贵族站出来反对赵高,没有了权利,你凭什么拥有大片的土地,大量的税收,没有大量的税收,你靠什么去养活门课?

原本贵族手里面握有一个地方的生杀大权的,对不起,现在这个权力被中央给回收了,秦王才是整个国家唯一的权威!与此同时秦国的军工制度也让秦王的在民间的声望达到了巅峰,也就是说,原先居住在某个地区的人,只知道这个地方的贵族不知道秦王,现在秦王给你了一条能够晋升的途径,那你只知道秦王不知道这个贵族了!

所以说权利在秦王的手里面,而且这个国家也有一条完善的晋升途径,人民老百姓吃饱了撑着跑你家去讨好你干什么?


漩涡鸣人yy


首先应该指出一点:春申君黄歇并不是楚国的公子,并非楚国王室中人。

秦国企图联燕攻赵,打算派一个得力的大臣出使燕国,丞相吕不韦亲自到张唐府上请他担此重任,而张唐却借故推辞、不愿意前去。吕不韦恼怒异常,却无计可施。甘罗自告奋勇,说他能够劝说张唐即刻启程赴任。吕不韦根本不相信——“我身为丞相都不能说服他前去,你一个毛孩子又如何能够说得动他呢?”

甘罗说:“从前七岁的项橐都能令孔子叹服、拜他为师;我现在已经十二岁了,你就让我试一试,又何尝不可呢?”吕不韦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

甘罗驱车去见张唐,说:“当年武安君白起功高盖世,就因为不服从应侯范雎的命令去攻打赵国,被应侯撵出咸阳,死在杜邮。现在文信侯(吕不韦)的权力比应侯大得多,而你的功劳又远远不及武安君白起,你这样违抗他的命令,我觉得你的死期不远了!”一席话吓得张唐乖乖答应出使燕国。

从甘罗劝说张唐的话里面,至少可以说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应侯范雎、文信侯吕不韦在秦国的权威与做派丝毫不弱于四大君子,甚至可以说远在四大君子之上——想当年魏国人范雎深受魏国国相魏齐(也是魏国的公子)的暴打侮辱,险些毙命。后来隐姓埋名、逃到秦国,深受秦昭襄王的信任、重用而权倾天下。

得势之后,范雎大摆宴席,当着众多诸侯国的使臣们,大肆羞辱魏国的使臣、自己曾经的上司须贾:让他单独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一槽草豆掺拌的饲料,指派两个受过墨刑的犯人在旁边挟持着他,使他像马一样吃饲料(这已经不是在羞辱须贾一个人,而是当着诸侯使臣们的面羞辱魏国啊)。范雎责令他:“你给魏王捎个口信,赶快把魏齐的脑袋给我送来!不然的话,我就要屠平大梁城(魏国的首都)。”须贾回到魏国,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魏齐,魏齐大为惊恐,便逃到了赵国,躲藏在平原君(四大君子之一)的家里。

  秦昭王听说魏齐藏在平原君的家里,一心想替范雎叔叔(他对范雎是极为尊敬的,称之为“叔父”)报这个仇,就把平原君诓骗到了秦国。以他为人质,来威胁赵国国君、平原君的哥哥赵孝成王献上魏齐的人头。赵孝成王没有办法只好派士兵包围了平原君的府邸。危急中,魏齐连夜逃出了平原君的家去投靠当时的赵国丞相虞卿。虞卿估计自己不可能说服赵孝成王来庇护魏齐,于是就解下自己的相印、辞去赵国丞相之职,跟魏齐一起去逃亡。两个人想来想去却想不出天底下还有什么可以投靠之人、哪里还有安身之所。就又返回了魏国的大梁,打算通过信陵君魏公子无忌(四大君子之首)的关系投奔到楚国去。

信陵君听到了这个消息,害怕秦国找上门来,有些犹豫不决、不想接见他们,不想蹚这道浑水。就问身边的人:“虞卿这个人怎么样?”当时侯嬴正好在旁边,就回答说:“人本来就不容易被别人了解,想要了解别人可就更难了。想当初那虞卿脚穿草鞋,肩搭雨伞,远行而到赵国,第一次见赵王,赵王就赐给他白璧一对,黄金百两;第二次见赵王,赵王任命他为上卿;第三次见赵王,就得到相印,被封为万户侯。这个时候,全天下的人都争着抢着想去和虞卿结交。眼下魏齐走投无路了才去投奔虞卿,虞卿根本不把自己的高官厚禄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解下相印、抛弃万户侯的爵位而与魏齐一起逃亡——把别人的危急当作自己的危难前来投奔您,(这样的人品难道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吗?!)而您竟然还在问‘这个人怎么样?’可见,人的确不容易被别人了解,更不容易了解别人啊!”

