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榜樣】蘭大一院谷有全醫生萬米高空上演生死救治

一封言辭懇切的感謝信,牽出一次萬米高空上的生死救治病人故事,訴說了一段跨越天地的大愛之旅。

【金城榜樣】蘭大一院谷有全醫生萬米高空上演生死救治
【金城榜樣】蘭大一院谷有全醫生萬米高空上演生死救治

4月17日,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交到了民革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支部副主委、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谷有全博士的手中。這是從遠隔千里外的山西省大同市寄到蘭州的禮物——一面製作精美的錦旗、一封言辭發自肺腑的感謝信。

這份禮物,是大同市62歲的胡女士精心書寫製作寄來的。10天前,在大同飛往蘭州的航班上,胡女士突發急病,同機乘坐的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谷有全醫生緊急施救,在萬米高空之上,確保胡女士轉危為安,也保證了航班的順利行程。

一封言辭懇切的感謝信

胡女士是大同市一名62歲的退休女職工,她在感謝信中寫道:“4月7日隨團乘SC4683航班由大同飛往蘭州,由於本人身體的原因,飛機起飛不久,突發病急,情況危急。谷有全大夫及時趕到伸出大愛之手,立即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細心觀察,精心醫治,用他精湛的醫術,通過全程的護理、醫治,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轉危為安。在他身上真正體現出了一位醫者救死扶傷的大愛和醫德。在此我真誠感謝貴院培養出這樣一位優秀的好醫生,為我們這個社會和醫院樹立了一個規範和榜樣,為你們點贊!”

據瞭解,谷有全主任在實施救助後,就回到醫院神經內科工作崗位,一如既往開展醫療工作了。直到收到快遞送來的大件包裹——錦旗和感謝信,他熱心救人的事蹟才被同事們知曉。

 一次萬米高空上的生死救治

據谷有全主任回憶:“4月7日我從山西老家飛往蘭州,航班起飛不久,廣播通知有位乘客不適,需要尋找醫生,我就沒有多想,主動過去查看患者,發現她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手腳冰涼,自訴心前區疼痛,有瀕臨死亡的感覺,當時她特別恐懼。”

進一步追問病史,胡女士說自己有冠心病、心絞痛病史,因為每次含服硝酸甘油可以馬上緩解,所以沒有正規到醫院診治過。這次她是第一次坐飛機,起飛時就有些緊張害怕,起飛後就出現上述症狀。經查看發現,胡女士已經含服硝酸甘油,乘務員給予吸氧,但症狀沒有緩解。谷主任馬上為患者測血壓,發現血壓偏高,“聽心臟搏動基本正常,所以我就坐到患者旁邊一邊安撫她,緩解緊張情緒,一邊摸脈搏查看病情變化,25分鐘後心絞痛仍未緩解,並且出現噁心嘔吐症狀。”根據病情,谷主任向其他乘客徵集了可用藥物,並採取積極有效的救治措施,一面進行安撫,一面觀察病情。

經過積極有效、及時專業的救治,胡女士症狀逐漸緩解,可以正常交流了,自訴明顯好轉,觀察患者面色也轉變過來,出汗明顯減少,血壓也穩定了,整個過程持續約1小時左右。

 一段跨越天地的重生之旅

期間,航班工作人員和空姐多次詢問是否返需要航,谷有全主任根據多年執業經驗,建議先看病情變化,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返航,“因為已經飛到大同到蘭州的中間了”。胡女士轉危為安後,航班也順利完成了行程。

事後,谷主任回憶此事,他說“當時在飛機上一系列救治措施起效,那位女士轉危為安,著陸後順利被等待的救護車接走時,我心裡的一塊石頭才終於落地。我當時本想著匿名救治結束就悄悄離開,但空姐要求一定要留下姓名和單位名稱,以便處理後續事情,所以才留下了自己的相關信息。這些都是行業要求,雖然無奈,但我也表示理解並給予配合。”

“出候機樓時聽到同航班的人還在討論這件事,說蘭大一院的一個醫生救治了一位突發重病的女性,讓她轉危為安,避免了飛機返航。當時心情特別激動,那種職業榮譽感油然而生。發自內心地為我的職業感到自豪,為醫院感到自豪、為我是一名民革黨員感到自豪!我作為一名醫生、又是民革黨員,我要以我的職業尊嚴積極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並在臨床上付諸行動,本次高空救援也體現了我們民革組織多年對我的培養和教育” 。

【金城榜樣】蘭大一院谷有全醫生萬米高空上演生死救治

谷有全是山西大同人,民革黨員,醫學博士,蘭大一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蘭大一院卒中中心副主任。民革甘肅省委會蘭大一院支部副主任委員。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甘肅省醫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腦血管病學組組長,中國卒中學會神經介入分會、重症腦血管分會會員,青年理事會理事,中國老年醫學會神經醫學分會青年委員、認知障礙分會青年委員。1995年畢業於山西長治醫學院,2006年獲蘭州大學神經病學碩士學位,2014年獲南方醫科大學神經病學專業博士學位。2011年入選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青年人才計劃,2012年入選蘭州大學第一醫院青年科技創新研究會理事。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進修,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在天津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腦系科導管室進修,回院後成功開展了腦血管病介入診治。2016年5月至2016年9月在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Tampa總醫院神經內科及介入導管室學習,回國後成功開展了急性腦梗死支架取栓治療,取得良好療效。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帕金森氏病、腦血管病及介入治療。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10餘篇,SCI論文2篇,其中一篇論文在中華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神經病學會議上進行壁報交流。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省中醫藥管理局項目各1項,通過省科技廳鑑定科研成果1項。(團結網 莫興邦 孫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