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客戰中超副班長武漢卓爾,泰達通過細節糾錯,讓鋒線“阿森納”組合再度發威取得進球,但終因後防線一次注意力不集中導致丟球,同時下半場“阿森納”組合陷入啞火,最終未能獲勝略顯遺憾。

本場比賽泰達在中前場攻擊線位置安排細節上進行了糾錯。近來狀態不佳的惠佳康無緣比賽大名單,“阿森納”組合之一的阿奇姆彭重新回到自己最適合的左邊鋒位置。這一改變儘管讓泰達右路無力的情況延續,但至少保證了泰達左路優勢的最大化。而泰達全場比賽唯一進球正是再次通過“阿森納”組合間的簡單配合後,由阿奇姆彭在自己最適合的左路打進。

失球方面,在本方三十米區域被對手外援中鋒控制第一落點進行擺渡後,對方爭奪第二落點球員從中路斜插泰達左後衛防守區域,此時另一名中衛楊帆斜向跑位基本阻擋了對手正面突入禁區的路線,但左後衛趙宏略貼身出現猶豫,被對手從自己身前切入肋部取得進球,是此次失球的主要責任人。同時守門員滕尚坤對於此球防守同樣存在瑕疵。不知是否受到上個主場與上海上港比賽第一粒失球被埃爾克森打遠角成功的影響,騰尚坤在這次防守的選位上對近角封堵不夠堅決,猶豫之間有些顧及遠角而讓近角留出空檔。

儘管“阿森納”組合再度取得進球,但從整場比賽綜合分析,泰達三外援鋒線組合在進攻上戰術組合過於單調,過於依靠三名外個人能力簡單粗暴地去解決問題。在阿奇姆彭可以的登場的情況下泰達應該可以通過這場比賽的實際效果,在未來的取捨方面更加明確,優先保證阿奇姆彭打自己最適合的左邊路位置。但另一方面,隨著聯賽深入,各隊都會派重兵貼身遏制瓦格納回撤中場三十米區域組織進攻的這一泰達真正進攻發起點。這種情況下,目前泰達在比賽中實際展現出來的問題在於,不論“阿森納”組合之間還是“阿森納”組合與其他中方隊友之間都缺乏更豐富的戰術設計,打法過於簡單粗暴,使三名鋒線外援個人能力還沒有完全釋放。

阿奇姆彭本場比賽利用自己個人能力靈光一現取得進球,但在整場比賽中泰達三叉戟外援之間配合的戰術設計過於簡單,更多要依靠個人能力強行推進,一旦對方存在個人一對一防守能力強的球隊重點照顧阿奇姆彭,阿奇姆彭很難持續展現那些視覺衝擊力極強的進攻畫面。

G1-G2:本場比賽儘管阿奇姆彭利用個人能力,但實際上在更多次一對一面對姆比亞防守時很難佔到便宜,需要更多的與隊友間配合才能充分釋放個人能力產生更大的威脅。

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阿奇姆彭在面對姆比亞防守時其實很難佔到便宜

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阿奇姆彭在面對姆比亞防守時很難佔到便宜

瓦格納作為目前泰達進攻線核心,經常需要離開中鋒位置,回撤進攻三十米區域“前腰”位置控制第一點後,作為全隊關鍵球幾乎唯一的輸送點。在很大程度上泰達中前場進攻時靠瓦格納在組織,瓦格納一個人充當了前腰和中鋒兩個角色,隊友在戰術設計上對他的支援與佩萊在山東魯能隊中差距非常明顯。

在很多比賽進攻回合體現出,瓦格納在回撤到三十米區域拿球時本方球員與瓦格納距離過遠,接應點通常分佈在兩側邊線附近和瓦格納背對的對手禁區之內,而在瓦格納背身拿球時正面面對的區域內幾乎看不到任何有效接應點。泰達中場中路與瓦格納之間完全被對手切割分離。這種方法隨著聯賽進程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對手所採用,防守方可以在瓦格納背身情況下一人在身後緊逼貼身,其他中場中路球員兩名甚至三名球員肆無忌憚地對瓦格納實行瘋狂逼搶。在正面沒有任何接應點的情況下,如果完全指望瓦格納自己不但控制第一落點還要在對手兩到三名防守球員包夾下,經常可以實現轉身送出直塞並不現實。

P1:泰達雙後腰哪去了?在瓦格納回接進攻三十米區域發動進攻時,泰達其他位置接應點更多在距離較遠的兩個邊路,位置過於單調和鬆散。影鋒喬納森也更多在瓦格納背對的方向禁區內等待傳球,而在瓦格納面對的區域缺少本方接應點。瓦格納不可能經常在沒有出球點的情況下經常一對三轉身送出直塞後再反身回到禁區中搶點。

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泰達雙後腰哪去了???

