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出门旅游节俭的人能节俭到什么程度?

侃聊天下


那必然只能是我老妈了

2006年十月一,我六年级。一家三口去北京旅游,出发前我老妈从家里找了两个2.5L可乐瓶子装满白开水路上喝,到了北京,在火车站出站口开始同时和4.5个小旅馆来拉客的人砍价,最后我们以90一晚的价格住到了天桥旁边。

第二天早上去看升旗,我老妈又把两个2.5L可乐瓶装满水,她和我一人背一瓶。

看完升旗进天安门,到了天安门里找吃早饭的地方,发现只有小笼包,20块钱6个。客观来说那个小笼包和象棋差不多小。然后我老妈一算账3块多一个,不买,不吃,我爸就非要买,我妈就要急眼,然后自己坐公交车回天桥,在天桥对面买了8块钱一笼的又坐公交车回来。

我妈返回去这段时间里我和我爸就在天安门里头蹲着看人家别人一笼一笼的吃。

后来一天晚上去了王府井小吃街,我特想吃那个大茶壶倒出来的胶状物,还放葡萄干瓜子仁果脯之类的好东东。我感觉我妈不会让我吃,我就问:“妈妈,那个大茶壶里是什么?好香啊。”

我妈回我一句:“咱家有卖的,不好喝。”

以至于后来大学门口小吃街里有一家卖藕粉茶汤的我一口气买过3碗,以解多年的挂念。






一身故事的双玉


看到这个题目,就想到我的一个客户。

真的是超级节俭的。

去年吧,为了回笼资金,同时回馈客户,我自己组织了一个泰国游。

当时报的旅行团,

团费是我出的。

我们大概十几个人一起去的。

大家基本上都没带什么东西,因为跟团嘛,吃住都不用费心的。

但我一个客户,称之为A吧,就他带了4盒方便面。

没错,他没带任何的衣物,就带4盒方便面。


好吧,这也不算什么。

毕竟,出门带吃的也正常。

由于是出境游,泰国流行给小费,

当时出发之前,作为组织者,只有我自己换了泰铢的。

所以我给每个客户发了500泰铢,作为最基本的活动资金。

如果每个人消费多的话,就需要自己换钱了。


这中间,自费的项目比较少,但由于我们都是第一次去泰国,比较好奇,

都给玩了一下,比如看人妖,跳伞等。

但我这个客户A全部忽略,一个自费项目都没参加。

好吧,这也能理解。

最主要是有一晚,我们去的是火车头夜市,

当时自由活动,我们都去吃好吃的了。

等我们吃完饭集合的时候,才发现A居然没吃饭,

他一直在集合地点等我们。

连火车头夜市都没逛,因为怕花钱。


我们当时报的团整个行程就这么一餐是自费的,

他居然都没花钱,我们问他吃饭没,说是不饿。

据同行的人说,到了酒店之后,他自己吃的泡面。

(好吧,够奇葩吧)

这个是我们大家都不能理解的地方,毕竟第一次去泰国。

品尝一下正宗的泰国当地小吃是我们大家的愿望,

最重要的是泰国的饭真的不算贵。

火山排骨,芒果冰沙都是我至今怀念的。

他居然都不为所动。


反正整个泰国行程下来,

我连带买化妆品什么的,一共花了1万多点。

而我这个客户,我给他的500泰铢居然没花完,

他的钱除了给小费,自己真的是一分钱都没花的。

倒是4盒方便面,自己吃完了。

我们大家都超级佩服他的,以前知道他节俭,

真的没想到他会这么节俭。


佛系妈妈育儿


我姑吧,超节俭。

这是我大姑,她家可不差钱,姑父是个化工工程师,高学历高收入。大姑自己开了家钢材销售类的小公司。这是她家收入背景。

有年暑假去大姑家,她决定带我们几个半大孩子去玩玩。

旅游地在她居住城市的周边。

一大早起来,她让我们一人拎着一个大号水杯,就是那种装罐头的玻璃瓶。罐头吃掉了,瓶子留下,我和另外一个表哥一个表姐每人拎一个装着凉白开的玻璃瓶,我们都觉得很雷人,不约而同把它收进背包里了。

每人的背包里若干个卤蛋和馒头,加上一叠卷筒卫生纸,嗯,一叠卷筒卫生纸上扯下来的一部分卫生纸。还有一把雨伞。

我和表哥表姐面面相觑,我的内心觉得这不是去玩儿的,这是要去长征。

然后我们去了那个全国著名旅游胜地。

主题不是讲节俭吗?有个景点是收门票的,大姑只买了我们三个孩子的门票,没买自己的,说她去过,愣是站在外面等了我们一个多小时。她想上厕所,当时公厕收费两毛钱一个人,为了节约两毛钱,非要忍到中巴车换乘站。因为那里有免费厕所。

一路上什么也没买,除了卤蛋啥也没吃。当地小吃更是不可能花钱买来品尝了。渴了就喝自带凉白开。虽然自己身上也有钱,但是大姑给我们一种无形的压力,不敢用自己的钱买任何小玩意儿!

