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经常吼孩子之后,应该怎样做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李宣泽


父母在孩子面前一般应该是和颜悦色,说话柔声细语。但由于受情绪的影响,加之孩子年龄小,难以理解父母的感受,孩子在该听话的时候不听话,该安静的时候不安静,所以父母有时候会吼孩子。对孩子大吼大叫,大概出于两种原因:



1.先声夺人,以声压人。当孩子不服从父母的管教,不听从父母的指使的时候,或者多次警告,没有效果的时候,这时候有些父母就会对孩子歇斯底里。他们想通过声音上的强势,来引起孩子的注意,从而让孩子服从他们的管教。

2.宣泄自己内心的不满,表达自己的不耐烦。父母有时候心情不好,但又无法跟孩子言说。当孩子做的不符合父母的要求的时候,或者孩子要求父母满足自己愿望的时候。这时心情不好的父母就会对孩子大吼大叫,目的是阻止孩子的行为。


这种大吼大叫的行为本身没有实质的教育意义,只能给孩子以“父母非常严厉”的这个印象,有时候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惊吓。怎样做才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1.尽量用语言沟通。教育孩子时要把握分寸,既不失和蔼又透着严厉。

2.奖惩分明,小惩大诫。这就是俗话所说的立规矩。即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念。

3.家长做好榜样,在家庭里要有家长范,给孩子一个行为标杆。只要家长言行不逾矩,即使什么都不说,也会对孩子有一个引领作用,因为身教大于言教。

希望帮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