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希被跟拍發飆:出名應實至名歸,否則終歸曇花一現

陳冠希被跟拍發飆:出名應實至名歸,否則終歸曇花一現

近日,陳冠希帶著女兒在日本東京街頭閒逛時,碰上一個在日本做直播的主播,主播上前要求合影,陳冠希以孩子在旁為由婉拒了。

但主播不依不饒,鍥而不捨的舉著設備一直尾隨跟拍,惹得陳冠希忍無可忍發起飆來,據說後來發展到怒踹主播的程度。


究竟是怎樣的憤怒,導致一開始彬彬有禮的陳冠希動起手來呢。

一開始,被要求合影,陳冠希微笑著說:我跟小孩一起啊,不好意思今天。

但主播仍不死心,繼續提出合影要求。

陳冠希此時有些不爽了,回懟了一句:剛跟你說了什麼,聽到我講話了嗎?

聽到這句話,主播一邊訕訕地連說三遍:“陳冠希老師罵人,看到沒”,一邊發出陰陽怪氣的笑。


於是陳冠希回頭開懟,但主播不僅毫無歉意,還嚷嚷道:文明一點好嗎?

這位主播什麼邏輯,只許你不尊重人家的意願,還不許人家回懟了?

陳冠希被跟拍發飆:出名應實至名歸,否則終歸曇花一現

此番之後,主播仍然沒有放棄跟拍,陳冠希這回更怒了, 畫面一轉,他出現在鏡頭前,怒斥一番,大意是:你在街上下次碰到我,(你)這樣的反應,我就是這樣,你們看到嗎?

···我跟我小孩的時候,不要亂搞我好不好!

然後轉身離開。

然而,被教訓了一頓的主播毫無罷休之意,依然舉著設備跟在陳冠希父女身後。

矛盾因此升級。

而且因為主播一直不放棄跟拍,於是有了第二回合、第三回合的爭論。


視頻中沒有顯示陳冠希動手,但主播聲稱被陳冠希踢了一腳,然後一直強調陳冠希的不文明而自己是個有禮貌的人。

不管陳冠希動沒動手,該主播一而再再而三的跟拍行為,說輕了是胡攪蠻纏,說重了那是騷擾、是僭越、是冒犯。

陳冠希被跟拍發飆:出名應實至名歸,否則終歸曇花一現

為吸引眼球博關注,這名主播也是拼了。

但,即使對方是公眾人物,也該尊重一下人家的意願吧,既然人家都說了帶著小孩不方便,就不應該一而再再而三的跟拍了。


雖然,弄出這麼個視頻來,可能一下子引來不少圍觀,甚至吸了不少新粉,但這樣的熱鬧真的值得嗎?這樣的走紅能長久嗎?


之前在網絡上走紅的上海博學流浪人,他就說過這麼一句話:

次網上走紅真是不虞之譽,沒想到。不過,這不能改變我的命運。

我一輩子沒想過成名,人要實至名歸,做到了自然就出名了。


實至名歸,就意味著要有真正的學識、本領或功業。

否則,機會很可能只是誤會,而誤會帶來的熱鬧終歸走向沉寂,更糟的是,這樣的熱鬧會帶來沉重的代價。


像不久前,在聊聊平臺上直播喝酒、喝油賺“打賞”的大連男子(網名“大飛”),喝著喝著就死了;

陳冠希被跟拍發飆:出名應實至名歸,否則終歸曇花一現

還有希望“火了就不用上班了”的宜賓小夥,為直播跳河,卻觸底身亡了。

陳冠希被跟拍發飆:出名應實至名歸,否則終歸曇花一現

這兩人為了流量的上限,不斷挑戰自己生命的下限,最後喪送了自己;

而文首的主播為了流量的上限,挑戰別人隱私的下限。


為什麼他們這般“拼”呢?

因為他們被“景觀”綁架了。

何為景觀?

《景觀社會》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詞——“景觀社會”。

所謂“景觀”,就是一種脫離本質的虛假,一種被構築的表象。

“它處心積慮地揣摩著人們的心思,獲得人們的認同,誘騙並奴役著大眾,”之所以說是奴役,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甘於停留於表象,而無意探究本質。


最明顯的“景觀”就是,人們在社交網絡上打造的“人設”——

他們為拍一盤美食而吃自己明明不愛吃的東西,為發美照而把照片P得爹媽都不認識,為拍一個博眼球的視頻而嘗試一些醜陋,甚至是冒險的行為。

你是這樣的人嗎?

是的話,那麼很遺憾你很可能被“景觀”綁架了。

陳冠希被跟拍發飆:出名應實至名歸,否則終歸曇花一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