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政權和東山再起

五胡十六國時期,司馬睿南遷建立東晉政權,與五胡十六國並存,所以這一段歷史時期又被稱為東晉十六國。東晉勢微,只能偏安於江南一帶。而北方的氐族苻氏政權卻日趨強大起來。

前秦政權和東山再起

前秦政權是東晉十六國之一,公元350年,苻洪佔據關中地區建立政權。後趙政權的當權者石虎死後,苻洪表面上歸降了東晉,實際上卻在暗中不斷的積攢力量。後趙政權內訌,苻洪企圖奪權,結果遭人下毒而死,他的兒子苻堅繼位。苻堅當政後,先是斷絕和東晉的關係,宣佈獨立,而後大膽啟用外族人,由其重用漢人王猛,另外他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國家政治,加強國家經濟發展。

苻堅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加上王猛的輔佐,前秦政權在東晉十六國的亂世時期罕見的出現了“小康盛世”。

前秦政權和東山再起

政治體系的完備,經濟的穩固發展,使得苻堅有了基礎,於是他開始了統一戰爭,最開始的目標是黃河流域各國。苻堅先是滅掉了前燕和仇池氐楊氏,然後滅掉了前涼和鮮卑族代氏,進而統一了北方地區,和江南一帶的東晉形成對峙局面。

苻堅的目標是統一全國,不是隻有北方,於是,公元382年十月,苻堅召見群臣,商討南下討伐東晉的計劃。苻堅躊躇滿志的對大臣們說道:“自我登基以來,三十年有餘,現在八方唯有東南不降,天下不統,我茶飯不想。而今我們大軍近百萬,我準備親自領兵討伐晉國,大家意下如何”。

前秦政權和東山再起

當時的秘書監朱彤立即迎合苻堅說到,陛下應乎天道,順應時勢,我們發兵百萬,晉國國主必定望風而降,即使不降,也會逃之夭夭。到時天下必定大統,苻堅聽後大喜。而其他大臣卻反對這次計劃,討伐晉國是大事,應當有更周祥的計劃。而且晉國上下一條心,加之有長江這道天險,不宜草率行軍。苻堅不悅,舌尖群臣到,當年夫差和孫皓也有長江天險做屏障,最後不是照樣被滅掉了嘛?

待群臣退去,苻堅的弟弟苻融也勸說苻堅到,我們雖然坐擁百萬大軍,然而連年征戰,士兵早已疲乏,現在不是出兵伐晉的時候。苻堅不聽勸告,仍堅持出兵。公元383年七月,苻堅親自帶百萬雄師從長安南下伐晉。

前秦政權和東山再起

​到八月份,苻堅抵達項城,同時,前秦水軍也沿長江順流東下,其他人馬也抵達了彭城。就這樣,前秦百萬雄師從東到西綿延千里,水陸同時開進,直奔江南。

苻堅帶領百萬大軍壓境,消息很快傳到建康城,晉孝武帝和群臣頓時亂了方寸。晉國人民也不想讓江南淪陷,最後只能寄希望於當朝宰相謝安能有什麼對策。

謝安是士族出身,年輕時和王羲之關係非常好,二人經常一起吟詩作賦。在當時,謝安的名氣很大,大家都認可他的才華,覺得他完全可以去謀個一官半職。可是謝安不願意做官,寧願在東山隱居,就這樣一直到謝安40歲時,他才肯出來做官。

由於謝安一直隱居於東山,所以後來人們把謝安重新出來做官稱之為“東山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