那是我和表姐人生中最无趣的一次旅行。为什么没有表哥?因为表哥是大姑的孩子,他已经习惯了他的妈妈。




当年孤独时


要说节俭的人,我真是遇到了一位超节俭的人。我原来单位的一位同事,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姐。

我当时负责一个销售团队,这个大姐就是其中的一员,工作特别努力,业绩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 她吃过苦,所以干活儿挺玩儿命,从不怕辛苦。她平时是一个超节俭的人, 总穿着工作服,很少给自己买衣服。

在一个竞赛中得了一个北欧四国游的奖励,去去北欧玩两个星期。发奖前她找到我,跟我说领导能不能我不去旅游,让公司把这个旅游奖给我兑成现金,我说我去问问公司可不可以,公司不同意,后来她又想把获奖名额,这个旅游名额打个八折卖给同事,结果公司不允许, 公司要求只能本人去,除本人以外名额作废。

她又找到了我,说不想去,怕影响工作。我劝她半天,说机会难得,你可能这一辈子很少再有机会去这个地方,应该出去见见世面,在我的耐心劝说下,她终于同意去了。

等旅游回来,跟她一块儿去的同事跟我讲了她旅行的趣事。 这个团属于公司包的团,只管旅游地点的门票,交通,住宿不管餐饮。她出国前准备了一大箱方便面,放在自己的箱子里。在旅游期间的早餐和晚餐,她都是吃方面,在国外大家都买这买那,她只是陪大家去逛。

在最后一天回来的时候,她的方便面已经吃完了,下午两点多的飞机,早上没吃饭,实在太饿,中午在机场吃了一碗面条,六十多元,把她心痛坏了,说了一路。

回来上班的第一天,她偷偷把我叫到办公室门外,拿出了两块巧克力, 说屋里人多,这是我特意给你从国外带来的。 我知道她是一个特别节俭的人,连忙说不用不用,心意我领了,给你老公好了。她说,给我老公两块,给你两块。说完塞到我手里转身就走了。我鼻子一酸,连忙说晚上大家聚聚欢迎你回来。

望着她的背影,我思绪万千, 我突然知道了什么叫礼轻情意重。


北京谢律师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节俭的,但最近我们两口子床车游的用度应该算是节俭了吧,二十天跑二千六百公里,加油一千二,高速费大概两百,住宾馆三次二百二,吃了一次酸汤鱼和一次黑豆花汤锅共一百七,大的开支就这些,平时在车上煮些麦片鸡蛋,或者快煮面,再麻烦些就是两次排骨焖饭,煮面时买点番茄加点菜熟了加点自已炒的牛肉酱,也不麻烦,平时就到一个地方就去吃一个地方小吃,小吃不贵而且各具地方特色,来了不尝真的可惜,前年和妹两口子带老爷子去青海甘肃耍了一圈,老爷子早饭小米粥包子鸡蛋,中午炒菜晚上炒菜,青海甘肃的小吃竞然都没吃几次,太遗憾了。因为是第一次床车游,也不好意思在外面煮,都是在车上简单煮下,而且我们这个年龄对吃的不讲究,饿不着就行,主要想出去散散心,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睡在车上也方便,走那住那也不着急找宾馆,大概二十天用了不到三千元,我们应该很节俭了吧?谢谢阅读





一梦三十载


一个老大姐,平时无论大聚小聚,永远拎个大提包,里面装满了饭盒,塑料袋。

有一次参加泰国购物低价旅游团,999元双飞五日游,到了当地因没有购物,被当地导游扣押宾馆三天,到处投诉也没有结果。


最可笑的是,今年三月份去南阳旅游,主食是每人一份烩面,河南烩面大家知道的,碗大份量足。上海大姐知道吃不完,跟老公两个共吃一碗,要把自己那碗打包。大家怎么劝也不听,就说吃不了浪费。

烩面打包效果大家懂的啊,第二天就是一大坨,大姐厉害啊,微波炉加热,直接一坨一坨的吃掉了!真是佩服哈!
您身边有这样的人吗?欢迎关注、点评!


