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兵:負利率都沒用,歐盟經濟還有救嗎?

宋鴻兵:負利率都沒用,歐盟經濟還有救嗎?

微課堂問答

宋鴻兵:負利率都沒用,歐盟經濟還有救嗎?

■ 文 | 宋鴻兵

學員提問:

歐洲央行實施零利率和負利率政策也不能提振經濟,下一場經濟衰退或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歐盟的救命稻草會是什麼?

宋鴻兵老師:

我在以前的課程中講到過,“零利率”意味著金錢喪失了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的感覺,也就是時間不重要了,機會也不重要了。

在正常情況下,金錢有成機會成本與時間成本,所以借錢必須要付利息,要有利率。資金的借出方要損失別的賺錢機會,要抑制現在的消費需求,所以只有在得到合理補償的情況下才願意把錢借出。

當一個經濟社會中的資金沒有了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金錢就會失去慾望,整個經濟就會陷入停滯。金錢沒有了慾望,整個經濟的流動就越來越慢,如果零利率持續足夠長的時間,經濟就會完全停止,出現經濟衰退,爆發經濟危機。

我說的這套理論和現在很多經濟學家講的傳統金融理論有很大不同。傳統理論認為降低利息就能促進借貸和消費,但實際當中並非如此,“低利率”也有其極限。比如日本推行了長達30年的零利率政策,為全球之最。但降低利息、輕低企業負擔之後,經濟發展就好了嗎?老百姓消費就增加了嗎?並沒有,而是正好相反,年輕人紛紛陷入“低慾望”狀態。

宋鴻兵:負利率都沒用,歐盟經濟還有救嗎?

所以我一貫主張加息才能救經濟。因為當利息增加到一個正常利率範圍的時候,金錢才會重新活躍起來,因為它感覺到有機會了,知道時間是有成本的,所以會分外珍惜,才會動起來。金錢動起來,意味著背後的人的慾望會被調動起來,經濟才能夠加速週轉。

所以利率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太高或太低都會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那麼利率在什麼水平是最好的呢?《利率史》這本書總結了人類社會5000多年來的歷史,得出的結論是平均利率5%是最佳水平,否則太高會有抑制作用,太低會有壓制作用。

零利率政策對經濟有長遠殺傷力。歐盟、日本或者任何國家,如果長期採取零利率政策,都會壓制經濟活力。如果堅持二三十年,經濟就會變成日本今天的樣子。如果堅持五六十年,這個國家的經濟本身還能不能夠繼續存在都是問題,或許等不到那一天就徹底瓦解了,最終以一場社會大動盪、經濟危機、政治危機或者戰爭來結束。

如果下一場經濟危機爆發,歐盟的救命稻草會是什麼?我認為按照他們現在的思維方式,一定是把負利率搞得更低,把負利率堅持到底。現在是-1%,到時可能會-5%或者-10%。如果金錢不僅沒有成本,而且利率變成負數,形象地說這就是一種經濟自殺,只會導致崩潰,這是負利率最後必然的結局。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