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瑜伽,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聽聽瑜伽老師的經驗總結

前幾天有兩個朋友在評論區反應,練完瑜伽以後腰和膝蓋疼,似乎練瑜伽已經不是一種享受一種鍛鍊和一種成長。而成了一種咬牙才能堅持的苦差事。如果對健康有利,苦也就苦點吧,問題是練得到處疼,又分不清這種疼痛,是正常的還是有害的。甚至有人考慮是不是應該放棄了。

看到這樣的情況心裡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所以決定寫一篇關於練瑜伽時如何自我保護,預防損傷的文章,願所有人在走上瑜伽墊之前,就能充分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在練習過程中知道如何運用這些方法自我保護。只享受瑜伽帶來的樂趣和健康,拒絕遠離瑜伽傷害。

練瑜伽,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聽聽瑜伽老師的經驗總結


我會按雙腳雙手,膝關節,髖關節,腰椎,胸椎,頸椎,肩膀,手肘的順序來寫。

一、雙腳和雙手----體式的根基

根基要穩,好像不止瑜伽根基要穩,但凡涉及到根基兩個字,似乎第一要素都是穩。

看下圖

練瑜伽,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聽聽瑜伽老師的經驗總結

先看雙腳:

腳後跟大腳趾球小腳趾球先依次往下踩,然後把腳趾平鋪下去,你要感覺腳上的這三個位置有三根釘垂直向墊子紮根,足弓微上提。也就是說三個點向下推地,地反推的力通過足弓向上傳導。

還有一部分人是兩個點用力重另外一個點輕。比如腳後跟和大腳趾球用力重,也就是腳的重心往腳內側移;或者腳後跟和小腳趾球用力,也就是腳外側緣更用力。看你鞋底內外側磨損程度就知道。

在瑜伽墊上這樣,往往是因為你在生活中就是這樣的習慣了,很多腿型不好看就和這個有關,因為這樣腿部的肌肉一側發達不夠圓潤,小腿肚的肌肉會往一側突出。要內外側平衡,三個點同時用力不要兩個點。 https://m.zjurl.cn/answer/6683749423849144579/?app=news_article&app_id=13

練瑜伽,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聽聽瑜伽老師的經驗總結

再看雙手:

雙手的圖片描述的非常清楚。我只解釋一點。

手腕附近的區域也就是圖片中粉紅色圓圈的位置,是整個手掌力量最大,面積也最大的地方,作為根基其實很合適。所以初學者在練習中會憑感覺把所有的力量放在這兩個位置。

但是相對腳踝而言手腕更靈活,一靈活它的穩定性就不夠。又因為人類的進化,手腕已經不算是載重的關節了,而且手腕的附近還有腕管神經。

簡單的說,從人類的生理結構上來說,手腕已經不是承重關節了。所以那個地方只能是輔助,不要把太多的力放在紅圈區域。這樣可以減少手腕壓力,保護手腕,不給手腕受傷的機會。

練瑜伽,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聽聽瑜伽老師的經驗總結


二、膝蓋。

膝蓋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也是關注度比較高又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膝蓋這一塊的問題比較雜,我分幾點來說。

1、膝蓋不超伸。

先來看圖,什麼是膝蓋超伸。

練瑜伽,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聽聽瑜伽老師的經驗總結

簡單的說,當站立的時候。腿是一條直線,大腿和小腿之間形成的夾角。腿前側後側都是180度。當小腿向後彎曲的時候,腿前側夾角大於180度,腿後側夾角小於180度。在彎曲的情況下,伸直小腿,伸直到前後都是180度的時候,就是極限了。再往前是前面的夾角小於180度,後面的夾角大於180度的時候就是超伸。

而膝蓋的結構決定,前側小於180多的時候就會有擠壓和磨損。解決方法很簡單,稍微彎曲膝蓋。也就是說你掌握不了180這個度的時候,你彎曲一點麼,大於180,那肯定就不會有損傷了。

2、膝蓋與腳趾同一方向。更細節一點說就是膝蓋上最高的那塊骨頭髕骨,對著第二第三腳趾的方向。

打一個比方,戰士二式,下圖

練瑜伽,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聽聽瑜伽老師的經驗總結

右腳很容易理解膝蓋對著腳趾的方式,膝蓋不向內扣不向外撇,自然就對著腳趾的方向了。

主要來看左腳。戰士二式中我們都知道,左腳腳掌要內扣。

為什麼要內扣呢?因為髖關節靈活度不夠。在這個位置的時候髖關節如果不能完全打開,膝蓋就不能正對前方,膝蓋要和髖關節一樣向內,腳掌也要向內,只有這樣膝關節才是順位的,不會受傷害。

我們來想一想。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本來是在一條直線上,膝關節在中間連著大腿和小腿。如果髖關節打不開向內旋,而腳尖卻正對前方或者向外撇。那在中間的膝關節就成了一個受氣包。

練瑜伽,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聽聽瑜伽老師的經驗總結

上半節要往內,下半節要往外。膝關節在中間怎麼辦?只能扭著,這就是傷害。

除了戰士二角、三角式,三角側伸展式,都是一樣的道理。

在這兒記住一句話:用大關節的靈活度來維持小關節的穩定。當大關節靈活不夠度不夠的時候,小關節順從大關節,跟著大關節的方向跑

3、膝蓋在腳踝正上方,小腿垂直地面。

以前我們會說膝蓋不超過腳尖,對於腿部肌肉力量強健,膝蓋本身無損傷的人可以做到這個程度。其他的我建議,膝蓋就在腳踝的上方,不要往前去了,不在乎那麼點。

4、啟動肌肉力量。

肌肉除了運動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護骨骼和關節。大家想一想啊,骨頭是硬的它沒有彈性,肌肉是軟的,而且它有力量可以收縮有彈性。

練瑜伽,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聽聽瑜伽老師的經驗總結

當有重量有壓力來的時候,誰能夠承受更多的重量和打擊,誰能化解這個重力,自然是軟的有彈力的。雖然這樣解釋不符合解剖學原理,但是很形象,很容易理解。

我們常說雞蛋碰不過石頭,但是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在雞蛋外面包裹上一層又一層的肌肉,而且這個肌肉是活的有力量有彈性,那用雞蛋去碰石頭的時候,外面的肌肉就像雞蛋的保護罩,自然雞蛋就不會被打碎了。肌肉越強大,骨骼和關節被保護得越好。

還有一點要說明一下,就是在進入和退出的時候動作要穩,同時不能放鬆肌肉力量。因為動態的過程比靜態的更需要保護。

練瑜伽,如何保護自己遠離傷害,聽聽瑜伽老師的經驗總結


本來打算按著雙手雙腳,膝關節,髖關節,腰椎,胸椎,頸椎,肩膀和手肘的順序來寫的。結果廢話太多,所以決定分幾篇來寫,擔心篇幅太長,大家沒有耐心看下去。第一篇就到這兒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