官称文哥


2019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出门旅游,一行6人。我和老公,两个娃(一个6岁,一个三个月),家公家婆。本来就属于超载了,家婆非要把电磁炉和锅带上。去的时候煮好一锅粥和菜,第一天就吃这些东西。当晚,非要开一个三人间(我提议开两间,家婆不肯,嫌贵),最后六个人一起挤,而且环境又非常差,晚上居然还停水,所有人没有洗澡就睡了。第二天早上家婆五六点起床开始煮粥,尼玛晚上老娘我每隔两三个小时要起床喂奶一次,本来就睡不好了。家婆还要起这么早煮粥,我心中一万个草泥马。这天早上家公不想喝粥,说不饱,饿得快。就去旁边吃了碗粉,被家婆骂说总在外面乱吃东西,明明都煮有粥都不喝。此刻我只想说,今生以后再去旅游,有家婆我就不去!说直白点符合小编今天的主题,抠门。说远点就是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其实就是傻叉一个,情商低


晴天家的小情人们


有一个同事,前两年告诉我们,坐班车去北京一日游,才花九十多块钱。

怎么花这么少。

大家都很好奇。

她告诉我们,在家买了面包,火腿肠,西红柿黄瓜,矿泉水。因为不管去那旅游,买吃的喝的都比家里贵,所以就从自己住的地方买,比较便宜,再交九十多块钱给旅行社就行了。

已忘了她说跟班车去北京看那些景点了。在北京,饿了就吃自己带的面包,火腿肠,渴了吃西红柿,黄瓜,喝水。除了交旅行社的钱,在北京一分不花。

从我们这里,坐班车到北京来回要七十块钱,不知那个旅行社这样组织北京一日游,挣多少钱。而我的同事,感觉她是去旅游,最节俭的了。


胡五妹1964


那是2018年的春天,我们到云南大理,碰见了一对儿老夫妻, 这对老夫妻蛮可爱的,他们的旅游方式也特别经典,老两口在国企干了一辈子,在2017年退休后他们就一直在筹划着到全国各地走走看看,实现年轻时候的梦想,于是丈夫就买了一台五菱面包车,是二手的,同时老夫老妻自己动手,把面包车改装成一个微型小房车,有一张双人床,还带了所有的炊具,连住宿的帐篷都带着, 听他的老伴儿讲,他们每天就走二三百公里,走到一个城市找个带公则的停车场停下来,一般他们都自己做饭,他们车里带着方便面或者是挂面,早晚都是自己做饭,下点面条或吃点馒头,他们也不去旅馆,每天就在车里住 ,当在一个城市也游玩差不多的时候,他们又开始到下个城市,他们就这样走走停停,从东北沈阳一直走到了云南大理, 听到老夫妻的描述,我感觉到很惊讶,而且他们这种旅游方式也特别节俭,同时沿路的风景都,都观察的特别仔细,不象我们旅游都是走马观花,他们却是象当地人那样对每个城市都逛个够,对沿途风情了解的特别深入,在我退休那一天,我也是领着老伴用这种方式去出门旅游。


海納百川1210


我相识好几年的一位驴友,她每次出国自助游回来的账单都让我惊讶,更是让我这个自认为穷游的人佩服的五体投地。2009我第一次国内自助游,网上约伴约到了她,2011年我俩又再次相约走西藏阿里小北线。之后虽然一直没有一起出行,但在网上依然偶尔会联系一下。我惊奇的发现,2009年她在云南玩时背的包,穿的球鞋和裤子,还有头顶上的小帽子,一直不断出现在这几年她每一次出国游的靓照上。她出门用的相机和手机,也都是老古董,却在她的爱惜下运用自如。直到去年,为了拍到更美的风景,她终于换了一部苹果手机。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共享理念特别超前。2009年我们在梅里雪山山脚下住宿一晚,当时我跟老公一个房间,她一个女孩跑去跟素不相识的一个男孩子住一间房,为了是节省一半的住宿费。我跟老公一晚上没睡好觉,担心她的安全,在次日一大早就去敲她的房门,叫她看日出,结果人家说想多睡一会儿。似乎根本无视了同屋的那个男生。我跟老公两个土老帽儿,后来慢慢走的地方多了,才理解了这种共享精神。还有一次是在西藏阿里,她那年久失修的鞋底儿掉了,路上找了绳子绑起来,以为回去她也就扔掉了,结果这双鞋子又神奇的陪着她走了n多国家的大街小巷!

这位女生,目前依旧用自己的方式走世界,每次出国自驾游,都是在网上集结满三个伙伴儿,选择住最便宜的房子,因为是素食主义者,所以餐饮也相当的省银子。而她的一身装束,一直都是我们最初一起走云南的那一身儿,特别的熟悉,只是照片中的背景,随着她的游历,在不停的更换。

如果说找出身边出门旅行最能节省的内位朋友,那非她莫属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