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自我觀察:擺脫情緒批判的束縛,才能擁有自由的狀態

- 不認同,不改變 -

如何進行自我觀察:擺脫情緒批判的束縛,才能擁有自由的狀態



二)如何進行自我觀察:擺脫情緒批判的束縛,才能擁有自由的狀態

人在自己的環境當中,總是看不見環境中的自己。

任意因為情緒陷入惡性循環時,人們往往看不到情緒環境中的自己。

情緒的惡性循環處境,會默默地成為一種習慣。第一次經歷之後,如果沒有對此進行任何的行動,沒有自我觀察,沒有任何反饋,那麼,下一次,也會因為類似的起因,再次陷入情緒。

情緒可事小,情緒可事大,人們不會正視情緒,不會將情緒作為正式的問題看待,就像很多人不會將運動視為生活必須要做的事情一樣。可情緒一旦埋伏於習慣當中,它就會很隱晦地影響著你的言行、思想,妨礙你的生活,影響你的人生。

有人不以為意,卻一次又一次深陷情緒的囹圄,就像重蹈覆轍,不允許自己新的可能性機會一樣,繼續自己一成不變的生活狀態。對於自我觀察這件事,很多人同樣不以為意,可擺脫情緒的束縛,自我觀察卻是很好的工具,它會讓我們的生活狀態更加自在。

前面的文章已經提及了自我觀察的其中一個原則:不要批判,另外還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原則是:不要改變觀察對象。

通常,自我觀察的觀察對象,就是我們自己。倘若我們習慣於改變自己,這會讓我們持續陷在罪惡感與責備的惡性循環中難以自拔。我們知道,倘若以批判者的態度去評判自己,並認同於此,我們的注意力將不再自由和穩定,而是被評判的頭腦抓住和消耗掉。

尋常生活中,我們會被情緒消耗掉,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注意力的不自由。悲傷時被悲傷的情緒所限,注意力,便默認於悲傷之中,倘若沒有覺察,便難以警醒,甚至會默默認為自己不得已來承受這些 。

不要改變觀察對象,旨在於讓我們不去以好壞設置對立面來批判自己。因為一旦批判自己,我們的注意力就會消耗在批判上面,而當我們認同了所批判的,我們就會產生因批判而來的改變自己的意念。

比如“我要早睡,晚睡是不好的”這樣的想法,但是我們會因此認同於“我不好,我需要改變”。想法固然是沒錯的,但是因此而產生批判,就會消耗注意力的能量。能夠有效引起我們變化的,不是產生注意力消耗的想法念頭,而是一種滋養我們並給予自己力量的行動。

引起注意力消耗的想法念頭,是被動的,而滋養並擁有力量的行動,是主動的。試想一個有熱情的人,內心的想法只是讓他主動地去做事情而已,其中沒有任何的批判,與刻意表白的決心,只是為了自己的心意,為了完成和實現一件事,絕塵而去,為了所渴望的自己,察覺與警醒。

“習慣必須得到滋養才能存活和成長。”那麼,想要改變自己的心意和行動能夠滋養自己,才能夠因為主動而自然地發起,持續地進行下去。

這一點可以聯想到生活中的例子來深化理解,比如一個女孩子認為學跳舞可以提升自己的氣質,她認為跳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她自己沒有對跳舞本身有主動性的喜歡,而僅僅只是認同跳舞好,可以改變她不好的氣質。

那麼,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因為少於對舞蹈本身的喜愛和主動性的感情,很容易半途而廢。因為她跳舞的動機是被動的,被“好”與“不好”的批判所左右,而認為自己應該去做這件事,表面看上去是主動想學,其實是被束縛的。

而一個不因為任何評判和標準,只是單純直接地喜愛跳舞的人,只是想跳舞,然後便徑直去跳舞了,沒有任何的心蒂,不是認為跳舞很美才跳舞,不是因為跳舞有好處才跳舞,沒有任何評判。如此的主動性,是滋養的,因為這樣的女孩有真實的喜愛,而她想要跳舞這件事,也會成為她的習慣,而這樣的習慣會是滋養她的能量。

這兩種情況,和被家長要求去上興趣班和自己想要學習某一興趣愛好這樣的事,是一樣的。後者的情況,擁有自己的能量,所有的想法和行動都是對自己的滋養。

思緒和情緒,都是身體裡的能量,如果我們能夠讓注意力穩固而堅定地安住在身體的感覺,那麼,自己的能量就會滋養我們的注意力,腦海中的評判就難以決定我們的行動。所以我們如果能夠自我觀察,自己的能量就不會被批判所認同的注意力所消耗,注意力就會轉化為被滋養。

這正是能量守恆定律中,能量的轉化。不是能量被消耗,就是轉化為滋養注意力(能量)的養分。

自我觀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有所警醒,不再將能量消耗於認同的情緒之上,而是能夠接受與允許,在對身體的感覺狀態中,不做任何改變。只是觀察、放鬆、接受和允許,既不支持當下的情緒,也不反對它。

這樣的練習,在薩滿學校中,被稱作“無為”,意在於不跟隨不認同,也不特意做出改變的行動,而是觀察、放鬆、接受和允許。

當一個人能夠觀察並允許,放鬆與接受著,警醒和平靜,會慢慢開始重新看待當下的事情,自想法和態度改變之後,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也會緩和下來,不再像以往被情緒束縛的習慣性反應那樣,令人焦慮緊張或者彷徨不安,而是接納並且能夠迎接新的發生。

只要我們擁有主動性的能量在,我們會自行去付出行動來幫助自己,不被批判裹挾,不因情緒束縛,不可以改變,只是自主地、自然地為自己做點什麼,如此,才能擁有自由的狀態,而不是被動地承受各種痛苦。

在文字裡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在這裡,見你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