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力帆:留一块牌照自用,另一块6.5亿卖给车和家

目前看来,造车新势力分为两种,一种是还停留在追求资质、实现量产的深水区,一种是已经站稳脚跟、实现量产交付在市场中打得火热,今天的主角显然属于前者。

已经被市场逐渐边缘化的力帆汽车,近日做出了一项转卖资产的重要决定,而收购方恰好也是同样举步维艰的车和家。12月17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将以6.5亿元向“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出售旗下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

重庆力帆:留一块牌照自用,另一块6.5亿卖给车和家

重庆新帆的实际控制方正是车和家,法人则是车和家联合创始人沈亚楠。即车和家将斥资6.5亿元收购力帆旗下整车资质,成为继威马、电咖、拜腾后又一家通过收购获得生产资质的新造车势力。

由于力帆租用车和家工厂改建增程式纯电动SUV的产线,恰好与车和家全新增程式纯电动SUV的车型规划不谋而合,所以早有江湖传言车和家将选择力帆为其代工,,时至今日,真相大白,原来车和家走的不是代工模式,而是资质收购路线。

不过在此需要说明一下,转让资质并不代表着力帆是弱势群体,作为被收购的一方,力帆交出生产资质并不意味着放弃耕耘多年的新能源汽车。据了解,力帆集团拥有力帆汽车、力帆乘用车两张资质,而目前,力帆旗下所有车型已在力帆乘用车旗下,出售力帆汽车的生产资质对自身电动化推进并无影响。

重庆力帆:留一块牌照自用,另一块6.5亿卖给车和家

无论是对于车和家来说,还是力帆汽车,这都是最“理想”的一桩买卖。

先来说说力帆,这个成立至今已经三十个年头的老车企,旗下并没有什么出彩车型,十万级的年销量也让其入不敷出,高负债、低销量、资金链即将断裂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此次转让标的物仅为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的汽车生产资质,是一个闲置的“壳”资源,不涉及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力帆股份仍具有15万台产能的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对力帆股份今后的汽车产销没有影响,也暂时缓解了经营危机。

再来看车和家,新能源之路走的也异常艰难,造车第一梯队普遍已经在去年解决了困扰,无论是曲线获得“准生证”,或是通过代工模式,都已经有产品问世销售,车和家明显慢了节奏。再加上走了SEV产品规划的弯路,后期才转型做增程式电动车,步入正轨。车和家在获得此“壳”资源后,下一步需将其扩展成新能源资质,据说这个6字头”的生产资质可以生产新能源轿车、SUV、商用车等各类车型。

重庆力帆:留一块牌照自用,另一块6.5亿卖给车和家

除转让力帆汽车股份外,力帆集团还与车和家达成了六项合作协议,包括增程式纯电动动力模块控制技术的研发成果共享、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的研发成果共享、针对B端共享和网约车领域定制车型的研发成果共享、基于车联网应用的数据分析,应用场景的探讨和数据共享、车辆后市场服务模式的共同探讨和共享。

上一次传统主机厂跟造车新势力有如此密切联系的,还是一汽集团跟拜腾汽车,这次车和家又收购了力帆,看来可以预见,那些迫于压力的造车新势力和已经掉队的传统品牌相互之间的这样相互的抱团取暖的案例,也许还会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