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姜文电影文化,对女性的认知

谁是中国第一导演,恐怕大家心里各有一个的答案,可要说在中国谁的电影看不懂又有高票房,那必定姜文无疑。姜文,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理智与感性,讽刺与幽默,夸张与晦涩是他电影中不可磨灭的风格。

《让子弹飞》——姜文电影文化,对女性的认知

姜文曾经说过:"《太阳照常升起》是上天给我的礼物,而《让子弹飞》是我送给观众的礼物。"《太阳照常升起》的晦涩难懂使得影评人抓耳挠腮,而《让子弹飞》这部姜文送给观众的礼物却依然令人摸不到头脑,以我们的水平自然是不能和姜文比较,这部《太阳照常升起》我们暂且不谈,我们说一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通俗版《让子弹飞》。

《让子弹飞》——姜文电影文化,对女性的认知

在这部电影到现在还是很有争议,单说剧情,就可以分为明暗两条线,明线上是张麻子一路斩妖除魔,智商碾压完爆一切,最后功德圆满。可网上有人提出另一条线,张麻子被一群人给演戏,智商被玩弄,最后得知真相的他无奈做出妥协。(不清楚的读者可自行百度,上面有大神解读的暗线,比我在这里直白的说好多了),喜欢看姜文电影中的人都有一种发现,在他的电影中,女人就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着欲望,权力的符号。

《让子弹飞》——姜文电影文化,对女性的认知

夫人代表着人的欲望,代表着人最原始的情感和欲望,所以她的存在真的只是依存男人而存在,无论是和师爷和县长还是和张麻子,她的存在不是为了她自己而存在,她的消失也不是她所能接受的,对于姜文来说,张麻子和县长需要剧情的转变,于是夫人就死了。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宁静一样,她的存在其实就她本人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定意义,只是男主主观情感的客观化存在,就算没有宁静也会有张静、李静。

《让子弹飞》——姜文电影文化,对女性的认知

在所谓的暗线故事里,有一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花姐,她是暗线故事里串接两方势力的灵魂人物,也是暗线故事里将张麻子玩弄于鼓掌的人物。但就我个人看法,不妨将花姐这一人物的意义给符号化,从某种意义而言她只是男人对权力的向往和占有欲的作祟,那个年代里有许许多多的张麻子,这并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影响的,而是时代根本上决定了张麻子的存在,而直接造成张麻子诞生的,,就是花姐这类符号意义。

于是火车驶向了上海,张麻子来到了《一步之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