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林黛玉把晴雯救了

小说:林黛玉把晴雯救了

晴雯原本以为自己还有个几日光景,谁知道第二天中午自己刚睡午觉朦朦胧胧的,突然有人叫了一声。晴雯用力睁开眼睛,见来了宋妈妈,这送妈妈原本便是跟怡红院的袭人比较熟,因此经常派她做一点事。晴雯自然也认得她。

宋妈妈把晴雯平时的衣服物件之类的东西交给了她表嫂代为看管,然后便叫多浊虫等人在外面等候,她有事情交代给晴雯。多浊虫跟那表嫂刚好接着这个机会去看晴雯的家当,他们自然也知道晴雯不行了,这些东西其实就是给他们两个的。

晴雯自然也不在意,她觉得自己也差不多了,不想计较这身外之物,除了她穿在身的那件袄子之外,她全部不在乎。她现在要是了,只想 知道那个人要跟她说什么。谁知,宋妈妈悄悄地 在晴雯耳朵边说了一句:“袭人姑娘让我跟你说一声对不起!”然后宋妈妈就走了。

晴雯感觉就像耳边响起一阵惊雷,整个脑子嗡嗡响,心里到:“果然是她!”她想着大喊一声,我从来没有想过勾引宝玉,也没有想过抢了你的位置!但是喊不出声音来,然后阵咳嗽,感觉一口痰卡在喉咙,一口气转不过来!然后便是两眼一黑,嘴巴也张不开来,更是半句话都说不出。接下来她隐隐约约听见有人说:“断了气了!”,后来又有了几个人来试自己的鼻子还有没有气,然后再过一阵子外面讲话也不知道是讲了什么,好像说是:“出殡越快越好!”后来便又有几个人过来,连同她睡的床板一起抬了起来,晃晃悠悠的。然后感觉便是被抬到了大街上,各种讲话的声音,打马的声音,做生意的吆喝声。只是过不了多久又安静了下来。似乎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了。

又过了一阵子,晴雯又感觉有双手在自己的胸口按了起来,按了几十下之后,停了下来。然后一只手仍然放在胸口,另外一只手放到了肚子,隐隐约约好像胸口和肚子有两团气体在活动,好像还是有点亮的,然后这两团气体迅速往胸口汇合,再然后感觉自己好像一口血吐了出去,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李纹、李琦瞪大眼睛看着林黛玉让人将晴雯的“尸体”从那边抢过来,又叫人放在床上!然后林黛玉便是用两只手对着晴雯的胸部有节奏地按下去,看得她们几个脸都红了。哎古人没有见过,不知道什么叫做抢救,况且又是对着胸部按下去,真的很难不让人误解。按住几十下下,然后便见林黛玉将一只手放在肚脐眼,两手往下一用力,那晴雯的“尸体”竟吐出一口血来,吓得她们脸都白了。

林黛玉用手试了一下晴雯的鼻息,又摸了一下胸口,回过头来看见李纹、李琦两个人面色苍白,像是被吓的样子,转念一想便明白过来了。说道:“晴雯其实并没有死过去,她只是一口气没有转过来!我刚才其实就是帮她顺气而已!现在已经转过来了,你几个丫鬟来清洗一下,帮她换好衣服,然后蒸一碗参汤给她喝!找一个好的医生来诊治诊治。”李纹两人听见这么说,才平静下来,连忙答应则安排丫鬟婆子照料晴雯。然后又亲自试了一下晴雯的鼻息,感觉有了,才放下心来,然后来了几个丫鬟婆子给晴雯换洗不提。

“按理,我不该问,只是忍不住还请姑娘担待。”李纹和李琦到外间茶室休息,等林黛玉自己洗手后边喝茶边说。

“不打紧,你必是有许多疑问,我也是第一次偷偷从园里出来,没有带上紫鹃和雪雁她们。这事情我不想给宝玉等人知晓,紫鹃和宝玉毕竟熟悉,只怕一时间漏嘴提及,所以连她们两个也瞒住了。”林黛玉说。这一节其实李纹和李琦已经猜到了。

