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乡的方言怎么说早上、中午、晚上?

许昌微深度


河北深州人,深武饶安方言

本人河北深州人,属深武饶安方言系。

早上:早起个,头晌午(huo)

中午:晌午(huo)

下午:过晌午(huo)

晚上:黑喽,后晌

感觉是这么写,不过说出来的话,跟普通话却不尽相同的。

我以前老是感觉,我们那里的方言,就是说话的时候,舌头打不了弯,说出来的话很生硬,不柔软。

还记得在县里上高中,那时大家都说方言,老师讲课也说方言。

只有极少数的其他地方过来的老师,会在课堂上讲普通话。

大家都说一样的话,并不以为意。

后来,有一次语文课,老师别出新裁,要求大家用普通话来回答问题和朗读课文。

班里的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使劲卷着舌头,说着深味儿的普通话。

班里一个大个子男生,极为不习惯,又有些逆反的心理,就是不拗着舌头说假的普通话。

老师说了两次没有效果,便放弃了。

等下课的时候,班里人少了,这个男生便发起了牢骚。

什么家乡话多好,就是不说普通话,什么的

还用家乡话又读了一段课文

突然一个女生,嘻笑着说道:“大个儿,你的深县话好标准哦!”

班里的人哄堂大笑,大个子男生也羞得满脸通红。

后来,我们上大学,大家都会说普通话了,大个儿也一样。

不过再回到村里,回去聚会,大家都是说家里的话,亲热自在。


葱花油盐卷


本人老家是东北的,方言呢有一些,大体都是普通话,比如早上见熟人打招呼,起挺早啊,干哈去了?(北方农村起的都比较早,一般四,五点钟就起来干活了) ……中午呢,嗨干哈去?吃了没去我家喝点啊?(北方人热情体现在来家吃饭喝酒) ……晚上呢,这么晚,干哈去?还不睡觉!哈哈,(北方睡觉都比较早冬天晚上7.8点多钟就睡觉)


六壬微课堂


早上:“清清起来”; 中午: “晌午头子” ; 下午:“下航”;傍晚: “傍黑天” ;晚上:“后航”。

解释一下,我的家乡在沂蒙山区革命老根据地,山东潍坊临朐。沂山就在我们县的境内,也在我家的旁边。

我们早上称“清清起来”。

比如在前一天晚上做一个计划,或者说告诉其他人明天早上将要去做什么的时候:就会说“清清起来” 怎样怎样。山区的人民都是淳朴的,用大意是刚刚起床的“清清起来” 来形容早上,表现了山区人民的朴实无华。

我们上中午称“晌午头子”。

“晌午头子”,大约指中午12:00左右。山区人民以前只是从地里讨生活,土里刨食儿。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用“头子”来形容上午到头来到中午,所以叫“晌午头子”。

我们用“下航”来形容下午,我们用“后航”来形容晚上。

我们用“傍黑天” 来形容傍晚,意思是快要黑天了,生动形象的来形容傍晚。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王老师曾经教过我,一句教科书式的方言代表我们山东临朐山区:夜来后航,俺在阔落后底,拔了一碗登沫子。阔是香的了不底。

大意是:昨天晚上我在厨房喝了一碗特别香的粥。





大鹏教数学


河南省南阳市:

一,我是宛城区。早上:早起儿,上午:墙邦(音译),下午:后邦(音译),晚上:黑老(音译)。

二,上大学时,我与一个南阳市内乡县的同学,相约去图书馆。我问他:咱们啥时候去?他说:‘黑老’吧?我说:中!

其结果,我等他很长时间,也没有见到他(那时都没有手机)。后来才知道,他说的‘黑老’,指的是下午…


六福雅士


清早,晌午,黑夜

俺清早起来赶大集,

从东头到大西头。

一路看,一路转!

不知不觉十二点半,

大晌午,日头独。

晒黑脸,睁不开眼。

身出汗,衣黏连,

体也倦,腿也颤,

只想把哪炕沿占。

忙不溜的担点提的,

到家紧忙把灶台转,

烧开水,溜白菜,

炖粉条,焖土豆,

叉烧饭,摆盛宴,

左一柱子右一柱子,

狼吞虎咽,全吃光,

还有个粘,舔舔碗,

正午热人民习惯歇个晌,

歇倒了,睡过了,

黑夜的饭菜不做了,

你不服,我不服,

晌午吃多的哪个真舒服!


