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資訊:業主狀告業委會公開物業招投標資料勝訴

業主將業委會告上

南京一家小區的物業公司想漲價於是向業委會提出了申請。但是業委會通過書面投票徵詢業主意見,發現大部分都不同意,原來的物業公司就表示,不漲價就不幹了。業委會討論之後,決定不再和物業公司續約,要求其撤場,並且在第二年重新進行了物業的招投標。沒想到在新的招投標中,原來的物業公司竟然中標了,而且還是以漲價後收費標準中的標,於是業主們憤怒了。“這種結果怎麼可能沒有問題!不僅招投標的程序沒有公示,之前的業委會賬目、每年的開支賬目都沒有詳細公示!”業主張先生表示,業主們將業委會告上了法庭,要求業委會向小區全體業主公開物業管理費漲價的所有資料,資料包括但不限於物業公司物業費漲價申請書、小區全體業主意見徵求書或調查表、小區全體業主物業費漲價表決票等。還要求業委會即時公開並且讓業主們查閱小區物業專項維修資金以及業主共有物業經營性收支的所有賬冊、資料,賬冊、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明細賬、原始發票、原始憑證、銀行對賬單、總賬以及第三方中介機構的相關報告等。最重要的是,因為對業委會的信任危機,業主要求業委會公開物業管理公司的招投標資料,並且撤銷業委會選舉大會的決定,終止業主委員會資格。

業委會稱業主無權要求公開資料

而業委會的葉主任則表示,業主委員會換屆選舉是在社區的指導下進行,業委會雖然保留了該次選舉的相關資料,但如果要公開,主體應當是社區,業主無權要求公開。至於業主要求查閱維修基金等賬目,葉主任表示,業主們並沒有專職的會計人員,應當通過合情合理的方式來行使該權利,委託專業人員到場一併查詢。“我們業委會選舉的投票結果都在樓道、電梯內進行了公示,每年的3月底前,業委會也會將上一年度的物業維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示。”在法庭上,幾位物業工作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也作證說看見過小區的業委會改選公告。最後的結果是,法院經審查認為,業委會換屆選舉的資料、物業招投標資料及物業專項維修資金都必須對業主公開,但是撤銷業主委員會換屆選舉大會的決定和終止業主委員會資格的訴求不予以支持。

解析

業主究竟有權知道什麼?

法院審理這個案件的重點是業主的知情權,這也是當前小區業主與業委會矛盾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1、 業主有權知情的範圍有哪些?

業主知情權是指業主瞭解建築區劃內涉及業主共有權以及共同管理權相關事項的權利。根據《物權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方律師表示,本案中業主有權查閱業主委員會換屆選舉所涉及的資料、物業費漲價的資料、選聘物業公司所涉及的招投標資料、物業維修資金使用情況的賬冊、資料、業主共有的經營性收支情況的賬冊、賬目,這些當屬業主知情的範圍。

2、業委會是不是資料的保管主體?

本案中業委會辯稱其並非資料的保管主體,故不是本案的適格被告。業委會主體是適格的。根據涉案小區的《管理規約》《議事規則》,業委會作為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對內具體實施與物業管理有關的職能,負有向業主公佈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專項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物業共有部分的使用和收益情況等事項的義務。根據議事規則,業委會應當建立檔案管理制度,而資料如何留存、歸檔於何處,屬於業委會資料保管工作的具體內容,並不影響業委會作為資料公開的主體。

3、材料公示實際情況到底聽誰的?

爭議在於業委會是否已經公開了業主訴請中的相關資料。業委會認為其已經公開,並提供了證人和證據予以證實,業主則表示其僅在樓道中看到過年度的賬目,但該賬目為總賬,並非細賬。法院則認為,業主認可在樓道內公示的賬目可以認定已經公開,但關於業主委員會選舉等其他業主要求公開的資料,業委會僅提供證人證言,無其他證據予以佐證,就不應當被採信。

提醒業主與業委會應當本著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原則來對待業主的知情權一事,業主行使知情權時應當符合正當目的原則,並且應有合理的邊界,業委會也應當儘可能讓業主知曉小區的公共事務管理狀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信任危機。

公開公正透明,是溝通的最好良方

物業資訊:業主狀告業委會公開物業招投標資料勝訴
物業資訊:業主狀告業委會公開物業招投標資料勝訴

張海濤認為:

安居則樂業,關於社區的思考和實踐是多方面的,實踐經驗,制度建設必不可少,就身邊的宜昌長江瑞景小區,民悅家園小區,問題至今仍待解決,看似複雜其實簡單的問題,無不考驗職能部門及基層的智慧和決心。高效、廉潔的來服務於民、取信於民,造福於民。

基層治理是社會治理體系中最基礎的環節,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嚐盡人生百味,方知人間冷暖。從街頭巷尾到百姓人家,從衣食住行到治安物業,生活中那些看似雞毛蒜皮的事情,卻是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事。

正所謂群眾利益無小事,基層治理水平高低,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基層治理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呢?

民生“小事”必須“大辦”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小區物業管理與每一位小區居民息息相關。要明確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和組織性質,將其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立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三方聯動工作機制。對居民們比較關心的公共用房、公共收益等問題,要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公開信息平臺。

區區小事關民生、利在長遠,要以敬民之心,革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守法規之底線,實事求是,溯本清源,小事管好、服務到位,也是功德一件。

(免責申明,文章內容系轉載的,轉載內容為原作者觀點或資料整理而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原作者觀點,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你有什麼物業鬧心事及更多物業資訊與業委會資料及維權交流,關注後私信微信聯繫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