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不斷上漲的背後,85%的購房者都不是剛需!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房價不斷上漲,各種專業人士,都有各種各樣的分析,總能得出房價上漲背後的原因,有貨幣因素,有炒房客的推動,有地價上漲的原因,還有各種開發商的套路,甚至最近一段時間,某些老業主集中商量漲價,也成了房價不斷上漲的推動力。

其實,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樓市,是一個永遠的政策市!

房價不斷上漲的背後,85%的購房者都不是剛需!

政策市的意思是什麼?就是樓市並不是完全按照市場的規律走,而是在政策的推動下,漲或者跌,供需關係並不一定完全起作用,市場機制也未必真的有效,最主要的決定,還是在政策層面。

關於這一點,相信關注樓市,或者瞭解樓市的人,應該都明白,過去的這些年裡,每一輪政策的推動,使得樓市不斷創新高,於是進行調控,房價開始下行,調控放鬆之後,房價開始反彈,如此往復,形成循環。

從十幾年的總體趨勢上來看,房價基本是一路上漲。

但是,另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是,無論是網絡上,還是在傳統媒體中,抑或是在各類論壇,官員或專家的發言裡,我們都能看到,社會對高房價的詬病,似乎全社會都在痛恨高房價,幾乎所有的社會問題,比如居民負債高,結婚率下降,人口出生率降低,社會福利不夠好,都能歸結到一個原因上,那就是高房價。

房價不斷上漲的背後,85%的購房者都不是剛需!

一邊是人們不停的抨擊高房價,而另一邊,卻是房價不斷上漲,這就如同樓市調控一樣,不斷調控,房價不斷上漲。

這背後,其實隱藏著另外一個樓市的真相,那就是到底有多少購房者真的希望房價下跌?

過去,同話財經曾經撰文分析了,到底有多少人希望房價下跌,或者說,到底有多少人從不斷上漲的房價中獲得收益?到最後,我們才發現,真正希望房價下跌的,只有一種人,那就是還沒買房但有希望買房的真正的剛需。

而其他,無論是開發商,還是炒房客,抑或是房地產上下游的相關人員,或者是地方,都希望房價上漲,或者說的準確的一點,都不希望房價下跌。

那麼,在當下中國的購房者中,到底有多少人是剛需呢?

去年底的時候,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CHFS)發佈了一份《2018年三季度城鎮家庭資產指數報告》,該報告對全國城鎮居民家庭購房目的有過精準的研究和測算。

根據該報告顯示,2018年三季度,從全國城鎮家庭新購房的目的來看,投資用途佔58.2%,改善需求佔26.7%,而首次購房的剛需僅佔15.1%。

房價不斷上漲的背後,85%的購房者都不是剛需!

如果我們將時間倒回十年前,2008年的時候,剛需購房者的佔比是69.7%,改善型需求的佔比是10.8%,投資性需求是19.6%。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一是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房地產飛速發展,中國的房產總量不斷上升,已經達到戶均1.1套;二是在過去的這麼多年,能買房的都已經買了,買不起的就基本也買不起了,剛需越來越少;三是對房地產的投資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靠買房賺錢,成了老百姓的共識。

我們可以想象,在當下的樓市裡,從調控的角度看,是為了鼓勵大家買房來住,政策都引導大家房住不炒,但是實際上,中國房產已經到了戶均1.1套,足夠多了,這也表明,絕大多數家庭都已經有房子了,另外,85%的購房者都不是第一次購房,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真正的剛需,這就表明,他們買房肯定希望他漲價的動力,是大於對居住屬性的期許的。

如果看清楚這一點,是不是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房價總是跌不下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