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戛纳经典展将向这些影人致敬

将于本月14日至25日举行的戛纳电影节已经进入最后一周的倒计时。

在公布了主竞赛以及各单元片单后,戛纳也放出了此次经典展映单元的影片,以展示电影史中那些珍贵的宝藏作品为宗旨,2019年的戛纳经典展包括了经典恐怖佳片《闪灵》,上映50周年彼得·方达的作品《逍遥骑士》,以及向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 Buñuel)、米洛斯·福尔曼(MilosForman)等大师的致敬以及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Sica)于1951年获得评审团大奖的《米兰奇迹》等等。

借此机会,我们就带大家一起重温下这些影史上的经典佳作。

2019年戛纳经典展将向这些影人致敬

欢迎朋友圈各种姿势的分享

-01-

上映50周年纪念 | 《逍遥骑士》

这部影片曾于50年前在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展映,并获得了最佳处女作奖。作为本片的合作编剧、合作制片兼主演,彼得·方达(Peter Fonda)受电影节邀约,重归戛纳,以庆祝本片上映五十周年纪念。

这是一部充满惶惑、否定、叛逆和悲剧的存在主义式公路电影,故事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完成毒品交易后,身穿皮衣开着哈雷摩托横穿美国大陆的故事。该片不仅是60年代美国垮掉运动的经典符号之一,更是开创新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分水岭。本片的成功和影响表现了电影同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和互动作用。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垮掉派”文学、迷幻摇滚等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Easy Rider(1969年,1小时35分,美国),导演:DennisHopper ▼

2019年戛纳经典展将向这些影人致敬

-02-

经典恐怖佳片 | 《闪灵》

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恐怖名作《闪灵》,几乎是唯一一部,进入世界电影史并且在世界电影文化史中占用位置的恐怖电影。

斯坦利.库布里被誉为希区柯克之后又一位好莱坞的天才,比如最大胆最肆无忌惮的《发条橙》,最具有类型特质但又完全颠覆喜剧类型的《奇爱博士》,在《闪灵》中库布里克用一种好莱坞导演所罕有的沉稳和冷静为观众编织噩梦,使人相信,天地间确实存在一种不可名状的邪恶力量,随时随地会突显狰狞。

而《闪灵》从某钟意义上说是由恐怖片到惊悚片的再一次嫁接。既有为幽灵所充满、所占据的一个封闭空间,同时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内心崩溃的故事,而他内心崩溃的形态就是举起利器朝向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 The Shining 导演:StanleyKubrick(1980年,2小时26分,英国/美国)▼

2019年戛纳经典展将向这些影人致敬

-03-

致敬路易斯·布努埃尔 | 《被遗忘的人们》

路易斯·布努埃尔,是西班牙国宝级电影导演、电影剧作家和制片人。其影片《一条安达鲁狗》是超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曾在当时的巴黎引起强烈轰动。以隐喻的手法抨击了资产阶级和教会、成为超现实主义影片的代表作。

今年的戛纳经典将通过三部影片,向这位西班牙籍墨西哥导演致敬。

《被遗忘的人们》获1951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并获最佳导演奖。故事讲述的是生活在墨西哥贫民区的儿童少年犯罪事件。片子不仅展现了他们的“问题”,也着重讲述了问题背后的一些原因,而其连带出来的是当时墨西哥贫困阶层所面临的普遍的困惑,颇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残酷逼真之风。

▼ Los Olvidados(1950年,1小时20分,墨西哥),导演:LuisBuñuel ▼

2019年戛纳经典展将向这些影人致敬

-04-

致敬路易斯·布努埃尔| 《纳萨林》

在抨击基督教会的虚伪,冷漠和质问真正的宗教信仰方面,布努埃尔拍摄了系列的宗教三部曲《维莉蒂安娜》、《沙漠中的西蒙》和《纳萨林》。

在《纳萨林》中布努艾尔塑造了一个执着的信仰者,同时却对社会政治、大众思想和教会的伪善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三个主人公最后均没有得到好结局,被世俗社会打败,影片在导演擅长的无意识表现方面惜墨如金反而迎合了当时世界主流电影思潮,颇有新现实主义的风格。冷静而流畅的镜头控制,将摄像机对准最底层最真实的世界,与罗西里尼的新现实主义遥相呼应。

