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祕色瓷蓮花碗為何能成為蘇州博物館鎮館之寶?


▲虎丘塔遠眺

關於這件國寶的問世,還要從著名的蘇州虎丘塔說起。虎丘塔,又稱蘇州雲巖寺塔,坐落於蘇州虎丘山頂,始建於五代時期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竣工。虎丘塔的塔身高度為58米,為八角七層磚塔樣式,是蘇州現存最早的古塔。虎丘塔原本帶有飛簷樓閣欄杆的木構塔簷,但在歷次焚燬被火燒殆盡,僅剩磚砌塔身挺立於世。由於飽經風霜洗禮,虎丘塔的地基發生下沉,從明朝末年開始,塔身便逐漸向西北側傾斜,世人因此也稱其為“東方比薩斜塔”。

▲高聳入雲的虎丘塔

建國後,蘇州市曾於1956年對虎丘塔展開大規模修繕,而一大批珍貴文物也正是在此期間面世的。次年春天,維修工人在從正西方向虎丘塔第二層中心磚隙澆灌泥漿時,突然發現一件奇怪的事,無論他們澆灌多少泥漿,卻都無法將磚隙灌滿。在專家的指導下,工人們揭開部分磚塊,發現灌漿順著石磚縫隙,流至一個隱秘的夾層中。在場專家得知夾層後欣喜不已,畢竟這意味虎丘塔的塔身之中可能有珍寶問世。

▲五代秘色瓷蓮花碗

通過工具,人們小心翼翼地從第二層塔心,即磚砌十字交叉天宮(暗穴)中取出了一批經箱文物。照著這個方法,眾人又從第三層、第四層塔心的天宮夾層中發現一大批珍貴文物。這些珍寶不僅包含經箱、石質寶函、經卷和刺繡經帙等佛門經書,還有鑄鐵金塗舍利塔、絹繡袱、銅佛像、檀木雕三連佛龕等用具和佛像,其餘還有開元通寶、乾元重寶等各朝錢幣。不過誰也沒想到,從第三層天宮中發現的秘色瓷蓮花碗才是最為珍貴的。

▲吳越王錢鏐畫像

剛開始時,人們並不知道這是一件價值連城的秘色瓷,僅僅是把它當做精品青瓷而留存入庫。畢竟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於秘色瓷其實還是一無所知,也壓根沒人見過所謂的秘色瓷。“秘色”一詞,最早出於唐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一詩,乃是五代時吳越王錢鏐所專門要求越窯燒製的御用瓷器,庶民不得輕易使用。而且錢鏐嚴令釉藥配方、製作工藝不得外傳,秘色瓷因此更是被籠上了一層神秘面紗。因此這件蓮花碗被真正確定為秘色瓷,還要等到八十年代那場轟動世界的考古發掘。

▲法門寺地宮發掘現場俯瞰

1987年,鳳翔法門寺地宮正式發掘,考古學家在地宮中發現大批稀世珍寶,而對於考古工作幫助最大的,還屬完整記錄地宮中所有器物的“物帳碑”。這是有了這份文物清單,專家們才得以準確無誤地瞭解地宮中所有珍寶的名稱。在物帳碑上,“瓷秘色”三字瞬間讓人眼前一亮,而從地宮中發現的13件精美瓷器,它們精巧端莊、胎壁薄而均勻,瓷釉更是如湖水般呈現淡黃綠色,玲瓏像冰、剔透如玉。法門寺秘色瓷的出土,為後世鑑定秘色瓷提供了標準。

▲物帳碑拓片中有關“瓷秘色”的字句

按照這個標準,人們這才發現虎丘塔中出土的蓮花碗竟然也是一件秘色瓷器,而且還是至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秘色瓷精品。從此,這件瓷蓮花碗被蘇州博物館鄭重珍藏,成為其三大鎮館之寶之一。作為雲巖寺世代供奉的佛門珍寶,五代秘色瓷蓮花碗通高13.5釐米,由瓷碗與盞託兩部分組成,瓷碗為直口深腹圈足、盞托盤口外翻,呈束腰狀,圈足外撇。整個瓷蓮花碗造型規整、結構巧妙,通體再飾以青釉,光潔如玉、清澈碧綠,引人注目。而其碗身外壁、盞托盤面與圈足都飾有大瓣蓮花淺浮雕,整個造型恰似一朵盛開蓮花,高雅出塵,令人肅然起敬,也為古人的高超技藝歎為觀止。

《蘇州博物館》


趣觀歷史


秘色瓷在法門寺皇室供奉物帳碑未開啟之前,只見於史料和碑文記載並無實物對照,同時知道它是皇家專用之物。是由越窯特別燒製,製作工藝配方皆是秘不外傳。

五色秘色蓮花碗只所以能成為蘇州博物館鎮館之寶,原因有三個:

一、秘色瓷是皇室專用用品。

二、配方、製坯、上釉到燒製都是保密的。

三、是皇室供奉佛祖的皇家貢品。





二水堂


秘色瓷是古代燒造瓷器的一項發明。釉料配置有秘方。專供皇家使用。控制嚴,不外傳。故珍貴。瓷,秘色也!



宇宙之光16


黃婆賣瓜,自賣自誇。


笑傲江湖1237552


以前是因為不懂,現在看來也不少


亮JSSZDHDJ55702


主要是少且工藝獨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