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公司虧損2990萬美元,比爾蓋茨、李嘉誠為何爭先投資?

近日,比爾·蓋茨、萊昂納多投資的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就以163%的漲幅創下了金融危機以來最佳IPO表現。儘管這家公司2018年營收8790萬美元,虧損2990萬美元,目前還是淨虧損狀態,卻得到了眾多商業大佬、好萊塢明星的加持以及近39億美元的估值,這是否意味著人造肉將成為下一個風口,而我們所吃的肉會被被這種人造肉代替嗎?

人造肉公司虧損2990萬美元,比爾蓋茨、李嘉誠為何爭先投資?

大佬們為何青睞“人造肉”?

市面上的人造肉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從動物身上提取幹細胞,培育出肌肉組織,形成肌肉纖維。這種肉在2013年由荷蘭科學家馬克·波斯特的團隊首次研發出來,價格高達25萬歐元,隨著技術的成熟,其成本大幅下降,但價格依然要比真肉貴上不少。另一種則是從豆類等植物中提取蛋白,模擬肉的口感和風味對其進行加工,Beyond Meat公司賣的就是這種。其造價遠低於第一種,而口味相差無幾,如今已進入全球多個國家的餐廳、超市等。

自問世以來,人造肉就引發了商業大佬們的極大興趣。比爾·蓋茨投資了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Memphis meats等三家人造肉公司,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以及麥當勞前任首席執行官唐·湯普森也在Beyond Meat的投資人名單內,李嘉誠向美國人造肉公司Modern Meadow注資1000萬美元,向Impossible Foods投資了7500萬美元……為何大佬們都如此青睞人造肉?

人造肉公司虧損2990萬美元,比爾蓋茨、李嘉誠為何爭先投資?

首先,人造肉有助於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研究表明,到2050 年全球人口將增長23億,達到 98 億,人們對糧食的需求將比現在增加 70%。以目前的生產方式,2030年全人類就會遭遇糧食危機。而人造肉大大地提高了肉類的生產效率,一頭豬100天才能產出90斤肉,人造肉60天就能培育出5000多噸。

其次,人造肉對於緩解環境問題也有著重要意義。數據顯示,畜牧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總排放量的 17%-34%,甚至超過了汽車尾氣。而生產植物人造肉的過程所需要的水、土地和碳排放量僅佔傳統畜牧業的4%、13%、11%。同時,人造肉也避免了工業化養殖的糟糕環境、動物飼養中的抗生素濫用等問題。

人造肉公司虧損2990萬美元,比爾蓋茨、李嘉誠為何爭先投資?

另外,人造肉也更加符合現代人的飲食健康觀念。研究發現,全球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因食用肉類導致的肥胖和糖尿病等健康問題,而人造肉技術能讓人們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不必擔心熱量和脂肪。

事實上,美國已經有連鎖快餐店嘗試推出人造肉漢堡,而在國內,眾多寺廟內的“齋飯”也使用了類似的人造肉。調查機構表示,2018年全球人造肉市場規模約為46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64億美元,其中亞洲地區增長最快。英國《衛報》則預測未來5年內人造肉行業市場將增至100億。有國外投資人看好中國市場:“比起幾乎所有其他國家,中國消費者似乎對新型食品更加開放。”

人造肉會代替真肉嗎?

好處多多的人造肉,會不會逐漸代替我們所吃的真肉?

從口感方面來看,比起誕生之初,人造肉的味道已經與真肉越來越接近,不少嘗試過人造肉漢堡的消費者表示它與真肉並沒有什麼區別。

人造肉公司虧損2990萬美元,比爾蓋茨、李嘉誠為何爭先投資?

​但從食品安全方面來看,實驗室培育的肉有受到汙染的可能,而為了達到與肉類相似的風味,植物蛋白製造的肉加入的調料未必會比真實肉類少,Impossible Foods公司用來給人造肉上色的亞鐵血紅素也被FDA認為可能是潛在的過敏原。

從接受程度來看,素食主義者或許更容易接受人造肉,但要讓更多人都瞭解到“人造肉”和“假肉”的區別、從心理上克服對這種“非自然”的肉的排斥,還需要不少時間。儘管人造肉未必能代替真肉,但可以預見的是,人造肉將在這個越來越注重環保和健康的時代成為下一個投資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