G3:在正面中場中路幾乎與瓦格納完全脫節情況下,泰達的對瓦格納的接應點完全被對手切斷

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瓦格納遭到對手四人瘋狂圍堵丟球

這種情況下泰達在未來比賽中必須針對這種情況做出積極變化:

1、泰達雙後腰在進攻中必須保證至少有一人,在瓦格納背身爭奪第一落點時在中路瓦格納面對的區域靠近瓦格納作為策應點,增加中鋒位置在這個區域的出球點。如果作為側重組織買提江可以在這種時候更加靠近瓦格納,即使買提江缺少組織和傳出威脅球能力,也能至少起到牽制作用,不能讓對手中後場中路球員肆無忌憚地,所有人都去瘋狂撲搶瓦格納。

2、在泰達中前衛沒有組織能力的現實情況下,可以安排相腳下能力更強的喬納森適度增加回撤頻率,在瓦格納身邊增加一個接應點,不要總是一味地在禁區內等待機會。泰達本場比賽的進球其實正是喬納森一次與瓦格納同時回撤後與瓦格納簡單傳遞後,由喬納森傳到左路空檔最終實現阿奇姆彭的進球。此次瓦格納、兩人同時回撤吸引了對手姆比亞的注意,客觀上給阿奇姆彭避開與姆比亞一對一創造了時機但這種場面在比賽中出現次數很少,更像是球員個人的一次臨時起意,不像是球隊進攻的戰術設計。喬納森更多時候還是更多在瓦格納背對的區域禁區內被動等待機會,希望今後喬納森增加瓦格納身邊第二落點接應點的場面能多起來更多地成為一種常態。

P2-P3:泰達所進一球正是喬納森回來增加瓦格納出球點後為阿奇姆彭創造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瓦格納兩人同時回撤吸引了對手姆比亞的注意,客觀上給阿奇姆彭避開與姆比亞一對一創造了時機。但這種場面更多是一種球員臨時發揮,希望今後泰達在戰術設計上能夠增加這種安排。

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瓦格納在中路具備有效接應點時候,泰達進攻威脅就來了

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瓦格納在中路具備有效接應點時候,泰達進攻威脅就來了

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瓦格納在中路具備有效接應點時候,泰達進攻威脅就來了

3、在右邊鋒位置走外線突破傳中能力不足情況下,可以採取變通方案,中場右路球員不必拘泥於邊路強走外線踢法,可以適度增加迂迴中路靠近瓦格納身前位置,變化中場右路接應點的位置,增加對方防守的不確定性。

本場比賽最後十五分鐘,樸韜宇登場後已經顯露出這方面的思路,樸韜宇雖然對位換下右邊鋒位置的榮浩,但從場上實際踢法上觀察,樸韜宇具備橫向跑位的意識,喜歡主動橫向移動到更靠近中路,對方禁區弧頂附近幫助瓦格納在這個位置分形成策應或者控球點。

P4-P6;此次進攻雖然樸韜宇在最後一傳沒有到位錯失良機。但是在整個進攻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樸韜宇在從右路插上的過程中,有意識橫向移動到前腰位置,在禁區弧頂位置向左路隊友要球,客觀上在前腰位置增加一個策應和控球點,幫助瓦格納分擔了在這個區域的傳關鍵球任和分散對手防守重心的作用。

樸韜宇在右路插上過程中有意識橫向迂迴至中路跑位

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樸韜宇在右路插上過程中有意識橫向迂迴至中路跑位

樸韜宇跑出空擋後,高舉雙手迫切地向左路隊友要球

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樸韜宇跑出空擋後,高舉雙手迫切地向左路隊友要球

樸韜宇拿球后向禁區內試圖為喬納森送出威脅傳球,但很遺憾此次傳球力度偏大,錯失一次很好的配合機會

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造泰達隊史進球,但“阿森納”組合仍急需戰術改良

樸韜宇一次不錯的思路

4、夏季轉會尋找“蓋坦類型”的外援代替目前戰術作用偏低的中後衛巴斯蒂安,根據不同對手採取組織中場與喬納森輪換的方式,這種方法雖然很可能加強中場組織能力,但必然讓禁區內搶點能力大幅度下滑,也只能屬於無奈之舉的一種選擇,需要教練團隊的判斷來來選擇三外援的具體組合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