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从“石拐会议”到石拐今天

黄河新闻网晋中讯(杜文忠)1937年11月11日,被史学家称之为开创八路军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且具有历史意义的“石拐会议”召开。这年是八路军挺进华北,登上太行山,开辟游击战争的转折年。因此,时隔80多年,历史不会忘记,人们不会忘记。

“石拐会议”的召开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11月8日,在日军的数月攻击之下,国民党军队被迫全线撤退到黄河以南,太原沦陷,这意味着整个山西的沦陷,抗日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1937年10月,朱德登上了太行山,开辟以太行山为依托的以山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0月27日,朱德总司令进驻和顺马坊镇。11月3日,彭德怀副总司令也来到马坊与朱总汇合,后率部移驻和顺石拐。

11月11日,八路军总部在石拐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这次会议不仅向世人宣布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而且点燃了全民抗日烽火,从此拉开了抗日游击战的序幕。

在毛主席、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领导下,晋冀豫、晋察冀、晋西北、晋西南抗日根据地迅速建立。根据地军民团结奋战,开辟敌后战场,顽强御敌,各地的游击战争如火如荼。日军的多次围剿和残酷扫荡被粉碎,八路军抗战的捷报频传。

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第129师部、太行第二军分区以及晋察冀省委、晋冀特委等党政军机关都曾住在石拐镇。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在129师前线指挥部石拐镇指挥战斗。秦赖支队也在石拐镇诞生。

八年抗战,八路军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凝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和决心,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八年抗战,太行山和顺县革命老区根据地军民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这块共产党和八路军立足和奋斗的热土,洒满了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

八年抗战,八路军在内的敌后人民抗日武装,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0余万人,建立了遍及19个省的抗日根据地,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我党领导下的根据地人口超一亿,人民武装300万。

石拐会议的意义就在于此,伟大也在于此。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全民族的解放树起了不朽之丰碑。

石拐纪念馆的兴建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为全面深刻了解石拐会议,研究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该县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石拐会议不是一般的总部干部会议,也不是一般的总部军事会议,而是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会议。于是,县该老促会外出考察调研,县一缘煤业董事长陈来贵大力支持,兴建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馆。

2008年10月6日,老促会会议室暖意为春,气氛热烈,讨论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馆建设意向会,进行的如火如荼。老干部们一致感到,时流光移,知道八路军石拐会议历史的人越来越少。建设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馆,和顺发展需要这一价值无量的历史品碑,腼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需要这一不朽平台,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更需要这一英雄基地。他们纷纷表态,决心身体力行,以最大的责任感和实际行动办成和办好这件大事。陈来贵也义无反顾地慷慨接手。

2009年6月5日,纪念馆工地举行了简朴的开工仪式。喜庆之际,霎时一道彩云由天而降。神哉!是苍天祝福?是老辈显灵?于此时此景中,主体工程的施工帷幕拉开了。经过一年半多的时间,主体工程终于于2010年底基本完成。主体工程矗立石拐。耀人眼目。这时,配套工程遇到了困难,但他们相信终久能够成功。

春风送暖,万象更新。2011年2月17日下午,到任不到一个月的县委书记孙永胜,在锣鼓喧天载歌载舞的元宵佳节这天,轻车登上了“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馆”基地。听了一期主体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会,当下决定,纪念馆建设后续工程在“七、一”前完成。春寒犹在,一场大兵团作战的序幕又拉开了。

快节奏快行动,仅仅隔了两天,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馆项目领导组、办公室、工程指挥部以及项目小组相继成立。共设立了主体工程,广场台阶、室内布展、河道治理以及河道、绿化等22个项目小组。

百日奋战,天时地利人和。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工程项目一切都按时序推进。10000平方米的大型广场带依滩建成,长170米、宽60米的登山大台阶、6000平方米花岗岩铺面的雕塑大广场及2000平方米大型停车场连成;两组高5.6米造型八路军总部和129师首长的高粱红花岗岩雕塑屹立两端;长6米、高2米,“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馆”入门隐壁雕塑巍然屹立。可谓:鸟瞰纪念馆,布局气势恢宏,游览纪念馆,建设堪称一流。

和顺县:从“石拐会议”到石拐今天

大幕落下,雄伟壮观的“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馆”,历经二年,终于在石拐村魏魏矗立。这个纪念馆占地12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投资5千余万元,是一座融纪念馆、宣传、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宏大红色文化工程。它的落成,历史将永久记录下这一重大事件。

石拐村的蜕变

石拐,因“石拐会议”而闻名。石拐村是一个红色名村,农业山村。石拐村地处和顺县横岭镇西部,距镇政府8.5公里,紧邻318省道。全村102户,255口人,耕地面积900余亩,主导产业为养殖业和种植业。

近年来,石拐村依托红色文化,瞄准脱贫目标,通过发展种植业,扩大养殖业,通过各种路径,做到了精准帮扶全覆盖,确保实现了高质量、高标准稳定脱贫。

石拐村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等条件,把发展优良土豆种植作为农户新的增收渠道。村支“两委”积极联系沟通,专程赶赴吕梁岚县购回土豆种子1万余斤,为全体村民发放,鼓励村民改良本地土豆质量,提升产量,促进增产增收。2018年全村土豆亩产平均增产1000余斤,每亩增收600余元,全村贫困户增收3万余元。

为充分发挥石拐村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特色资源优势,村里积极争取资金3万元,建起了八路军大伙房,并于2017年5月8日正式揭牌营业,打造出石拐村集体经济又一个新亮点,使全村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蹄疾步稳。

扶贫先扶智。石拐村积极引进社会资源,扩展教育扶贫的尝试。他们通过协调努力,组织了晋中市第一幼儿园与石拐教学点结对子爱心帮扶活动,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水平,成为引入社会资源,汇聚扶贫合力,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尝试。

同时,通过金融扶贫、技术扶贫、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等路径,使全村建党立卡户每户脱贫措施至上在两项以上,多的可达五、六项,做到了精准扶贫全覆盖,确保实现了高质量,高标准稳步脱贫。

“石拐会议”的伟大精神,犹如一把火炬,点燃了石拐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向前、脱贫致富奔小康的 熊熊烈火。信心足,干劲增,石拐人民将以此化作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毅力,把石拐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