信陵君听了这番颇有讥讽意味的话后深感惭愧,急忙驱车到郊外去迎接他们。

可是魏齐听到的信陵君原本不想接见他的消息后,又羞又怒,一气之下刎颈自杀了。赵孝成王得知魏齐自杀身亡,赶紧取了他的脑袋送到秦国。

秦昭王这才把平原君给放了回来。

天下之大、国家众多,却没有曾经的魏相、身为魏国公子的魏齐可以苟活之地,平原君、信陵君都因为这件事情而显得狼狈不堪、形象大打折扣。还有那令诸侯们闻之胆寒心惊、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的常胜将军白起不也因为范雎的几句话就人头落地了吗?由此可见,应侯范雎气势与权威的确非同小可。

而甘罗说文信侯吕不韦的权势还在应侯之上——这个说法应该是真的,不然的话,那张唐也不会汗流浃背、赶紧打铺盖卷就准备出发啊。

秦国虽然没有四大君子那样的公子,但是有应侯、文信侯支撑门面,倒也不落下风、不怎么逊色。

  

就身份、地位、权势、影响力而言,春申君黄歇和范雎、吕不韦三人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

好像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


唐言唐语


历史上著名的“战国四公子”指的是战国后期关东诸国四位的贵族,他们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在当时这四位公子广招门客,礼贤下士,盛名赫赫,用西汉时期文学家贾谊的话说:“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值得注意的是,齐赵魏三国公子都是当时所在国的王室成员,唯有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是因辅佐楚考烈王上位有功而获封春申君。



在战国后期,除了燕国偏居一隅,韩国国力过于弱小,齐楚赵魏四国都有公子位列“战国四公子”,而战国后期最强大的秦国却没有公子并列其中,这是商鞅变法切实推行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秦国国力持续增强最终统一六国的依据。

“战国四公子”之所以能够广招门客,盛名赫赫,主要是由于他们出身贵族,在各自国家有实际封地,封地收入颇丰,如孟尝君封地在薛地,春申君先是受封于淮北十二县,后主动要求转封于江东吴地(今苏州),而且还在各自国家位居高位,门客投奔其门下可以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毕竟作为供养数千门客的金主,没有丰厚的收入来源是无法支撑的,没有给门客提供提拔的机会也是对人才的浪费。“战国四公子”有能力给予门客这样的机会,也借此机会把自己的势力坐大。

但是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则不然。商鞅变法前的秦国世族勋贵势力很强大,可以凭借出身天然获得财富和地位,普通出身的人才很难有出头之日。“商鞅变法”的推行改变了这一切,“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废除了世族勋贵们的许多特权,即使是宗室出身的公子,没有取得战功也没有太多机会获得政治地位和财富,最多是获得符合其身份的收入,也就无力供养为数很多的门客。在秦国历史上,少有宗室子弟有因战功获得显赫政治地位和财富,更多的是来自底层子弟和来自其它国家的优秀人才在秦国政坛和军方获得成功。这些人才必须要被秦王掌控。从这个角度讲,秦国不具备出现可以天然掌控朝政和坐拥大量财富的宗室子弟的条件,自然也就不可能有秦国公子在各国中广招门客获得赫赫名望。


沧海拾遗录


战国四公子是谁咱就不论了,只说他们的身份,大家一定会觉得有些陌生:封建贵族,这个封建贵族可不是咱们平常说的封建旧社会的封建,而是分封、建制的封建,这跟欧洲中世纪国家林立时期的封建贵族一个意思。

也就是说战国四公子,都是他们国家君主的下属合伙人关系,有点像是现代公司里的有限合伙人和公司董事长之间的关系。

而秦国经过一系列的变法,政体结构转变成了郡县制,国内封建贵族被一步步的压缩,到了战国末年,秦国的封建贵族虽然还有不少,但是能够像战国四公子那样的大贵族根本就没有了。

一个旁证:

首先看一个问题,项羽覆灭秦国,为何要杀秦王子婴?为何要火烧阿房宫?为何不住在咸阳?也不称帝?

杀人放火基本都是源自于恐惧和报复,项羽也不例外,报复好说,他全家不少人被秦朝弄死,杀人放火也正常,但不正常的是天下都打下来了,杀个人没什么,但是阿房宫那么好,干嘛不自己入住,或者分封给别人?而且不定都咸阳,也不称帝,这恐怕就是源自于内心的一种恐惧,能够让一个霸王级别的人恐惧的,不会是敌人,只有制度,秦朝那种在他们看来匪夷所思,却又征服了六国大地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根本就没给他们这些贵族留下生存空间!

所以,他选择了杀人放火,离开咸阳,不称帝,只做霸王,竭力的想要恢复以前的日子,可惜,他遇到了刘邦这个不学无术的地痞流氓,此人直接照搬了秦制,然后再一次击败了他,统一天下于一人之手,封建制从此逐渐没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