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里老蒙公司到底做什么行当,没上市为何如此有钱?

《都挺好》里,我们的女强人明玉,硬是靠着钱,跟原生家庭达成了和解。

就从表面估算,明玉直接在剧中为了摆平“渣男天团”各种家务事,砸的钱在三四百万左右。再加上老蒙那气场两米八的样子,总觉得众诚应该很牛掰。但看看剧情,还是个家族式的民营企业,还没上市,明玉能拿那么多钱,至于吗?

《都挺好》里老蒙公司到底做什么行当,没上市为何如此有钱?


在现实中,有些不上市企业反而闷声发大财

如果觉得老蒙气场两米八,不妨看看以下未上市公司的老总,让人一听名字,就是气场两百八十米:华为老总任正非、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所以不上市又如何,凭什么就不能“有那么大谱”呀?

从明玉的豪宅名车、财务总监老毛“一年分红够买苏州好几套别墅”的描述看,这家企业显然现金流充裕,所以早期的老员工都基本是财务自由状态。

《都挺好》里老蒙公司到底做什么行当,没上市为何如此有钱?

老蒙的公司,可能是行业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而且现金流充裕。在银行的公司类业务当中,有一种企业叫做“核心企业”,老蒙的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可能就是“核心企业”,一般来说,这类企业多出现在制造业当中。

仅综合诸多网友的分析,从电视剧的些许小细节反推老蒙公司的业务种类和规模:

第33集会议中,提到集团上季度销售额7470.4万,算8000万,一年下来3.2亿销售额——可以算得上是规模中等的民营企业。剧中也有少量众诚企业的生产场景,看上去有大型机械,而众诚的竞争对手叫“流金”,网友认为,带“金”字的企业,多涉及机械五金制造(好有道理!)

另外众诚有苏明玉销售总监,而且还打算派明玉管理分公司,可见销售线铺及全国——所以众诚的性质,按照剧内线索,很可能是生产机械车床之类、拥有全国成熟产销一条线的民营龙头企业,比如下游很多生产制造企业需要向众诚购置生产设备,才能接单生产,而且众诚可能掌握了某类核心技术,使其产品设备有不可替代的市场竞争力。

《都挺好》里老蒙公司到底做什么行当,没上市为何如此有钱?

而从明玉的豪宅名车、财务总监老毛“一年分红够买苏州好几套别墅”的描述看,这家企业显然现金流充裕,所以早期的老员工都基本是财务自由状态。

《都挺好》里老蒙公司到底做什么行当,没上市为何如此有钱?

核心企业常常是自己不缺钱,而牛逼之处还在于,他可以作为整个产业链中的“核心授信”主体,下游的中小型企业在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下,只要核心企业将其列为授信白名单,提供给银行,这些原本没资质向银行贷款融资的企业,就可以借力核心企业获得银行授信,这也是目前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贵的科技型手段。


从企业来看不上市又是什么原因呢?不差钱底气足,自主权更大!

现在有种说法,说再牛逼的企业,只要一停掉贷款,立刻现原形,转不下去。很多企业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融资,发展规模。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上市代表着让出一部分公司的所有权换得未来的生产资料,简单的讲一家企业上市时,希望别人来购买他的股票,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来换取金钱,为公司谋求更大的发展。

从企业来看不上市又是什么原因呢?不差钱底气足,自主权更大!

《都挺好》里老蒙公司到底做什么行当,没上市为何如此有钱?

在谈到上市问题时,华为任正非曾经说过,如果上市股东们看着股市那儿可赚几十亿几百亿逼着我们横向发展,我们就攻不进无人区了。

《都挺好》里老蒙公司到底做什么行当,没上市为何如此有钱?

老干妈,很多人都应该很熟悉,7块多一瓶的老干妈在国外卖26元人民币,但是这个在国外也数一数二的老干妈辣酱也还没有上市,创始人陶华碧老人是这么解释的:

老干妈一直坚持做企业做实业,上市以后自己就会从一名实业家慢慢过渡到一名玩资本的人,本质和初衷都发生了变化。

老干妈一直坚持现款现货的原则,坚持不贷款、也不欠人钱——虽然并不知道是不是百分百真实,但一家企业只要现金流底气足了,自然就无需通过各种融资手段来改变初心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