“我两只是好奇,姑娘如何得知晴雯将遭此大难?又如何懂得这救治之法?只怕这大夫都不值此法!”李纹终于忍不住了,一边又懊恼的想到:若是自己母亲将死之时能够有人如此相救,自己也不至于落得孤苦无依的境地。

“在园子里面,我们潇湘馆和怡红院关系最为亲近,这你们必是知道的。因此早知晴雯病重,如果在还在园子里又有丫鬟照料,且有上好的药材医治,是可以好起来的。只是突然间她受了冤屈被王夫人撵了出来,且她那姑舅表哥、表嫂是出了名的酒鬼婊子,她是个暴脾气,必定又急又怒,病上加病,怒火攻心,痰迷心窍,一时之间转不过来也是有的 。我与她身份不同 ,并不算投缘,只是怜她这遭遇,故此想救她一救,至于方法则是我在一本古籍之中得知。”林黛玉这话半真半假。李纹和两人自然是当真了,对林黛玉佩服五体投地。自林黛玉启动了墨玉斋第二阶段的规划之后,做了很多安排,包括生产线、工厂布局等等,等做出来之后李纹和李琦自己来管,发现林黛玉虽然身在园中,但是所有的规划布局无不合理,事情的发展几乎按照林黛玉的预想一样,李纹和李琦甚至私底下议论,莫不是林黛玉有未卜先知的法术。所以对于林黛玉的敬佩早就深入人心,对于林黛玉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会怀疑。

三人说话间,早有婆子请了大夫过来诊治,大夫诊脉又问了情形后,也说是“怒火攻心、谈迷心窍”之类的,然后针药并施,晴雯的气息便逐渐变得稳健起来,这大夫才开了药房,让人煎药,便离去了。

林黛玉和李纹、李琦又谈了一下关于墨玉斋的管理问题,这一段时间在林黛玉的指点下,这两人管理的能力进步很大,现在已经能够将整个 墨玉斋的 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了,此次一边汇报情况,一边又请教了不少问题,然后一起吃了晚饭,等到要聊一下下一步的规划,一个丫鬟过来回:“那姑娘醒了!”

黛玉和李纹、李琦两人便过来看晴雯。晴雯悠然转醒过来,自以为已经魂归离恨天了,只是纳闷这天上房间装饰丫鬟婆子和人间也并无二致。当她看到有林黛玉、李纹和李琦两个走过来,还有点不敢相信问了一句:“来的可是林姑娘?”

李纹连忙笑道:“你怕是病糊涂了?连林姑娘都不认得了?可还认得我两?”李琦也走过来关切地看着晴雯。

“你们是两位李姑娘?”晴雯自然也是见过这两人的,只是没有林黛玉那么熟悉而已,当时还把她们两个跟薛宝琴、邢蚰烟比作四把水葱,想不到这里见到了,连忙说道:“我还没有死?”

“别说丧气话,你福大命大,哪里一时就死得了?”李纹又说道。

“是宝玉求你们来救我的?”晴雯想了一下,又问道。

李纹和李琦也不知道,更不敢乱说,只好看黛玉,晴雯也看过来。林黛玉想了想:“这时间只怕她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牵挂了,若说不是只怕她一时之间无牵无挂,又要寻死觅活,且没有了盼头更不利于她康复 ,只等她好了,在和她说实情吧。反正来日方长,也不急于一时!”便开口说道:“宝玉上次探望你之后,不知怎的被太太得知,便令人看住了他,不得离开那园子半步。所以千万恳求我设法救你。我和两位姑娘便想了个办法将你从那个地方挪来此处养病。我只怕紫鹃知道了一时守不住这秘密,也只好偷出来,连她也不敢带着呢。”

