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公安大工匠】第十四期人物——班茂森

【致敬·公安大工匠】第十四期人物——班茂森

【致敬·公安大工匠】第十四期人物——班茂森

致敬·公安大工匠

共和国顶级刑侦专家

班茂森

【致敬·公安大工匠】第十四期人物——班茂森

本期人物

他从事痕迹物证检验鉴定、重大刑事案件(事故)现场勘查、科研和培训教学工作30余年。

他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献身公安事业的精神,成功地承办了全国重大疑难案件、灾害事故和涉外案件现场勘查、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侦破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案件。

"武汉长江大桥引桥被炸案"、"北京石景山区8名女青年被杀案"、"大连'5、7'空难"和"广西南丹拉甲坡龙山矿海拔负180M处透水事故",以及赴斐济办理我国台湾渔船船长被杀案、赴吉尔基斯办理新疆运输公司一客车所载21名乘客和司机被杀焚尸案等。这些案件的破获他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还积极组织并参与了8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科研成果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同时,他还认真地开展教学培训和推广新技术工作。

他就是本期人物——公安部刑侦专家、物证鉴定中心痕迹检验处处长班茂森。

人物简介

班茂森,男,汉族,1958年8月出生,陕西省府谷县人,198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痕迹鉴定处处长、副研究员,专业技术三级警监警衔,2003年被公安部特聘为刑侦专家。

工匠故事

1999在上海市发生了一起空难事故。机上两名韩国驾驶员和一名机械师遇难,同时坠机造成地面5名中国公民死亡、37人受伤。由于涉及到事故责任认定和赔偿问题,按照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飞机的使用方韩国和制造方美国需要进入现场展开调查。而我国的鉴定结论需要得到美、韩双方认可并签字确认。所以作为痕迹检验专家的班茂森受公安部指派赶到了现场。

事故发生后,有媒体认为是因为爆炸或人为破坏造成的。面对这些炒作,班茂森恪守一个信条,那就是——让痕迹说话。

班茂森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通过对飞机坠毁现场的勘验,来求证飞机是否“在空中发生了爆炸”。他首先从中心现场开始,将散落物照相固定并逐一在图上做出标识。并且刻意找到一个制高点记录下了空难事故现场的全貌。他注意到除了事故中心现场东南方向的地面和建筑物上呈扇形散落着飞机残骸和机内装载物品的碎片外,在其他方向的地面和建筑物上均没有发现飞机的残骸和机内装载物品。

通过对事故现场散落的飞机残骸、机内装载物品以及建筑物受损情况的综合分析,班茂森客观地得出检验结论:现场的这种状况“不是飞机空中爆炸所致”。从而否定了外界流传的此次飞机坠毁事故系“空中爆炸”、“人为破坏”的说法。美方和韩方代表在班茂森这份科学、严谨的报告上面签了字。

【致敬·公安大工匠】第十四期人物——班茂森

2006年在贵州省发生一起杀人案。兴仁县的县长文建刚一家6口人惨死。班茂森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勘查。当时在现场警方提取到了多枚脚印。当班茂森把三个楼层分别提取到的脚印进行比对后,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分析,就是凶手只有一个人!对于班茂森的这一判断,不少民警都表示了怀疑。一个人在一个房间内杀掉六个人,这怎么可能?

班茂森观察到被害人的衣柜、背包等物品被大面积翻动,甚至连冰柜也被翻动过。他认为犯罪嫌疑人应该是在寻找东西,并且他对被害人家里的情况并不熟悉。而勘验时在门的外侧没有发现撬压的痕迹,可是在门的里侧有进来的足迹。班茂森判断凶手应该是和平进入被害人家里的,而院墙边的一把梯子泄漏了犯罪嫌疑人的离开的踪迹。

班茂森还发现天花板上的一盏射灯被人为地拽了下来,可能是作案人把射灯当成了摄像头。班茂森认为通过这个痕迹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生活档次和文化水平较低。

【致敬·公安大工匠】第十四期人物——班茂森

有一种力量,叫迎难而上;有一种情怀,叫不辱使命;有一种精神,叫无私无畏。

2016年3月,在公安部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公安部刑侦局组织开展疑难命案积案攻坚行动。此次攻坚行动中,山西绛县“2010·4·19”3名女学生被杀案、贵州贵阳“2011·12—2012·2”系列杀人案、甘肃白银—内蒙古包头“1988·5—2002·2”系列强奸杀人残害妇女案等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成功告破。

首批攻坚目标案件均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疑难命案积案。公安部刑侦局组成工作组,调配全国人力、物力,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开展跨区域协调作战,力争案件侦查取得突破。

班茂森作为痕迹检验专家,第一时间随专家组赶往案发现场——山西绛县。时过境迁,有的案件现场已经灭失,有的案件现场虽然存在但也遭到了破坏。在山西绛县的一个废弃窑洞里,无论窑顶还是窑壁,手电筒照射之处无不趴着黑色的毒蜘蛛。然而,班茂森同其他专家们为重勘复检,把工作做彻底,不放过任何可能性,对现场重新踏勘,对检材重新检验。

有一套涉案的居民房被封存近20年,重新踏勘时,室内空气浑浊,温度高达30多摄氏度。班茂森为了不破坏现场,既不开窗通风,也不开电扇降温。不仅如此,他还全副武装,戴着帽子、口罩、手套,在“密封罐”里一干就是一整天,所有边边角角,甚至连灯罩里面都仔仔细细地勘查一遍。工作结束走出房间,大家的帽子摘下时甩出的汗水如雨滴洒落。简单用餐后,各位专家又连夜对新旧检材进行检验,第二天就把检验报告放到案情分析会上讨论。在多个物证上提取到新的检材,为相关案件的破获起到重要作用。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多起疑难命案积案告破后,引起当地乃至全国的强烈反响:万名群众在公安局门口敲锣打鼓,多名大学校长联合感谢公安机关,各类媒体争相报道案件侦破消息……

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疑难命案积案攻坚行动还在继续,那些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勇敢无畏的公安民警还在夜以继日地奋战……

班茂森先后参与撰写了《交通事故物证鉴定技术》、《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物证鉴定科学》、《犯罪现场勘查》等专业书籍及发表论文数十篇,为刑事技术工作者提供了专业的业务指南。

1998年,班茂森被聘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5月被聘为中国刑警学院客座教授。1997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多次受到嘉奖。

核稿:程 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