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箭扣修長城:騾馱人扛,修舊如舊

長城,已經成為中國人難以割捨的精神寄託,那些未經修葺的野長城,正是“巨龍”最真實的模樣。說起野長城,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京古長城三險之一的箭扣。

幾百年來,自然風化加上人為活動破壞,使得箭扣長城健康狀況堪憂,2018年,啟動箭扣長城二期修繕工程,修復“鷹飛倒仰”到“北京結”一段,這是箭扣長城最險的一段,有些地方坡度達80度。

所謂“鷹飛倒仰”,依《長城史話》所述,是指“就連雄鷹飛到這裡也要倒仰向上奮力高飛才能到頂”,那麼這一段長城,工匠們是如何修復的呢?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2019年4月21日,航拍箭扣長城,圖中長城交會處為“北京結”。

箭扣長城維修實錄

(圖片均拍攝於2019年4月21日)

物料輸送

早上六點,62歲的孫錄趕著4匹騾子出門了,同行的還有其他20多名工人。

他們先要來到二里外的山腳下,這裡是農用三輪可以開到的離箭扣長城最近的地方,再往上就要徒步了。所以這裡成為了臨時存料點,所有修繕長城的潑灰、城磚、水、飼料等物料都堆放在這裡。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山下的臨時存料場裡,孫錄往騾子背上裝物料。

在這裡,孫錄會給每頭騾子裝上三百多斤修繕用的物料,然後趕著騾子一起沿蜿蜒曲折的山路攀爬三四里地,將物料運送到山上。

“嘚嘿……喔嘿走走走……你還等啥涅……走了嘿……”,這些朝夕相處的騾子都能聽得懂他說的“人話”了。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孫錄與騾子行走在山路上,修長城所需的物料都是騾子一點點馱上去的。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山路上,騾子往返留下的密密麻麻的腳印。像這樣的山路,孫錄與“騾幫”每天要走六七回。

大約半個小時後,孫錄的“騾幫”爬到了151敵樓,卸下了24袋共1200斤的泥灰。每天孫錄會根據物料的消耗情況來增減騾子,“最多的時候有十幾匹呢,現在工程快完了,不需要那麼多了”。在151敵樓喘了口氣,他又趕著騾子下山馱物料了。

遠處的153敵樓,是“騾幫”運輸物料的另一個目的地,那裡架設了通往“北京結”的簡易運輸線,“北京結”修繕用的物料都是通過這條運輸線運上去的。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153敵樓,工人們用簡易的運輸線將潑灰和城磚運上“北京結”。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工人站在“北京結”上等候山下的物資運送上來。

最小干預、修舊如舊

為遵循維護長城“最小干預、修舊如舊”的理念,負責砌磚的工人都是先挑選合適的老磚砌到破損的地面上,所以箭扣二期工程比一期用的新磚少了很多,基本都用舊料。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工人們在151敵樓處維修,旁邊的緩坡上堆滿了再利用的老城牆磚。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坍塌下來的舊城磚被壘在一起,專門用標牌標識,工人們維修的時候先挑選舊城磚使用。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工人在用舊城磚鋪設地面。

除此之外,生長在城牆上的樹,經過評估,若對城牆健康沒有影響,工人們在修繕過程中都會盡量保留。若按以往要求,這些樹都是要清理的。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長城的磚縫之間生長了許多樹,有的樹齡已達20多年。

項目趙經理住在山下的箭扣村裡,每天都要拄著登山杖上山巡視一圈。

在長城上,他看到已經堆砌好的一塊七八百斤重的大石條比兩邊高,還是堅持讓工人取出來,重新換上一塊合適的,“咱們現在麻煩一點,總比以後改要好”。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工人們正在用撬棍撬修補石牆的石條。所有修補用的石條都是原址坍塌下來的。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工人們用水攪拌潑灰,維修長城使用最多的就是潑灰。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一名修長城工人的手,因長期接觸潑灰、磚石等物料,變得粗糙乾裂。

維修任重而道遠

據國家文物局統計,長城遍佈我國15個省(區、市)的404個縣(市、區),各類遺存總計43000餘處(座/段)。

其中,牆體設施保存比例為1/2以上,牆基、牆體留存比例為3/4以上的,屬於保存現狀較好的長城點段,僅佔總數的12.3%,仍有大量的長城需要修繕。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維修中的箭扣長城。

根據懷柔區規劃,箭扣修繕涉及牆體7728米、敵臺51座,計劃投資1.55億元全面修成。今年2月,國家文物局正式批覆箭扣長城東段和南段修繕方案。

箭扣二期之後,未來3年,合計2772米的長城段和17座敵臺敵樓也將完成修繕。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上午工作結束後,工人們會拿出自帶的午飯,找個地方就近解決。由於“北京結”太高攀爬不易,工人們都是自帶午飯。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午飯過後,在“北京結”施工的一名工人搭建了一個臨時“帳篷”進行短暫的休息。

我在箭扣修长城:骡驮人扛,修旧如旧

△ 王永明(右)和工友在“北京結”欣賞箭扣風景。

才來一個月的王永明在151敵樓負責攪拌泥灰,中午剛吃過飯他和同伴放棄了休息時間爬到了最遠也很險的“北京結”。他一邊爬一邊用手機記錄下周圍的風景,“還有一個多月工程就要結束,怕沒機會再來了,趁今天不太累,趕緊過來看一眼”。

新京報記者浦峰 攝影報道 編輯 李凱祥 校對 範錦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