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城市變遷史——衡水

華北城市變遷史——衡水

衡水全景

“衡水”一詞始見於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文成帝南巡碑》,文成帝曾在信都(今冀州市)“衡水之濱”舉行過規模盛大的“禊禮”。“衡水之濱”中的“衡水”,為當時穿越今冀州市境內的漳水後一段的別稱,又名“橫漳”或“衡漳”。

隋朝開皇十六年,由河北大使郎蔚之,分下博(包括桃園、北馬莊等原桃縣治所周圍的土地和村莊)、信都和武邑三縣地,新置衡水縣,治所在今衡水市舊城村,縣之名稱,取“漳水橫流”之意。因漳水從衡水縣西南入境後,不是東流入海,而是折向北流,然後入海,古人亦把這一段漳河水稱為“衡水”,此後,衡水縣名稱歷代沿用。

衡水的歷史大多屬於冀州史,冀州撤府設縣後,衡水又遭遇了頻繁的撤併。現在,這個GDP全省倒數第二、高校數量全省最少、幾年前才和北京通了高速、至今只有動車沒有高鐵通過的城市,像是被遺忘了,除了馳名天下的衡水中學。

華北城市變遷史——衡水

衡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