晴雯知道说的是紫鹃和袭人等相熟的事情,怕她一时漏嘴告知了袭人。想到自己和袭人情同姐妹这么多年,袭人竟然害她至此,忍不住又生气,又伤心,忍不住流泪叹气!看着林黛玉说:“真想不到会是她!”其实,晴雯也算是想错了袭人,袭人只是受了王夫人的好处,密切监控了贾宝玉的一举一动如实汇报而已,包括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事情,王夫人也知道不少,不过是林黛玉不同于晴雯,她也轻易动不得。袭人未必没有想过晴雯会对她有威胁,那也只是想着把她从黛玉身边赶走,发回去给老太太,没有想到要了她的命,所以她又让宋妈妈带话去道歉,只是想不到这一句话差点就把晴雯气死,当然在袭人人文,晴雯也是必死无疑了,她只不过想在晴雯死前求一个心安而已。

林黛玉从赵姨娘兄弟的祭银只有二十两,袭人母亲过世王夫人竟然赏了她四十两银子,就推算出来必定在准姨娘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身份,是什么能够让王夫人不顾整个贾府的规矩多给了一倍的钱给袭人?恐怕也只有唯一的这么一个可能了。不得不说这王夫人脑子还是有点缺根筋的,这种事请等同于告诉了大家这袭人就会我派去贾宝玉身边的眼线,所以林黛玉之后说话的时候都防着袭人,也不跟那贾宝玉有什么亲近的举动。

晴雯其实也是个聪明人,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只是一则两人朝夕相处,防不胜防,二则她本来确实也没有过跟宝玉的越轨行为,芳官还喝醉的时候爬过床,只有晴雯没有,若是晴雯真的要勾引宝玉,就凭着她长得像黛玉这一点,宝玉估计都把持不住。因此晴雯在外面的时候故意要跟宝玉换了袄子,其实也就是给袭人看的,因为别人必定也看不到。当然,宝玉的心她也是知道的,真正心里面怕是只有林黛玉一个,本来也并没有薛宝钗,更加没有袭人。晴雯本身也算是有骨气的人,虽然心里念着宝玉,知道自己比不过林黛玉,只好收了起来,现在见宝玉为了就她,竟然去求了林黛玉来,内心里面真是五味杂陈。一面想着宝玉心中毕竟还是有着自己的,否则只怕死也不肯让林黛玉偷偷从里面出来,另一个方面又想着,贾宝玉去求林黛玉的时候想必把自己的事情也跟林黛玉说了,林黛玉既然知道了还愿意救自己,想必是愿意让宝玉接纳自己了。想到这里,晴雯内心又有一点羞涩起来,有一种姨太太见了正房奶奶的感觉。然后又想到林黛玉毕竟救了自己,自己以后恐怕永远都抬不起头来了,又觉得最多不过是尽心服侍,这林黛玉关键时候能够出手相救自己,也未必就是大家认定的那样小气之人,然后又想着......,不得不说女人的思维是很奇怪的,这晴雯差点被袭人坑死,现在缓过一口气来,竟然没有想着怎么恨袭人或者以后 怎么报复她,反而是想着以后怎么跟黛玉相处,歪歪着以后 自己和宝玉、黛玉三人的幸福生活来,然后模模糊糊又睡过去,脸上竟然还有一点羞涩的笑容。或者她心里面突然感谢其袭人来了,要不是弄这一出,哪知道宝玉的心里她竟然有这个能够劳动林黛玉偷出园子来的分量,真的是死了也不冤了。当然,晴雯的想法离事事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一刻,这位多情的公子其实以为她已经死了,正想着怎么拜祭她呢。

林黛玉见她又睡过去,便跟李纹两人又出来了。然后两人便聊了不少未来的计划问题。现在最缺的还是管理的人,所以接下来的计划里面,林黛玉又让李纹李琦两人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奖励的力度,又说道原料问题、店员管理问题等等。直到晚上,便让派了一个丫鬟去找人给紫鹃传话,说自己在李琦和李纹这边睡下了,潇湘馆那边让她安排一下,不能够让人知道她不在馆内。,

那边贾宝玉在蘅芜苑哭了一阵子,觉得没意思,想想又跑去潇湘馆,还是不见林黛玉,只好晃荡着又回怡红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