易果258052500


老家是江西赣州的,可是说是全国方言最多是地级市,没有之一,赣州市有18个县。每个县口音不同就算了,一个县有20多个口音,就一个村就有3-4种口音,而且口音是大不相同。我们是从小听多了所以会说2-3种,听懂5-6种。不过学起来很容易,没有翘舌音,没有后鼻音,没有r声母,唯独韵母比普通话多几个,比粤语少几个,而且词汇量远比普通话,粤语小,主要名词为主,动词相对少些,拟声词非常丰富,还有语气助词远比普通话多(因为没有断句,就用语气助词断句,优点:可以连续不断地说不用停顿,语速快,没有普通话断句不同意思不同的问题;缺点:无法用文字书写,容易出现语言分支)。一个月能学会日常交流,一年能熟练。

再说一下上面这些词怎么读:

早上: 枣审

中午: 岸ze

晚上: 压man

写拼音就是轻声,汉字读音就是很像。

看吧,这读音是不是和很多地方,和普通话一点边都沾不上边。现在越来越少人会说了,我常年不在家,有些词有一下子记不起来,这也许就是回不去的过去了。


远去的桅杆


我是江西九江修水人,在武汉读书,我们那管早上就叫早上,就是"上"会发一声。

然后我们这管中午叫"du shen",du发四声,shen是轻声,然后我们在路上或者去别人家都会问候"恰du饭没有?"

然后我们管晚上叫"ya边","ya"发一声,然后我们问别人吃没有吃晚饭就是"过ya没有?"

虽然我们县不大,但是县里几乎是每个乡镇说话都不同,就有"五里不同音"的说法。

然后我经常去我们省会城市南昌,我发现"南昌银"跟我们"哇事"是差不多的,有许多话都是很相似的。但是武汉话就由很大不同,很多话都听不懂,只晓得管吃早饭叫"过早"




一哒猪


我们这有好几种方言,先说说我娘家的方言吧,我娘家方言属湖南新化方言,但是上来广西几代人了,应该有点带桂林口音了。

早上:字面是早晨间。但是读音是zao shen jian, 分别为第三声,第二声,第四声;

中午:字面是满饭时间,也有人说晌午时间。但是读音一man fan shi jian 分别为第三声,第一声,第二声,第四声。读音二shuo wu shi jian 分别第三声,第三声,第一声,第四声;

晚上:字面是夜间。读音为ya jian 均为第四声。

我婆家的说法就大不相同了。

早上:字面是清个早。读音为ceng guo di 分别为第三声,第三声,第四声,

中午:字面是都不,读音为dou bu 分别为第一声,第四声;

晚上:字面是都夜,或者暗了。读音为dou yuo 分别为第一声,第三声,或者ang an 分别为第四声,第一声。


瑶乡果农肖大姐


今早,晌午,今晚!

我是云南曲靖人。

我们这里差不多都是这么说,据说我们的祖先是中原洛阳的,汉族。

还有许多的农具,簸箕,筛子,提篮,背箩……

隔了2km之外的另外一个地方跟我们叫法就不一样了。

我们吃饭这么说的:早饭,晌午,晚饭,年轻人还要加上宵夜。

大前天,前天,昨天,今天和明天,后天,大后天,我们是这样说的,大前儿,前儿,昨儿,今儿,明儿,后儿,大后儿……

反正所有的说法,我们都分的清清楚楚,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三岁的孩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情。

北方的爷爷,我们叫公公,北方的叔叔我们叫耶耶,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写,但是就是这么叫,大伯不叫大伯,叫大爹……


青鸟说玄幻


我家在陕西汉中,属于陕西四川的交界地带,由于地理位置差异的原因所以我们的方言也是关中话与西南官方话的结合,并且每个县的方言也都有很大的差异,靠近西安的佛坪和洋县方言都偏重关中话,而其他6县两区都则重西南官方口音。也更甚至一个县里方言都有所不同,例如我所在的洋县,县东边总是说县西边的不像洋县人,因为很多口音都不一样。西边的人也瞧不起东边的说话方式,有的话一个字能代表好几层意思,总是不明白需要猜测说话人的意思。

作为洋县人我就来说说我们的方言叫法

早上:早(三声)起(四声)

中午:中(一声)午(四声)

晚上:黑了(lao四声)

而作为汉中市的行政区域中心汉台区的方言就没有多大变化了,只是发音不同

早上:早(二声)上(二声)

中午:中(三声)午(二声)

晚上:晚(二声)上(二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