▼ Nazarín(1958年,1小时34分,墨西哥),导演:LuisBuñuel ▼

2019年戛纳经典展将向这些影人致敬

-05-

致敬路易斯·布努埃尔| 《黄金时代》

继《一条安达鲁之狗》之后,布努埃尔又拍摄了《黄金时代》,影片描写了一个男人与一个侯爵的女儿之间疯狂的爱情,遭到现实中警察、上流社会等多方面的磨难,尤其是教会的“棒打鸳鸯”,对现存体制和上流社会进行了猛烈抨击。

因影片探讨了性、宗教、爱情以及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主题,强烈地反讽与隐喻让该片一直遭到禁映。电影充斥着对立的镜头——繁荣与废墟,文明的制度与荒谬,性欲的克制与泛滥,宗教的堂皇与丑陋等等。从这些离奇的镜头和片中反复出现的主人公中可以读出导演的愤怒与对现代文明制度的绝望。

▼ The Golden Age (1930年,1小时,法国),导演:Luis Buñuel ▼

2019年戛纳经典展将向这些影人致敬

-06-

致敬里娜·韦特缪思 | 《七美人》

1977年,里娜·韦特缪思凭借《七美人》,成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女导演。

影片的背景是二战期间的意大利,墨索里尼执政期。影片以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开始,配乐却是一段70年代风格的摇滚乐,让人感到了一丝不协调的荒诞。导演以女性所特有的细致观察力,去着重描绘战争对于人的心灵的严重影响。

作品的主人公是个头脑空虚、思想混乱的意大利男子,由于战争,他最后懂得了“人可以通过斗争进行自卫”的简单道理。同时,影片作者还从侧面嘲讽了法西斯战争毕竟使一个被喻为“那不勒斯魔鬼”的所谓“精神病患者”有了初步的政治意识。

▼Pasqualino(1975年,1小时56分,意大利),导演:LinaWertmuller▼

2019年戛纳经典展将向这些影人致敬

-07-

维托里奥·德·西卡 | 《米兰奇迹》

维托里奥·德·西卡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演员,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导演,他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对战后意大利劳工阶级生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当时所具有的意义,从历史的观点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他的影片朴实、自然、注重细节,富于生活气息,充满对普通人的同情和关怀,是意大利名副其实的影坛巨匠。

如果说《偷自行车的人》是德西卡镜头下的悲惨世界,《米兰奇迹》则是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该片讲述了在孤儿院长大的弃婴豆豆成年后流落到了米兰城外的贫民区,并在这里带领穷人们实现幸福生活的故事。在残酷社会现实中,导演满怀天真地想象温暖而幸福的理想世界。影片在新写实意义以外还加进了幻想、遐思和寓言。本片获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也是德西卡初次在戛纳影展得奖。

▼Miracle in Milan(1951年,1小时40分,意大利),导演:Vittorio De Sica▼

2019年戛纳经典展将向这些影人致敬

-08-

致敬米洛斯·福尔曼 | 《金发女郎的爱情》

一年前逝世的米洛斯·福尔曼(MilosForman)不仅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还曾担任评审团主席,更是一位影坛常青树。今年的戛纳经典将通过展映他的第二部影片《金发女郎的爱情》(修复版)来对他表示深深敬意。

米洛斯·福尔曼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可能很陌生,但是谈及他的几部大作——《飞越疯人院》、《莫扎特传》以及《性书大亨》,很多人都会觉得如雷贯耳。

《金发女郎之恋》主要讲述了一个天真浪漫的鞋厂女工喜欢想入非非,对枯燥乏味的生活深感厌倦,于是把一个拈花惹草的钢琴家当成了感情寄托的目标。当她不期拜访男方的父母时,大家都吃了一惊。他觉得掉进了陷阱,她觉得上当受骗,而他父母不知该如何面对这窘境。该片是米洛斯·福尔曼的第二部作品,诞生于捷克电影新浪潮时期,并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Loves of a Blonde(1965年,1小时21分,捷克共和国),导演: Milos Forman▼

2019年戛纳经典展将向这些影人致敬2019年戛纳经典展将向这些影人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