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是機器文明,那麼,中華文明是什麼文明?

西學東漸五百年,中西文化難融合

中西文明中國近代史,其深層實質上就是中西文明的500年融合史。

西學東漸是在地理大發現時代(15-17)就已經開始的,但西方宗教和文化進入中國之後,基本上沒有什麼聲息,更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鴉片戰爭之後,西方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中國思想界再也無法無視西學東漸的影響了。其發展共經歷了4個階段:

第一階段:魏源《海國圖志》提出了:

“師夷長技以制夷。”

“變古愈盡,便民愈甚。”

西方文明是機器文明,那麼,中華文明是什麼文明?

圖1 魏源: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的思想在中國沒有產生什麼影響,但卻影響到了日本,導致日本的明治維新。甲午海戰之後,中國學術界才開始重視魏源的《海國圖志》。

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指出:“師夷之論,實支配百年來之人心,直至今日猶未脫離淨盡,則其在中國歷史上關係不得謂細也。”

第二階段:上承林、魏,下啟康、梁的馮桂芬提出:

“中學為主,西學為輔”。

第三階段:張之洞提出: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馮桂芬和張之洞心目之中的“中學”,就是儒學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而三綱五常卻並非是中學真正的核心價值和最高成就。

西方文明是機器文明,那麼,中華文明是什麼文明?

圖2 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第四階段:陳獨秀髮動新文化運動,提出:

“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和倡導“科學與民主”。

陳獨秀髮動的新文化運動,實質上並非是在融合中西文化,而是一面倒地全盤否定中學和全面肯定西學。新文化運動一百年來,中國完全處在西方話語體系之下。

但100多年絕對的否定與絕對的肯定,絕非中西文化融合之道。

要融合中西文明,必須先要真正認知中西文化各自的特質。

西方文明是機器文明,那麼,中華文明是什麼文明?

圖3 陳獨秀髮動新文化運動

西學是機器文明,是感官實證文明

為何西學是機器文明呢?西學即西方自然科學,以機械自然觀奠基,研究的是人造機器的學問,而人造機器實質上研究的是人為力,而非自然力。

自然科學的基礎數、理、化、生是人造機器學問的根基所在。

物理物理,萬物之理。自然科學的火車頭物理學把宇宙自然萬物當成是精密的機器在研究,是以原子一被打開,牛頓物理學就坍塌了。

西方生命科學用“動物是機器”即生命機器論奠基,按照物理-化學方式來解讀人體。而物理-化學模式實質上是人造機器的學問,並非自然造化萬物的學問。是以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也無法造出來一根看起來毫不起眼、可以肆意踐踏的小草。

西方文明是機器文明,那麼,中華文明是什麼文明?

圖4 高度發達的科技也造不出來一根小草

因此,西方文明實質上是機器文明,是以機器革命為標誌的工業文明,與以同樣是人造機器的電腦奠基的信息文明。

那麼,西方自然科學整個的知識體系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的呢?

1637年,笛卡爾《在科學中正確運用理性和追求真理但方法論》之中提出了“普遍懷疑”的認識論,西方自然科學在“懷疑一切、追求實證”基本精神的指導下,得到了蓬勃發展,笛卡爾也被尊稱為是自然科學始祖。

西方科學所追求的實證,實質上就是感官實證。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是為感官實證,因此,西方文明實質上就是感官文明。

西方文明是機器文明,那麼,中華文明是什麼文明?

圖5 笛卡爾提出“普遍懷疑”認識論

中學是修真文明,實質是本體文明

霍金在《大設計》之中說:

人類現有的世界觀,不足以理解宇宙。”

人類現有的世界觀,霍金指的是西方奉行的機械自然觀。機械自然觀之所以不足以理解宇宙,是因為宇宙不是人造的機器。

作為感官文明,西方文明奠基於感官實證,而感官實證的就是真,就是本嗎?答案是否定的。感官實證即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只是形而下的存在。除了形而下的存在之外,還有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形而上的存在。形而上的存在才是真,才是本。

現代社會,西學統領世界300年後,帶來了資訊爆炸,信息氾濫,知識大爆炸,人類的知識體系越來越複雜。然而物極必反,複雜到了極致,人類內心之中就有迴歸簡單的訴求。

西方文明是機器文明,那麼,中華文明是什麼文明?

圖6 霍金:人類現有的世界觀,不足以理解宇宙

只有回到原點,回到宇宙原點和生命原點,打開天下萬物終極存在即本體的大門,搞清楚天下萬物和生命原本的真正意義之所在,然後才能理清自己的思緒,重新出發。

天地之間有元氣,它造化了萬物,維繫著萬物的存在和自然的秩序,然而卻不為人類的感官所感知,唯有修真者可以通過修真的方式來體察、觀看、感知和實證本體。

《道德經·第十六章》曰:

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通過調息法使識神進入虛極,篤守入靜的狀態;萬物元氣一起運作,我就可以觀察萬物循環往復的變化規律了。

西方文明是機器文明,那麼,中華文明是什麼文明?

圖7 老子是修真體道者

老子說的是修真體道即踐履道體的方式。修真是內求的一種實證方式,自求即可,並不需要外部其他條件的具備。介於睡眠態和覺醒態之間,非睡非醒,亦睡亦醒。通過調息導引、放空大腦,讓意識若有若無,腦電波進入低頻態(<8Hz),入靜入定的修真態,即可觀察到宇宙本體了。西方科研發現,該態可開發人類直覺雷達系統,是超能神秘力量的關鍵。

道者,天下萬物的先天之本,一切生命的原始之性。

中華文明是通過修真體道即踐履道體認知的文明,屬於修真文明、道本文明,或者說是本體文明。西方文明屬於機器文明、感官文明。

西方文明認知的是感官現象,奉行的是人本主義;中華文明認知的是本體本質,奉行的是道本主義。文藝復興使人本主義取代統治歐洲上千年的基督教神本主義,而中國文化的復興,就是道本主義取代人本主義。

中西文明與生俱來就有互補的特質。那麼,何為中西文化合理的融合方式?

中學為道,西學為器。

道為自然力,器為人為力。

虛實互補,以一持萬。

中學研究的是形而上的道本體論,西學研究的是形而下的制器技術。

道本是自然力,制器是人為力。

中學為虛,西學為實,中西文化可虛實互補,以本體元氣來掌控宇宙萬象,因萬物的生死枯榮決定於其內部元氣的聚散消長。

文喜有話說

[email protected]

2019.5.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